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珺委員:農文旅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人民網鄭州3月7日電(記者王玉興(xing)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可見這一國家戰略的重要性,我今年帶來的提案,有3個(ge) 都是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方麵的。”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理工學院副院長馬珺說。
馬珺委員認為(wei) ,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快速發展,“農(nong) 業(ye) +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已經成為(wei) 一種極具實踐意義(yi) 的發展模式,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為(wei) 基礎,以旅遊休閑為(wei) 形態,以風土文化為(wei) 靈魂,深度挖掘鄉(xiang) 村價(jia) 值,跨界創新產(chan) 業(ye) 業(ye) 態,實現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技術鏈、人才鏈的融合,進而形成一個(ge) 分工協作、互利共贏的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將農(nong) 業(ye) 、文化、旅遊等產(chan) 業(ye) 有機結合,推進農(nong) 業(ye) 結構轉型、農(nong) 村經濟發展、農(nong) 民增收致富,推動鄉(xiang) 村旅遊繁榮,帶動農(nong) 村高質量發展,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馬珺說。
然而,在調研中馬珺委員發現,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滿足遊客需求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
比如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中的農(nong) 業(ye) 、文化和旅遊業(ye) 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和協同,產(chan) 業(ye) 化程度不高,存在農(nong) 民收益低、文化傳(chuan) 承不足等問題;一些地方在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中缺乏獨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nei) 涵,產(chan) 品同質化嚴(yan) 重,難以吸引遊客;一些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項目在發展過程中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馬珺委員說:“為(wei) 全麵貫徹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效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礎,通過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條可行的路徑。”
馬珺委員提出了建議:
加大對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ye) 和農(nong) 民參與(yu) 到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中來。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ti) 係,明確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方向和支持政策,為(wei) 農(nong) 村旅遊和文化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建立產(chan) 業(ye) 聯盟、協會(hui) 等機構,加強農(nong) 業(ye) 、文化和旅遊業(ye) 之間的協作,通過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鼓勵農(nong) 民合作組織參與(yu) 、推進文旅產(chan) 業(ye) 對接,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提高農(nong) 民收益和產(chan) 品質量。同時,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與(yu) 其他行業(ye) 的深度融合,提高農(nong) 文旅產(chan) 業(ye) 的附加值和核心競爭(zheng) 力。
鼓勵各地挖掘本土特色和文化內(nei) 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項目,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產(chan) 品,提高農(nong) 業(ye) 的附加值,提高產(chan) 品的差異化和品質。打造高品質旅遊吸引物,大力宣傳(chuan) 推廣,提高農(nong) 文旅產(chan) 業(ye) 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現。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采取措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營造營商環境,完善利益聯結機製,推動科技下鄉(xiang) ,鼓勵資本回鄉(xiang) ,引導人才返鄉(xiang) ,對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扶上馬,送一程”,讓農(nong) 文旅企業(ye) 有甜頭、農(nong) 業(ye) 提質有奔頭、農(nong) 村建設有搞頭、農(nong) 民增收有盼頭。
通過開展培訓、創業(ye) 支持、引進人才等方式,加強對農(nong) 村文旅人才的培養(yang) 和引進,提高農(nong) 民的素質和技能,提高農(nong) 村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為(wei) 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對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交通、通信、水電等基礎設施的質量和水平,為(wei) 農(nong) 村旅遊和文化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提升鄉(xiang) 村旅遊服務質量,打造具有特色和品質保障的鄉(xiang) 村旅遊品牌。
打造“以旅興(xing) 農(nong) ,農(nong) 文旅互惠共贏”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模式,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紮實推進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休閑采摘、精品民宿、農(nong) 事體(ti) 驗、觀光度假等,釋放磁吸效應,形成以旅興(xing) 農(nong) 、以農(nong) 促旅、文旅結合、城鄉(xiang) 互動的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新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