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收複失地開新店 火鍋業又要“火”?

發布時間:2023-04-19 16:4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收複失地開新店 火鍋業(ye) 又要“火”?

  “春江水暖鴨先知”,隨著消費持續回暖,火鍋則是餐飲行業(ye) 複蘇的先頭部隊。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注意到,不僅(jin) 有多個(ge) 火鍋品牌秀出了“誇張”的新店翻台率,進而宣布擴大門店數量,也有多家火鍋企業(ye) 近期爆出IPO的消息,打算借助資本的力量繼續擴張。有機構稱,2023年火鍋業(ye) 會(hui) 迎來新一輪擴張與(yu) 競爭(zheng) 。

  忙起來

  排隊等號、高翻台率成為(wei) “甜蜜的負擔”

  “有點懷念之前火鍋店不排隊的日子了。”市民劉小姐臨(lin) 時起意,想跟小夥(huo) 伴逛完街去吃火鍋,結果還沒到飯點,想要去的火鍋店已經人滿為(wei) 患,“連著問了三家都要排隊,最後等了一個(ge) 多小時才吃上。”

  近期,多地消費市場快速複蘇,本地消費者疊加外地遊客,讓餐飲從(cong) 業(ye) 者早就感受到顧客多到忙不過來的這份“甜蜜的負擔”。“我們(men) 不僅(jin) 一直在招聘服務員,春節期間一忙起來,行政人員都要去支援店裏。”一家知名火鍋品牌的負責人表示。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cong) 春節開始,火鍋行業(ye) 複蘇勢頭明顯。如今,海底撈又得排上一百幾十的號,巴奴門口再現幾排坐等的顧客,楠火鍋、小龍坎、羋重山等火鍋優(you) 惠券、套餐成了餐飲類直播間的搶手貨……“沒有什麽(me) 是吃一頓××解決(jue) 不了的,如果有就吃兩(liang) 頓。”這句久違的流行語,在各種新興(xing) 餐飲美食品類中轉了一圈,今年又再度回到了火鍋這裏。

  上述現象並不隻停留在感覺上,包括多家品牌披露的數據也能讓人發現消費者對吃火鍋的執著。

  呷哺呷哺集團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新開門店在今年3月平均翻台率高達5翻,最高翻台率達18.4翻,創品牌成立以來的曆史新高。這一數字代表呷哺呷哺門店在營業(ye) 的12個(ge) 小時內(nei) ,每個(ge) 餐位每隔39分鍾就要接待一撥新顧客。而巴奴也表示,今年春節期間,河南多地的翻台率多次超過了8翻,最高翻台達到8.81翻。

  在去年多地因疫情防控等情況的影響下,餐飲行業(ye) 也遭遇重創,但作為(wei) 火鍋行業(ye) 龍頭的海底撈仍舊在去年扭虧(kui) 為(wei) 盈,在營收同比下滑的情況下,淨利潤高達13.73億(yi) 元。這也讓市場看到了火鍋行業(ye) 的韌性。

  開新店

  行業(ye) 擴張普遍提速 多家火鍋企業(ye) 準備上市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即使在去年,火鍋企業(ye) 也沒有放棄開店。“好的商業(ye) 地段、適合的顧客群就那麽(me) 多,如果不爭(zheng) 搶的話,就錯失了發展的先機。”某火鍋企業(ye) 負責開拓市場的人士表示,即使前期賠錢,或者預計投資的周期更長,一些商業(ye) 點位也要先“占”上。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海底撈在去年啟動“硬骨頭”計劃,重開了過往關(guan) 停的部分餐廳,全年共計新開24家海底撈餐廳,同時有48家曾關(guan) 停的餐廳恢複營業(ye) 。呷哺呷哺在2022年就新開出了86家餐廳,今年開店速度還將加快,截至目前已新開超50家門店,全年計劃新開門店240家以上。去年,巴奴相繼在北京、合肥、武漢、蘇州等全國各大城市陸續開店。截至2023年上半年,算上新開門店,巴奴全國門店數量預計將破百家,僅(jin) 北京就已開設11家門店。

  在餐飲行業(ye) ,火鍋是最大的細分品類,海底撈的業(ye) 績改善、各家火鍋品牌加速開店,也被外界看作餐飲行業(ye) 恢複向好的信號。

  這也讓資本重新追捧起火鍋賽道。從(cong) 今年起,巴奴出現了多項工商變更,包括注冊(ce) 資本增加、第一大股東(dong) 變更,第一大股東(dong) 的控股公司是巴奴香港,成立了多家相關(guan) 公司。這被認為(wei) 是內(nei) 地企業(ye) 赴港上市前的常規操作。難怪巴奴毛肚火鍋IPO的消息頻傳(chuan) 。

  雖然巴奴IPO一事還未明朗,但幾年前就已經打出“火鍋超市”概念的鍋圈食匯,則搶先一步,近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shu) 。手握火鍋和預製菜兩(liang) 大王牌,鍋圈食匯在去年年底已經有門店9221家,營收71.74億(yi) 元。

  此前,以豬肚雞聞名的粵式火鍋撈王、海鮮火鍋品牌七欣天、火鍋調味品知名品牌草原紅太陽、火鍋魚糜類製品的生產(chan) 商鼎味泰等均傳(chuan) 出IPO的消息。

  分析

  火鍋店也需打造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人設”

  “雖然做的都是火鍋,但我覺得我跟某家友商不是直接競爭(zheng) 關(guan) 係,因為(wei) 我們(men) 的顧客群完全不一樣。”某重慶火鍋品牌的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如今的火鍋市場雖然回暖快,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一賽道早已是一片紅海。相比於(yu) 其他餐飲行業(ye) ,火鍋餐飲行業(ye) 更容易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這也就代表其進入門檻並不高,甚至其開店、經營、盈利的模型都已經非常透明。

  據《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2年我國火鍋市場的整體(ti) 規模已達到6046億(yi) 元,火鍋品類門店數規模也達到了55萬(wan) 家。其中,門店數量超過500家的火鍋品牌就有8家。靠味道、價(jia) 格甚至服務都不再是能讓新火鍋品牌出圈的手段,細分和差異化才是在幾家火鍋龍頭企業(ye) 仍舊巋然不動時,新興(xing) 品牌快速占領市場主要原因。

  例如,鍋圈食匯標榜自己是“以有限食材,打造出無限餐食解決(jue) 方案的新零售商”,切入的是“在家吃飯”的賽道。九毛九旗下的火鍋品牌慫重慶火鍋廠則打出“我們(men) 不是一家火鍋店,而是一家開心製造廠”。近期,該品牌的生日會(hui) 視頻火爆短視頻平台,猶如迪廳般的氣氛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好奇心。

  幾家“老資格”火鍋品牌也在強化自身“屬性”:海底撈在主打社交的同時增加了產(chan) 品創新力;呷哺呷哺的火鍋+奶茶,精致一人食;巴奴、撈王、小龍坎仍舊在毛肚、菌湯、豬肚雞、牛肉、鴨血等特色大單品上下手等等。

  《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2》指出,2022年中國火鍋市場規模達到6046億(yi) 元。有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在營商環境更好的2023年,火鍋市場將可能突破7000億(yi) 元。進入2023年,火鍋行業(ye) 將迎來新一輪競爭(zheng) 。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性價(jia) 比的小眾(zhong) 火鍋躍躍欲試,期望在這個(ge) 龐大市場中分一杯羹。

  有分析表示,火鍋店也需要打造自己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人設”,以便在“快消費”的環境下,有機會(hui) 吸引消費者的關(guan) 注。而與(yu) 眾(zhong) 不同的大單品不僅(jin) 成為(wei) 競爭(zheng) 中的優(you) 勢,也為(wei) 品牌“人設”增加了籌碼,同時還促進了供應鏈的完善。

  廣東(dong) 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食品產(chan) 業(ye) 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火鍋企業(ye) 中,服務方麵有海底撈,食材差異化方麵有巴奴火鍋,裝修環境方麵已湧現許多個(ge) 性化餐廳,川渝火鍋在傳(chuan) 統傳(chuan) 承方麵表現更優(you) 。事實證明,差異化賣點是火鍋企業(ye) 競爭(zheng) 取勝的關(guan) 鍵,也是火鍋品牌能達成拉新、複購的重要因素。

  文/記者 張鑫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