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匯商場周邊打通交通微循環
東(dong) 四環附近的合生匯商場周邊不像從(cong) 前那樣堵了。通過打通“斷頭路”、增設停車點等措施,朝陽雙井街道打通了地區的交通微循環,使該區域的客流承載量提升了1.5倍。
消除斷頭路完善基礎路網
西靠西大望路、南依廣渠路、北連茂興(xing) 中街的合生匯一帶,是雙井地區最大的商圈,商業(ye) 麵積近20萬(wan) 平方米。據統計,商場高峰日平均客流為(wei) 8萬(wan) 至10萬(wan) 人次,車流逾6000輛。同時,周邊居民區多,緊挨兩(liang) 條幹路和地鐵換乘站,更加劇了擁堵狀況。
商場東(dong) 側(ce) 的茂興(xing) 西路是條“斷頭路”。打通“斷頭路”、完善基礎路網,是改善地區交通的重要一環。雙井街道運用“吹哨報到”機製,聯合區交通委、朝陽交通支隊等多個(ge) 部門,讓茂興(xing) 西路南延與(yu) 廣渠路連接,減少了西大望路和茂興(xing) 中街的交通壓力。同時,茂興(xing) 西路路口信號燈、標誌標線也劃好配齊,與(yu) 之相交的茂興(xing) 中街拆除隔離護欄,將雙向兩(liang) 車道調整為(wei) 雙向三車道,利用綠化帶空間設置貨車停放區,減少對道路通行的幹擾。
“這樣,商圈周邊路網全都連通起來了,整片區的路就盤活了,這一帶的交通擁堵現象隨之大為(wei) 改觀。”雙井街道平安辦副主任張奇介紹,街道還在合生匯路口修建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和信號燈,對非機動車采取一次左轉交通組織。
設6處網約車上下客“綠點”
在打通道路微循環之外,有關(guan) 部門對於(yu) 合生匯周邊停車秩序混亂(luan) 、交通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也開展了整治。
合生匯商場內(nei) 有眾(zhong) 多餐飲門店,用餐時段有大量騎手來取餐。經協商調整,商場原有的40多個(ge) 地麵車位取消,騰出近300平方米空間,設置4處電動自行車停放點,可停放非機動車約1000輛。“商場設置取餐快捷通道和快遞外賣取貨點,有座椅,方便快遞外賣騎手短時休憩,等候取餐。”張奇介紹。
改造工程還新建了北側(ce) 卸貨平台,確保卸貨車輛不占用機動車道。同時,商場周邊劃出了6處共享單車停放點,可停放約600輛自行車。
消費者搭乘網約車時,常常遇到上車點說不準、難溝通等問題。在此次交通改造中,政企合作設置了6處網約車上下客“綠點”,消費者可根據實際位置就近選擇,方便與(yu) 司機溝通。
增設違停抓拍等科技設施
“科技手段在合生匯商圈交通治理中也得以充分應用。”朝陽交通支隊呼家樓大隊的孫利超介紹,合生匯商圈區域內(nei) 增加了電子警察、違法停車抓拍、智能卡口等設備,規範交通行為(wei) 。
在早晚交通高峰期,交通部門安排了交警、交通協管員在重點路口指揮引導;雙井街道平安辦、派出所、城管隊等定期開展聯合行動,治理周邊遊商、黑車等。
針對地鐵站周邊等共享單車停車紮堆區,雙井街道組織巡防隊、誌願者等在早晚高峰期進行巡查,聯合共享單車運營方、樓宇物業(ye) 、合生匯等單位,及時發現、清運路邊堆積的單車等,保證道路暢通。
“我們(men) 在合生匯周邊也設置了交通提示牌,進行道路標線施劃,增設地上標識、標語,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識。”張奇表示,經過一係列的改造完善,合生匯周邊各路口擁堵延時指數大幅下降,廣渠路工作日晚高峰機動車平均速度提升100%,商場客流承載量提升了1.5倍,文明禮讓出行環境明顯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