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網五聯”,南京六合擦亮基層善治名片

發布時間:2022-10-24 16:55: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我媽晚飯後去做核酸,到現在還沒回來,能幫忙一起找找嗎?”10月4日晚,氣溫驟降,南京六合區冶山街道白雲(yun) 山社區3號網格網格員王敏接到居民求助,找人信息隨即發到了網格群,走失的老人很快在路邊被居民認出。這是該區“一網五聯”工作機製發揮作用的尋常一例。

  六合區地處江北,有“南京北大門”之稱,常住人口63萬(wan) 餘(yu) ,過去長期麵臨(lin) 著基層工作麵廣量大、法治力量分散、責任邊界不清的共性問題。

  近年來,當地創新社會(hui) 治理網格化“一張大網”,采取上下聯動、多方聯合、上門聯係、智能聯勤、責任聯考“五聯”舉(ju) 措,構建“一網五聯”工作機製,在網格化管理、社會(hui) 矛盾調處、法治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麵起到了積極的治理效能。2021年江蘇省對六合區群眾(zhong) 安全感測評值為(wei) 99.24%,再創曆史新高,全區網格服務滿意率96.2%,知曉率81.16%,位列南京全市第一。

  織密“一張大網”,提升網格效能

  在“一網五聯”製度設計中,織好網格化這張“大網”是前提。

  在此過程中,六合區堅持黨(dang) 建引領,匯聚“1+6+N”基層治理力量向網格聚焦,“1”是流動平安哨,由兼任社區副書(shu) 記的民警牽頭,組建網格員、專(zhuan) 職輔警、調解員、協管員工作專(zhuan) 班,鏈接黨(dang) 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官、檢察官、律師等“6”方資源,集聚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社會(hui) 誌願等“N”方力量,形成共治合力。

  “最近魚塘內(nei) 有汙水排放,有些魚翻了肚皮漂在水麵。”去年3月底,金牛湖街道金山村網格員張婧在日常走訪中接到群眾(zhong) 反映排汙問題並現場查看後,在網格中上報處理。六合區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法學會(hui) 會(hui) 長袁祝祥下沉在網格中,負責聯動金山村這片區域,獲悉情況後帶隊前往現場。

  袁祝祥與(yu) 街村幹部現場勘查發現,問題出在埋在地下的排汙管道破裂,汙水流入水塘導致部分魚死亡,遂協調相關(guan) 部門在水塘周邊建立汙水處理站,對地下排汙管道進行更換,對魚塘汙染水源進行治理,問題得到圓滿解決(jue) 。

  “‘一網五聯’讓我們(men) 村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網格化社會(hui) 治理模式。”金山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周溦說,作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網格員上門走訪發現問題,在網格中聯合解決(jue) 問題,已是他們(men) 的工作常態。

  為(wei) 全麵激活基層社會(hui) 治理“微細胞”,將精準服務落實到“最後一米”,今年以來,六合區進一步細分網格,按照50-100戶為(wei) 一微網格的標準推進‘精網微格’工程。“我們(men) 將網格範圍進一步縮小,並將基層社會(hui) 治安、消防安全、食藥安全等與(yu) 社會(hui) 治理相關(guan) 的事項全部納入網格,實現管理的精細化、精準化。”六合區防線辦副主任呂駿說,目前全區共劃分3900個(ge) 微網格,配備了3900名微網格員。

  “鐵腳板”之外,大數據也在當地基層治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去年初,六合區在南京市率先推出智慧巡防係統,通過大數據自動統計分析比對,將可以現場處理的問題“點對點”派發給“流動平安哨”就地就近處置。通過扁平化的指揮調度,“流動平安哨”實現智能聯勤,有效解決(jue) 了基層治理中“管得了的看不到,看得到的又管不了”的矛盾。

 

  資源“進網入格”,化解矛盾糾紛

  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是提升基層社會(hui) 治理效能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六合區依托“一網五聯”建立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ti) 係,一般的矛盾糾紛,“流動平安哨”現場調解;涉法涉訴問題,由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及早介入,促進訴前調解。

  “感謝人大代表和法官幫助我們(men) 家解決(jue) 了這個(ge) 麻煩事,這下我能安心去上學了!”今年9月初,19歲的小潘在開學前一天來到六合區法院,送來一麵錦旗表示感謝。

  小潘的父親(qin) 和爺爺在他年幼時就相繼去世,作為(wei) 家中唯一的“男子漢”,他和母親(qin) 、奶奶一起支撐著這個(ge) 家。今年暑假,奶奶遭遇車禍重傷(shang) 住院,本應承擔事故主要責任的肇事者在墊付了部分費用後,就稱再拿不出錢了。

  六合區法院政法網格員在上門走訪中了解到小潘家的情況,向上匯報後,立案庭法官劉小梅當即決(jue) 定為(wei) 他們(men) 開辟“綠色通道”,為(wei) 病床上的潘奶奶提供上門立案服務。區人大代表史朝傑在區法院人大代表調解室的工作群裏關(guan) 注到了這個(ge) 案件,也主動提出介入調解。最終,肇事者同意在前期墊付部分醫療費的基礎上,再分期支付後續相關(guan) 醫療費,雙方達成和解。

  據了解,2021年,六合區法院建立了人大代表調解室,邀請部分基層工作能力強、政策理論水平高、有一定法律知識的人大代表作為(wei) 特邀調解員,常態化參與(yu) 案件調解工作。

  在“一網五聯”工作機製下,資源調動打破局限,矛盾糾紛化解更加多元。當地現有街鎮、村居、企業(ye) 調委會(hui) 139個(ge) ,派駐、個(ge) 人調解工作室77個(ge) 以及各類調解員1227名。全區500多名法學會(hui) 誌願者常態化工作在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一線,91名社區民警全部沉入相應警格,95名專(zhuan) 職調解員24小時隨警調解,由法官、檢察官、警官和律師等859名政法人員組成的政法網格員也全部在社區網格報到。

  如今,多方資源進網入格,通過智慧巡防係統智能聯勤,推動實際成效在一線檢驗實現責任聯考,助力實現“大事不出村(社區)”、“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

  創新法治產(chan) 品 優(you) 化營商環境

  同樣依托“一網五聯”工作機製,六合區在全區105個(ge) 村(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網格化中心和標準化警務室合署辦公基礎上,按照“城區5000人、農(nong) 村1萬(wan) 人”標準和網格不拆分、責任不交叉的原則,以綜合網格為(wei) 基本單元,進一步連網帶格劃分形成91個(ge) 法治片區,與(yu) 基礎網格高度融合。

  當地政法網格員以“一對多”“流動服務”“按需上門”方式,進入法治片區提供法律服務,這給不少六合企業(ye) 帶來了新的政務服務紅利。

  “我們(men) 接到了一筆訂單,但需要對生產(chan) 技術線進行更新,由於(yu) 預付貨款尚未到位,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我們(men) 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又因抵押物較少未能申請到足額貸款。”今年8月,六合區司法局政法網格員在走訪企業(ye) 時,區內(nei) 一家農(nong) 藥生產(chan) 定點企業(ye) 負責人反映了企業(ye) 的難題。

  隨後,信息反饋到區司法局訂單融資法律產(chan) 品團隊,該團隊開展企業(ye) 融資風險評估,出具了專(zhuan) 業(ye) 的盡職調查報告。5天後,沒有固定資產(chan) 抵押,僅(jin) 用一筆生產(chan) 訂單,就幫企業(ye) 完成了300萬(wan) 元的融資。

  六合區司法局法律服務管理科科長俞敬姚說,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中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的老大難問題,“訂單融資”法律產(chan) 品不僅(jin) 解決(jue) 了企業(ye) 的融資困境,也解決(jue) 了銀行及擔保公司貸後、保後管理的後顧之憂。

  截至目前,六合區已拓展4家融資銀行、2家國有擔保公司,累計為(wei) 30餘(yu) 家中小微企業(ye) 融資超1.3億(yi) 元。

  走進六合區市民中心,在寬敞明亮的大廳內(nei) ,一眼就能看到“優(you) 化營商環境企業(ye) 服務專(zhuan) 區”。這裏的“法治服務”窗口融合了政法委、公安、檢察院、法院和司法局等5家政法單位資源,為(wei) 辦事企業(ye) 和群眾(zhong) 提供法治宣傳(chuan) 、法律谘詢、行政審批、產(chan) 權保護、投訴處理等一站式服務。

  錨定“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六合區在原有放管服改革基礎上,聯合政法單位不斷創新服務經濟發展的法治產(chan) 品,將法治思維嵌入為(wei) 企服務各個(ge) 環節,有效優(you) 化了法治營商環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