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五雙聚新”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
“我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我先上。”“我能夠發揮熟悉地形、熟悉配送等優(you) 勢,及時將物資送到居民手中。”家住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崔莊村的申炬彬是一名快遞員,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疫情形勢,他主動向社區報到,成為(wei) 崔莊村的“移動微網格員”,承擔起了村內(nei) 取餐送餐、環境消殺等後勤工作。
為(wei) 更好地用黨(dang) 建凝聚新業(ye) 態新就業(ye) 群體(ti) ,今年以來,晉城市創新實施雙向找、雙線培、雙服務、雙報到、雙積分的“五雙聚新”行動,融黨(dang) 建於(yu) 發展、寓引領於(yu) 服務、抓服務促治理,加快破解黨(dang) 建難題,推動新就業(ye) 群體(ti) 全麵融入城市基層治理。
“雙向找”,夯實工作基礎。開展“組織找黨(dang) 員+黨(dang) 員找組織”行動,在積極引導黨(dang) 員亮明身份的同時,組織遍訪非公企業(ye) 所有員工摸排黨(dang) 員;鎮(街道)黨(dang) (工)委主動檢索黨(dang) 員信息,確保全員覆蓋。目前,已摸排直管黨(dang) 員33名、流動黨(dang) 員26名,以單建、聯建等方式組建黨(dang) 支部25個(ge) 。
“雙線培”,鍛造堅實力量。結合快遞、外賣等行業(ye) 特點,打造“騎心向黨(dang) ”黨(dang) 建品牌,選派36名黨(dang) 建指導員開展工作,設置“車輪上的黨(dang) 員先鋒崗”,推動黨(dang) 組織班子成員和管理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對新就業(ye) 群體(ti) 黨(dang) 員、入黨(dang) 積極分子、業(ye) 務骨幹等開展理論、業(ye) 務專(zhuan) 題培訓,不斷培育黨(dang) 建品牌,鍛造過硬隊伍。
“雙服務”,延伸服務觸角。組建“紅橋”助企服務流動黨(dang) 支部,每月深入快遞、外賣等企業(ye) 實行意見征集、問題處置、評價(jia) 反饋閉環服務機製,已解決(jue) 智能快件箱向小區、樓宇延伸等訴求15件,為(wei) 億(yi) 輦物流企業(ye) 爭(zheng) 取貸款289萬(wan) 元。依托城市黨(dang) 群服務中心、戶外勞動者驛站、學雷鋒誌願服務站等,設置560多個(ge) “紅暖新家”新就業(ye) 群體(ti) 服務站點,打造主城區15分鍾便捷服務矩陣。
“雙報到”,發揮有效作用。將67家企業(ye) 納入社區“大黨(dang) 委”兼職委員成員單位,組織2400餘(yu) 名新就業(ye) 群體(ti) 黨(dang) 員、職工到社區報到,出台了《關(guan) 於(yu) 群眾(zhong) 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提供舉(ju) 報信息線索獎勵辦法(試行)》,不斷激活新就業(ye) 群體(ti) 在異常情況預警、社情民意收集等方麵“移動探頭”作用。目前累計提供問題線索86條,協助化解社區問題18項。
“雙積分”,激發幹事活力。圍繞誌願服務、社會(hui) 管理、社區共建等6個(ge) 方麵製定25項積分規則,按照“發現問題—反饋網格—社區審核”流程獲取積分。新就業(ye) 群體(ti) 以服務換積分,以積分定獎勵,有效推動了新業(ye) 態新就業(ye) 群體(ti) 更好地融入基層治理。 (記者鄭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