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學鋒:立足自貿區建設打造“人才特區”
人民網南京3月8日電 (馬曉波)自貿試驗區是我國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要戰略舉(ju) 措,同樣肩負著促進人才等要素資源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的任務。“但對標自貿區‘擴圍、提質、增效’的發展導向,海外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的機製還不夠靈活。”為(wei) 此,在京參加兩(liang) 會(hui) 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建廳副廳長王學鋒提交了《關(guan) 於(yu) 立足自貿區建設加強海外人才引進的建議》。
王學鋒直言,就自貿區的發展導向來看,目前存在政策考量設計不夠全麵、人才製度創新力度不平衡、人才配套服務生態缺乏等問題。“我國自貿試驗區在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等方麵形成了一大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但在人才領域形成的政策經驗較少,且大多關(guan) 注人才工作和生活需求,缺少從(cong) 人才的自我價(jia) 值實現、人才企業(ye) 融資、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領域的全麵係統設計。”
為(wei) 此,王學鋒建議,要深化開放創新理念,建強核心人才隊伍。她提出,聚焦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圍繞“卡脖子”技術領域,采取“一事一議、按需支持”的原則,培育集聚戰略科學家,實施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津貼製度,優(you) 化海外人才工作居留政策,打造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大力引進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推廣深圳經驗,探索雙重聘用、聯合聘用、階段性任職等形式,引進基礎學科和重大項目團隊負責人,鼓勵科研人員跨產(chan) 業(ye) 的交叉研究,放大專(zhuan) 家團隊開展持續性研發活動所產(chan) 生的連鎖反應和溢出效應,形成靈活的引才用才機製。
王學鋒表示,釋放人才發展活力仍需致力於(yu) 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在她看來,要向用人主體(ti) 充分授權,探索企業(ye) 創新積分製,將人才的認定、評審、舉(ju) 薦等權力充分賦予企業(ye) 和科研平台;製定自貿區高端人才目錄、認定標準和程序,定期動態調整,在自貿區內(nei) 就業(ye) 並被認定的高端人才可享受特殊政策;完善激勵機製,構建充分體(ti) 現知識和技術等創新要素價(jia) 值的收益分配機製,確保扶持政策精準有力、融資便捷高效、知識產(chan) 權保護安全到位,幫助人才實現自身價(jia) 值;拓展海外人才招引渠道,加快布局離岸創新中心等海外引才平台,注重在具有科技比較優(you) 勢的國家開辟“人才藍海”,聚集一批全球高端人才。
“要推動更多大院大所等研發平台落地自貿試驗區,為(wei) 海外高端人才招引提供載體(ti) ,還要推進科創空間建設和傳(chuan) 統工業(ye) 區向科創園區轉型,吸引高質量人才項目。”王學鋒說,立足自貿區建設加強海外人才引進,要致力於(yu) 構建國際化生態圈,打造“人才特區”。如高標準建設國際化人才社區,完善生活配套保障,促進人才的購房落戶、子女入學、社會(hui) 醫療保障等方麵與(yu) 國際銜接;持續推動外籍高端人才職業(ye) 資格國際互認或簡化認定手續,包括其在境外的工作經曆可視同在境內(nei) 的工作經曆,為(wei) 更多海外高端人才工作提供便利;引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常態化海外人才聯係機製,進一步加大對本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國際化發展的支持力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