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方山:厚植“人才沃土” 打造“智慧引擎”
寒冬時節,位於(yu) 呂梁方山縣的赤紅溝,群山環繞,一排排整齊劃一、幹淨亮堂的牛棚格外引人注目。牛棚裏,“90後”技術員李金坤正仔細查看飼料的發酵情況。
1994年出生的李金坤是吉林四平人,臨(lin) 床獸(shou) 醫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e) 。2020年10月在方山縣高層次人才引進中被縣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錄用。兩(liang) 年多來,李金坤全程參與(yu) 的400餘(yu) 頭外調牛實現零死亡,100%的成功率遠遠領先於(yu) 行業(ye) 水平,她的價(jia) 值和夢想見到了曙光。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為(wei) 了吸引眾(zhong) 多的“李金坤”,方山縣堅持“人才強縣”戰略,進一步加強人才引育力度,持續拓寬人才成長途徑,不斷完善落實配套政策和服務保障,為(wei) 方山縣全麵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方山不僅(jin) 有暖心的人才政策、包容的創新氛圍和優(you) 良的營商環境,還有各級政府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談起回鄉(xiang) 發展的兩(liang) 年多曆程,秦亞(ya) 感慨萬(wan) 分。
秦亞(ya) 是方山縣采取“一事一議”辦法精準支持人才發展,柔性引進的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在讀博士生,為(wei) 方山縣宏康牧業(ye) 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服務,提升肉牛養(yang) 殖能力和技術水平。秦亞(ya) 在讀博期間,積極為(wei) 方山縣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同時聯係高校科研團隊與(yu) 家鄉(xiang) 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對接,讓高校資源力量更好地為(wei) 家鄉(xiang) 解決(jue) 實際問題,組織專(zhuan) 家學者定期去牛場訪問,提升家鄉(xiang) 整體(ti) 科學養(yang) 殖力量,走科學養(yang) 殖、品種改良道路。
方山縣積極實行更加開放靈活的人才政策,吸引了更多像秦亞(ya) 一樣更多的高端“遊子”回鄉(xiang) 創新創業(ye) 、建設家鄉(xiang) ,加快了方山人才強縣的建設步伐。
截至目前,方山縣實施“教育興(xing) 市”專(zhuan) 項引才,共招聘特崗教師97名,麵向社會(hui) 回引教育方麵優(you) 秀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16名,引進具有全國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的江陰教育教學管理團隊和名優(you) 教師42人,持續推動教育振興(xing)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萬(wan) 人計劃,使用鄉(xiang) 鎮事業(ye) 編製,連續兩(liang) 年分三批招聘94名本科及以上學曆畢業(ye) 生到村(社區)工作,實現了全縣94個(ge) 村(社區)全覆蓋,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基層治理;實施青年人才儲(chu) 備計劃,招錄公務員45名,選調生10名,具有研究生學曆的事業(ye) 單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56人,真正實現了“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此外,近年來,該縣持續優(you) 化人才服務,創優(you) 人才發展環境,讓人才真正留得住、沉得下。持續推進人才公寓建設、積極落實人才補貼、建立完善聯係專(zhuan) 家服務機製……下一步,方山縣將持續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工作,推動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創新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發展優(you) 勢,實現人才集聚與(yu) 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深度融合,推動方山經濟社會(hui) 各項工作不斷發展。(肖繼旺、秦曉鳳、張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