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新吳區:不負春光 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春雨後,無錫市新吳區鴻山街道從(cong) 心農(nong) 場農(nong) 田裏麥苗的個(ge) 頭又躥高了不少,變得愈發碧綠油亮。農(nong) 場技術人員王順和團隊成員除了忙著做日常春季田間管理、農(nong) 機保養(yang) ,還在加緊做明星水稻品種——“吳之天川”的催芽育秧作業(ye) 。
不負春光,萬(wan) 象“耕”新。記者從(cong) 新吳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獲悉,今年該區以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為(wei) 抓手,加強生態農(nong) 田、景觀農(nong) 田、數字農(nong) 田、產(chan) 業(ye) 農(nong) 田打造,充分發揮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推動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作用。
擴大高標準農(nong) 田覆蓋,讓更多糧田變良田
“這些水稻種子白白的芽已經發出來了,再經過幾天催芽,就能進入大棚育秧。4月10日左右,這一批秧苗就能栽種到地裏。大約8月初,今年第一批早稻就可以收割了。在首批早稻收割之前,田間的小麥會(hui) 先收割。今年,區、街道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跟我們(men) 反複對接,確保在不影響農(nong) 事活動的前提下,完成農(nong) 場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從(cong) 心農(nong) 場總經理汪一匡一邊滿懷希望地計算著今年小麥和首批早稻播種、收獲的時間,一邊盤算著今年農(nong) 場升級之事。
記者了解到,從(cong) 心農(nong) 場有507.8畝(mu) 農(nong) 田,目前隻有部分是高標準農(nong) 田,但鴻山街道從(cong) 去年就開始著手勘測、設計,推動整片區域將近1200餘(yu) 畝(mu) 的農(nong) 田進行統一改造提升和新建。
“加快推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程,讓更多糧田變良田。”新吳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新吳區目前已經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6000餘(yu) 畝(mu) ,今年將投資約2300餘(yu) 萬(wan) 元,重點推動總麵積2000餘(yu) 畝(mu) 的高標準農(nong) 田提升改造和新建工程。其中,位於(yu) 鴻山街道七房橋村的520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正在進行泵站、灌溉管道、排水溝渠施工,整個(ge) 項目預計6月初竣工。梁鴻社區的1200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即將動工,該項目計劃將數字農(nong) 田、生態化排灌改造、農(nong) 田景觀和無人化農(nong) 場進行統籌,項目也計劃6月上旬竣工。
數字化升級改造,保障糧食穩產(chan) 增收
良田配良技,是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的一大法寶。新吳區通過對高標準農(nong) 田數字化升級改造,保障了糧食穩產(chan) 增收。
徐塘橋高標準農(nong) 田數字化改造主要通過對農(nong) 田水利建設、物聯網農(nong) 業(ye) 配套、休閑觀光農(nong) 業(ye) 進行融合逐步升級,不斷豐(feng) 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內(nei) 涵價(jia) 值,最終形成了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孵化器”。記者看到,在徐塘橋188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示範區裏,配備了“四情”監測、水肥一體(ti) 、綠色防控等設備,布設各類物聯網傳(chuan) 感器87個(ge) ,開發了電腦端、手機端控製係統。這片借“智”後的高標準農(nong) 田,可以通過預先設置讓係統自行操作,也可以人工通過電腦或手機操作,分片區、分地塊進行灌水、施肥等作業(ye) 任務,比傳(chuan) 統人工作業(ye) 精準,對產(chan) 量也有幫助。
徐塘橋高標準農(nong) 田負責人朱愛勇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實際運行下來,我們(men) 水稻畝(mu) 均水肥成本可以節約30%,稻麥畝(mu) 產(chan) 增加了50公斤左右。通過‘農(nong) 田+物聯網’建設,我們(men) 完成了傳(chuan) 統種植業(ye) 的精準化升級,保障了糧食穩產(chan) 增收。”
文農(nong) 旅融合發展,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升級版
春賞油菜花、夏遊葡萄園、秋觀金色稻田……新吳區在進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時,還把高標準農(nong) 田的設計理念、建設標準、建設水平與(yu) 周邊村莊環境打造、鴻山旅遊度假區整體(ti) 風貌相匹配,推進當地文農(nong) 旅融合發展。
鴻山省級旅遊度假區統籌推動徐塘橋整體(ti) 休閑農(nong) 業(ye) 景觀建設,投資240萬(wan) 元新建了門樓、枕稻廊、望稻亭、木棧道和農(nong) 耕小品,種植了景觀彩稻、彩色油菜,整體(ti) 出新周邊村落民宅。現在,這裏成為(wei) 了網紅打卡點。
同時,徐塘橋還建設了果怡觀光生態農(nong) 業(ye) 園,把農(nong) 業(ye) 和旅遊結合起來,目前該農(nong) 業(ye) 園年接待遊客2萬(wan) 餘(yu) 人次,年綜合營收300餘(yu) 萬(wan) 元。
鴻山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鴻山打造了吳文化節、葡萄文化旅遊節、鄉(xiang) 村文化旅遊節、年俗文化節等“四季禮讚、文旅鴻山”主題係列活動,擦亮文農(nong) 旅金字招牌。同時,與(yu) 業(ye) 內(nei) 龍頭企業(ye) 先後達成合作協議,深度開發一批文農(nong) 旅融合產(chan) 品,開發建設一批鄉(xiang) 村振興(xing) 村企共建項目,為(wei) 鴻山旅遊度假區建設提供強勁有力的支撐。接下來,鴻山將全力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以重大項目為(wei) 抓手,推動文農(nong) 旅融合發展。(劉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