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旮旯兒裏有個“國際村”

發布時間:2022-11-03 10:03: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在京北的群山懷抱之中,有一個(ge) 僅(jin) 有1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站在村中抬頭望去,逶迤的慕田峪長城近在咫尺。這裏是北京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山村雖小卻是有名的“幹淨村”“國際村”,擁有50餘(yu) 家鄉(xiang) 村民宿和2家高端精品酒店,每年迎來幾萬(wan) 遊客到此落腳小憩。

  巍峨的長城腳下,一間間特色民宿點綴在山穀間。夜幕降臨(lin) ,燈火照亮了山穀,與(yu) 無垠的繁星“對視”......今年9月,北京市文旅局首次發布“北京——不可不去的村莊”榜單,北溝村榜上有名。從(cong) 一個(ge)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深山小村,到“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xiang) 村”,北溝村因地製宜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築巢引鳳 窮山溝走上富裕路

  “北溝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ou) 勢和生態條件,近3000畝(mu) 的山地資源為(wei) 板栗種植提供了天然場所,同時又背靠國內(nei) 外知名的慕田峪長城,因此我們(men) 確立了發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業(ye) 和特色旅遊的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北溝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王全介紹,目前,北溝村共種植板栗2400畝(mu) ,板栗成為(wei) 該村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到了每年六月栗花盛放的季節,漫山栗花飄香,沁人心扉,引得眾(zhong) 多遊客慕名前來。

  找準發展定位,還要營造發展環境。十餘(yu) 年來,北溝村持續在環境治理上下大力氣,實施“柴草”進院、旱廁改造、河道治理等,村子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此外,北溝村投入2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硬化山間步道、增加夜間照明設施等,著力為(wei) 村民打造整潔舒適的村居環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依托幹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濃鬱的鄉(xiang) 土特色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北溝村成功吸引了不少國內(nei) 外的遊客。近年來,共有13戶外籍居民到北溝村投資、居住,薩洋和唐亮就是其中的一對設計師夫婦。他們(men) 租下了北溝村曾經汙染嚴(yan) 重的琉璃瓦廠房,讓廢棄的磚塊、瓦塊變廢為(wei) 寶,做成五顏六色的琉璃小道、琉璃牆壁,改造成了鄉(xiang) 村精品民宿,並取名為(wei) “瓦廠”。

  經過精心改造的民宿,仍保持著外觀原貌以不破壞鄉(xiang) 土風情,在運營上也與(yu) 一般民宿不同,瓦廠特別注重環保。客房不配備個(ge) 人衛生用品,也沒有塑料瓶裝水,客人喝水需拿暖瓶去打。瓦廠給每位客人提供一雙手工製作的草拖鞋,並聲明歡迎客人帶走,如果客人已經使用過但沒有帶走,酒店就將拖鞋切碎,放入堆肥箱。

  文化富民 火了村子富了農(nong) 民

  外籍居民不僅(jin) 帶來了新的理念,也讓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最直觀的收益就是租金收入,從(cong) 2005年的30年租金15萬(wan) ,到如今一年租金30萬(wan) ,北溝村的土地和房子在不斷升值。同時,外籍居民投資興(xing) 業(ye) 還招聘村民做日常打掃管理等工作,解決(jue) 了一部分村民就業(ye) 問題。借助外籍居民入住的名氣,北溝村也積極引導村民發展民俗旅遊,在房屋設計上融入國際元素,不斷提升民俗旅遊檔次,促進村民增收。

  目前,全村已發展起民俗、民宿戶50餘(yu) 家,占全村總戶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6月,京郊首家宿集民宿中心在北溝村成立,由此開啟京郊民宿旅遊業(ye) 集約化管理運營的新嚐試,並將利用北溝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熟的產(chan) 業(ye) 配套和優(you) 質的旅遊資源,全力打造京郊宿集民宿品牌。

  “這是京郊最文藝的村落之一。”在網絡上,北溝村的民宿品牌越打越響。如今,經常能看到衣著時髦的年輕人帶著相機在村中穿梭。在北溝村中心廣場,一麵金色琉璃瓦牆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裏是去年正式亮相的瓦美術館。該美術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瓦美術館設置3個(ge) 主題空間,名為(wei) “北溝的記憶”“北溝的現在”“北溝的未來”,將藝術的表現與(yu) 北溝鄉(xiang) 村文化相融合,講述北溝村蝶變的故事。

  “瓦美術館的開幕首展名為(wei) ‘局部城市’,不局限於(yu) 美術館內(nei) 部,還借北溝村背靠長城的獨特地理風貌,貫穿村中民宿、酒店、村委會(hui) 大樓、老年圖書(shu) 館以及田野和公路,從(cong) 漫山鄉(xiang) 野到山間長城,以公共藝術的形式呈現,討論藝術與(yu) 土地、人群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間的關(guan) 係。”負責人說。

  “原來藝術與(yu) 我們(men) 這麽(me) 近。”對於(yu) 很多村民來說,還是首次走進美術館。十多年來,經過村民們(men) 的努力,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在這裏破土,曾經的“北旮旯兒(er) ”蛻變為(wei) “特色花園式小山村”,成了洋氣十足的“國際村”。

  近年來,懷柔區著力打造長城風情休閑農(nong) 業(ye) 精品路線,北溝村所在的渤海鎮憑借“長城文化+板栗產(chan) 業(ye) +精品民宿”的靚麗(li) 名片,使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得到了長足發展。如今渤海鎮擁有鄉(xiang) 村民宿384家,其中精品民宿187家,榮獲“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鄉(xiang)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等榮譽稱號,走出了一條旅遊產(chan) 業(ye) 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特色之路,串起了城裏人的鄉(xiang) 愁和村裏人的好日子。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