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紙燈籠照亮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3-02-20 16:4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天大概賺70多元到100多元,多做多得。到點了就接孩子、煮飯,既能賺到錢,家務也沒落下,真的很不錯!”近日,在福建省建甌市迪口鎮皓軒工藝品廠,正在做燈籠的陳大姐邊糊燈籠邊說道,滿足的笑意寫(xie) 在臉上。拚模、繞線、糊紙、烘幹、封口一氣嗬成,不一會(hui) 兒(er) ,幾張紙和一條線在她靈巧的雙手上“變身”成一隻隻精美的燈籠。

  建甌市是全國著名的紙燈籠生產(chan) 基地,被譽為(wei) “中國紙燈籠之鄉(xiang) ”。經過30幾年的發展,已形成一條匯集裁紙、染紙、繞線、設計等較完整操作工序的產(chan) 業(ye) 鏈,絕大多數產(chan) 品出口歐美等國。2022年,建甌占全國出口紙燈籠產(chan) 值80%以上,年產(chan) 值超1億(yi) 元。紙燈籠也從(cong) 籍籍無名的工藝品變成文創市場的新興(xing) 力量,如今更是被列入非遺保護項目,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新助力。

  列入非遺項目,迎來新飛躍

  建甌紮紙(燈籠)藝術發源年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涉及紮紙(燈籠)藝術的活動有遊花燈祈福、“步月橋掛燈”慶豐(feng) 收等,成為(wei) 建甌文化的重要部分。

  經過曆代燈彩藝人的傳(chuan) 承和發展,紙燈籠的品種不斷豐(feng) 富,從(cong) 造型上分,有圓形燈、橢圓燈、四方燈、五星燈、六角燈、八角燈、多邊形燈;從(cong) 繪畫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還有可以自行轉動的走馬燈。其藝術價(jia) 值、曆史與(yu) 民俗研究價(jia) 值日益凸顯。

  2022年11月,建甌紮紙(燈籠)藝術被南平市列入非遺項目,建甌市建州文化集團負責人練周金被授予南平市非遺傳(chuan) 承人的稱號。練周金是一名80後,也是建甌紮紙(燈籠)藝術的第五代傳(chuan) 承人。她在傳(chuan) 承基礎上大膽創新,新開發了成百上千種紙藝(燈籠)作品,是紮紙(燈籠)藝術傳(chuan) 承的中堅力量。目前,她正在籌建總投資達2.8億(yi) 元的“古建州微縮景區—紙燈籠國家AAA級觀光工廠”,讓紙燈籠藝術與(yu) 經濟建設相攜而行,為(wei) 紙燈籠藝術的保護傳(chuan) 承打下經濟基礎。

  如今在建甌,紙燈籠早已不是簡單的工藝品,而是具有綜合價(jia) 值的藝術品,更是能夠創造經濟價(jia) 值、帶動當地就業(ye) 的大產(chan) 業(ye) 。由於(yu) 紙燈籠製作工藝簡單、上手快,對工作環境要求低,除了集中生產(chan) 外,工人還可以將材料領走,在家進行加工。在建甌各村的大街小巷,時常能看到農(nong) 村婦女在家嫻熟地製作燈籠。

  這種“家庭作坊”模式為(wei) 婦女提供靈活就業(ye) 的機會(hui) ,成了當地婦女就業(ye) 的首選。基於(yu) 此情況,建甌市把製作紙燈籠這項傳(chuan) 統手藝發展成為(wei) 婦女幹事創業(ye) 的富民產(chan) 業(ye) 。該市現有規模紙燈籠生產(chan) 企業(ye) 30多家,家庭作坊200多家。在發展迅猛的產(chan) 業(ye) 帶動下,建甌全市18個(ge) 鄉(xiang) 鎮(街道)有上萬(wan) 名婦女從(cong) 事紙燈籠加工,實現在“家門口”致富。

  “變身”文創產(chan) 品,成海外市場新寵兒(er)

  文化底蘊深厚、流傳(chuan) 廣泛等多種因素,為(wei) 建甌紙燈籠產(chan) 業(ye) 發展奠定了基礎。近年,隨著製作技藝的不斷提升、產(chan) 品設計的不斷創新,建甌紙燈籠逐漸走出國門,遠銷海外。

  文創產(chan) 品要有市場,離不開創意創新。許多人對紙燈籠的印象還停留在傳(chuan) 統的懸掛燈籠樣式,其實這幾年,建甌紙燈籠早已跳脫出單一造型,瞄準市場需求和喜好,設計出了1000多種具有自主創意的紙燈籠。無論是西方的聖誕節、萬(wan) 聖節,還是中國傳(chuan) 統的春節、中秋節,都有係列卡通燈、動物燈、大中小提燈、西瓜燈、花籃燈等工藝彩紙燈籠。從(cong) 2007年開始,便先後出口歐美、東(dong) 南亞(ya) 、非洲的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由於(yu) 填補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空白,工藝彩紙燈籠還被列入福建省新產(chan) 品推廣“星火計劃”。

  2019年,建甌紙燈籠迎來“高光時刻”:在國慶閱兵式上,2萬(wan) 多盞紙燈籠亮相北京天安門廣場,為(wei) 祖國70歲生日獻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也是在當年,建甌建立了“建甌市傳(chuan) 統手工藝——紙燈籠開發培訓基地”,開設了紙燈籠文化產(chan) 業(ye) 創業(ye) 理論培訓授課室、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文化創意製作培訓中心、模具和裁紙製作室等,紙燈籠產(chan) 業(ye) 再上台階。

  從(cong) 傳(chuan) 統工藝品到非遺項目、文創產(chan) 品,建甌紙燈籠實現了一次次飛躍。對於(yu) 未來發展,建甌紙燈籠產(chan) 業(ye) 也有新願景:加快全國紙燈籠直播基地、培訓基地、創意設計研發中心等建設,引進數碼打印技術、激光裁剪等工藝設施,形成一條更加完善的紙燈籠產(chan) 業(ye) 鏈,讓紙燈籠更“亮”更精彩。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