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布第一批入河湖排汙口整治典型案例 涉及昆山江陰等四地
人民網南京10月21日電 10月20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江蘇第一批入河(湖)排汙口整治典型案例,涉及南京鼓樓區、蘇州昆山市、南通海門區、無錫江陰市四地。
一、南京市鼓樓區森林灣花園小區城鎮雨洪排口整治案例
2020年8月,南京市在長江排汙口監測中發現,南京市鼓樓區森林灣花園小區2個(ge) 城鎮雨洪排口水質異常,均超過排入水體(ti) 大廟溝Ⅴ類水標準,其中,3號排口化學需氧量240mg/L(超5倍)、氨氮75.90mg/L(超36.95倍)、總磷5.61mg/L(超13.03倍)。經過溯源,發現小區存在陽台混排汙水、部分雨汙水管網錯混接及老化、破損等結構性病害。
南京市鼓樓區水務局結合外金川河二期雨汙水管網清疏修繕項目,對小區管網全麵清疏排查,在此基礎上采取整治措施:一是對破裂、變形、錯口、支管暗接、滲漏、起伏等結構性病害及沉積等功能性問題進行修複。二是改造新增樓棟汙水立管,陽台汙水應收盡收。三是新增部分雨汙水管道,對原私接、混接、錯接雨汙水管道進行改造。累計清疏檢測雨汙水管網6236米,修繕問題管道1333.9米,新增改造樓棟立管約1000米。
一係列措施落地之後,2個(ge) 城鎮雨洪排口水質和大廟溝整體(ti) 狀況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其中3號雨洪排口複測化學需氧量6mg/L、氨氮0.20mg/L、總磷0.05mg/L,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二、昆山市仁和佳潤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雨水排口整治案例
2021年7月,蘇州昆山在太湖流域排汙口排查中發現,昆山市仁和佳潤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雨水排口存在晴天排水且水樣伴有異味,監測發現氨氮、總磷超標。排查人員及時將問題通報蘇州市昆山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會(hui) 同監測人員開展深入溯源,發現2號廠房昆山市百特化工染料有限公司雨汙混流,廠區雨水井經監測氨氮90.2mg/L、總氮118mg/L。
蘇州市昆山生態環境局對企業(ye) 非法排汙問題依法查處,並督促企業(ye) 對雨汙混流問題進行整改。昆山市百特化工染料有限公司投入3.3萬(wan) 元,實施雨汙分流排查疏通工程,實現廠區雨汙分流,並與(yu) 千燈環境衛生管理所簽訂生活汙水處置合同,確保廠區生活汙水妥善處理。
經過雨汙分流整改後,該廠區雨水排口排水水質由整改前的劣Ⅴ類水平提升至地表水Ⅲ類水平,滿足受納水體(ti) 水質標準及《太湖地區城鎮汙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ye) 行業(ye) 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要求。
三、南通市海門區青龍河整治案例
南通市海門區青龍河是入江河流,青龍河沿線原工業(ye) 區和老舊小區交織建設,存在雨汙混排問題,影響了河道水質。2019年9月監測發現,河道水質為(wei) 地表水Ⅳ類,未達到Ⅲ類標準。
海門區結合區域治水和沿江景觀帶建設兩(liang) 項重點工作,實施青龍河(港閘)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建設內(nei) 容包含河道整治、江堤提標和水閘改造,總投資約1.23億(yi) 元。河道整治工程於(yu) 2020年7月開工,在青龍港閘至通啟河段範圍內(nei) 完成河道疏浚12萬(wan) 方,完成生態護岸7公裏,河道沿線麵貌煥然一新,排澇、活水能力顯著提高。開展排口整治,共排查出130個(ge) 排口,除50個(ge) 雨水排口予以保留外,其餘(yu) 汙水排口均截汙封堵。青龍園區13家企業(ye) 均落實雨汙分流,雨水排口均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實現排口實時監管。
整治後,青龍河水質明顯改善。2021年監測結果顯示,河水高錳酸鹽指數5.1mg/L、氨氮0.716mg/L、總磷0.11mg/L、化學需氧量18.3mg/L,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四、江陰市申港三鮮養(yang) 殖有限公司水產(chan) 養(yang) 殖排汙口整治案例
2020年10月監測發現,無錫江陰申港街道躍進河北側(ce) 雨洪排口存在晴天出水且水質排放超標,申港街道經過溯源,發現是江陰市申港三鮮養(yang) 殖有限公司將未經處理的養(yang) 殖尾水接入雨水管道,通過該雨洪排口排入躍進河。
為(wei) 解決(jue) 水產(chan) 養(yang) 殖尾水水質超標且無正規直接排放口的問題,江陰市申港三鮮養(yang) 殖有限公司投入141.4萬(wan) 元對漁村路以西的210畝(mu) 麵積池塘進行生態化改造,主要包括中心池施工、潛流壩陶粒填充施工和水生生物浮床種植施工。改造後建成初級淨化溝渠820米,兩(liang) 個(ge) 初級淨化小河麵積3600平方米,中心淨化池7400平方米。養(yang) 殖區實現進排水獨立分開,養(yang) 殖用水一次動力提水各池無動力流入,養(yang) 殖尾水經過溝渠、小塘及淨化池多級淨化後循環使用,多餘(yu) 尾水達標後排至躍進河。
池塘生態化改造工程於(yu) 2021年6月底完成,養(yang) 殖尾水經過多級淨化後循環使用,多餘(yu) 養(yang) 殖尾水在處理後水質優(you) 於(yu) 地表水Ⅲ類,達到了受納水體(ti) 躍進河Ⅴ類水功能區標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