【十年·中國觀察】一起向未來,中國向世界表達語態漸變
原標題:【十年·中國觀察】一起向未來,中國向世界表達語態漸變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在中國傳(chuan) 統農(nong) 曆立春日拉開帷幕。充滿詩意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主火炬“點燃”方式,以及開幕式上諸多包含中式美學的巧思,被認為(wei) 是展現了“中國人的浪漫”。
與(yu) 14年前夏奧會(hui) “萬(wan) 人擊缶而歌”所傳(chuan) 達的強烈情緒相比,溫婉、簡約、平和是今日中國試圖向世界表達的語態。
平視中孕育更多個(ge) 性
曾經,“感謝國家”是中國運動員賽後接受采訪的“標準答案”,而近年的國際體(ti) 育競技場上,年輕的中國運動員化身為(wei) 五光十色的中國“名片”,獎牌不再是唯一標識。
世人閱之難忘的,有無需翻譯的身體(ti) 語言“比心”,有頒獎儀(yi) 式上浪漫動人的大膽求婚,有登台領獎時的花式發型,更有聚光燈下率真自然的個(ge) 性語言。
“我要吃油燜大蝦。”摘得東(dong) 京奧運會(hui) “首金”的中國射擊運動員楊倩,在賽後對母親(qin) 隔空喊出冠軍(jun) 的願望。而她頭戴“小黃鴨”、做了美甲在領獎台上“比心”的照片,瞬時刷爆網絡。以楊倩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中國運動員們(men) ,在賽場內(nei) 外敢於(yu) 展露自我的故事,亦讓世界看到一個(ge) 更加自信、開放、可愛的中國。
曾經,中國運動員的標簽總是離不開內(nei) 斂、謙遜等內(nei) 向型字眼。如今,新一代中國青年“平視”世界時,表達自我的底氣、個(ge) 性被持續激活,彰顯青春飛揚。
“努力永遠不會(hui) 騙人”,這是奪冠時未滿18歲的單板滑雪運動員蘇翊鳴的口頭禪,而“不設限”則是他對未來的期許。強自我、大心髒、寬視域,是時代賦予新世代中國青年的特質。他們(men) 代表著更可感可知的中國麵孔,助力世界更清晰地讀懂中國。
開放中迸發更多創造
這十年,走紅海外社交媒體(ti) 的中國形象日趨多元豐(feng) 富。“90後”古風美食博主李子柒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摘花釀酒、養(yang) 蠶繅絲(si) 、烹調時蔬、手作家具……她以畫麵曼妙、製作精良、飽含田園煙火氣的視頻作品,點燃千萬(wan) 外國網友對鄉(xiang) 土中國的向往。
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寬廣,中國已深深融入世界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空間關(guan) 係,成為(wei) 中國對外表達方式創新的活力之源。於(yu) 是,抽象的文明底蘊得以更自如地轉化為(wei) 具體(ti) 而鮮活的個(ge) 體(ti) 案例,民間自發站上世界輿論場、為(wei) 國“代言”的力量不斷壯大。
2020年,中國青年畫家“烏(wu) 合麒麟”創作諷刺漫畫《和平之師》,批判澳大利亞(ya) 特種部隊曾在阿富汗犯下殘暴罪行,在海外社交媒體(ti) 上廣泛傳(chuan) 播,令時任澳大利亞(ya) 總理莫裏森惱羞成怒。“烏(wu) 合麒麟”再以一幅言簡意賅、細節豐(feng) 富的《致莫裏森》回應。
這是普通中國人以筆為(wei) 媒、深度參與(yu) 國際輿論場,並勇於(yu) 進行創造性表達的一個(ge) 例證。
無論是勾勒詩與(yu) 遠方的李子柒,還是銳氣十足的“烏(wu) 合麒麟”,他們(men) 皆在中國激蕩的開放大潮中順勢而為(wei) ,並抓住全球媒介變革的契機,創造出現象級的傳(chuan) 播,讓世人記住了一個(ge) 日益立體(ti) 生動的中國。
兼容中交織更多共情
北京冬奧會(hui) 令“冰墩墩”成為(wei) 火遍全球的中國文化使者。憨態可掬的熊貓造型,裹上富有科技感的冰晶外殼,源自冰糖葫蘆的創意理念瞬間充滿生命感染力。一個(ge) “可愛中國”的形象,連通世界萬(wan) 眾(zhong) 的心扉。
“冰墩墩”的風靡,並非偶然為(wei) 之的“靈光一閃”,而是凝聚著設計者對中國如何麵向世界表達的深思。“冰墩墩”設計團隊負責人曹雪認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既要讀懂自己,又要讀懂世界。其實,兩(liang) 個(ge) “讀懂”,正是“冰墩墩”成功的共情密碼:讀懂自己,便能靈活調用中國文化元素;而讀懂世界,則能理解一個(ge) 包容、善意、溫暖的吉祥物形象,才是當下因疫情而愈顯分裂的世界之所需。
這十年,中國走向世界的心路曆程可概括為(wei) 從(cong) “我”到“我們(men) ”。走過竭力向世界證“我”的階段,中國更加注重在共同體(ti) 中觀照自身、理解他者、共織“我們(men) ”。
由是,中國與(yu) 世界的共情便交織展開。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由各國“小雪花”匯聚而成的人類“大雪花”,象征著和而不同的共同體(ti) ;來自中國大山裏的孩子們(men) ,身著傳(chuan) 統服飾,演唱希臘語會(hui) 歌,地球村天涯共此時。中美運動員互換禮物、中日運動員同框“比心”……一幕幕超越國界的親(qin) 切互動,釋出中國和合文明觀的善意,串聯起人類“更團結”的未來。(中新社記者 李雙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