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國家公園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視點)

發布時間:2023-07-27 16:1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家公園一般是自然生態係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chan) 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建設國家公園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務實舉(ju) 措,賦予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更多機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泰國、阿聯酋、法國的國家公園采訪。這些國家通過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確保重要自然生態係統、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得到係統性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

  泰國考艾國家公園——

  配備護林員確保原生態

  泰國首都曼穀東(dong) 北約180公裏處的考艾國家公園裏,鳥鳴蟲鳴聲不絕於(yu) 耳。遊客閑坐湖邊,一群水鳥掠過湖麵,一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這是泰國設立的第一個(ge) 國家公園,數千種野生動植物生長、棲息於(yu) 此。

  跟著當地向導帕芙瓦琳,記者進入考艾國家公園的深山密林。叢(cong) 林中植物枝葉繁茂、盤根錯節,蟻洞、野蘑菇、被啃食過的果子隨處可見。鬆鼠、長臂猿和各種珍稀鳥類攪動枝葉沙沙作響,卻很難尋覓它們(men) 的蹤影。

  “噓,快看!”帕芙瓦琳迅疾架起望遠鏡說。記者透過望遠鏡,隻見一隻雙角犀鳥背對鏡頭站在高處的樹枝上。“這是一隻雄性雙角犀鳥。”帕芙瓦琳一邊觀察一邊向記者介紹,雄鳥與(yu) 雌鳥最明顯的區別是虹膜的顏色,雄鳥的呈紅色,雌鳥的近白色。

  目前,雙角犀鳥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等級為(wei) 易危,其野生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為(wei) 了保護像雙角犀鳥這樣的野生動物,考艾國家公園采取了一係列舉(ju) 措,配備了300多名專(zhuan) 業(ye) 護林員,確保原始生態不被破壞。據介紹,考艾國家公園共有鳥類約440種,這裏也是泰國犀鳥數量最多的公園之一。在公園主幹道上,“小心野象”“小心動物穿行”等標識被置於(yu) 顯眼位置,以防野生動物突然出現時遊覽車輛來不及避讓。

  如果遊客想要進入熱帶雨林,必須由一名持有資格證的當地向導帶領。“中午時分進入叢(cong) 林相對安全,蛇、野牛、大象等野生動物這個(ge) 時候都在休息。”帕芙瓦琳指著叢(cong) 林出入口處的一塊提示牌向記者介紹。在這裏已經做了21年向導的她說:“每3個(ge) 月我們(men) 就要接受一次考試,檢驗我們(men) 的生物知識掌握情況、野外生存能力和外語水平。”

  目前,泰國共有156個(ge) 國家公園、58個(ge) 野生動物保護區、67個(ge) 非狩獵區和120個(ge) 森林公園,覆蓋近31%的國土,形成了較為(wei) 完善的國家公園管理體(ti) 係。泰國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守護野生動植物家園。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部長瓦拉烏(wu) 表示,建立國家公園的最終目標是為(wei) 了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阿聯酋阿布紮比紅樹林國家公園——

  為(wei) 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

  在阿聯酋首都阿布紮比,有一座占地麵積超過19平方公裏的紅樹林國家公園。遍布其間的狹窄水道和茂密的紅樹林,成為(wei) 當地一處鬧中取靜的別樣景觀,不僅(jin) 為(wei) 眾(zhong) 多動植物保留了良好的棲息地,也為(wei) 都市中忙碌的人們(men) 提供了愜意的休閑場所。

  走進紅樹林國家公園,既可以站在岸邊步道向海麵遠眺,也可以選擇乘坐船隻近距離體(ti) 驗。電動船在水道中穿行,周圍的紅樹林好似一片海上綠洲。在紅樹林的下方,密密麻麻的氣根從(cong) 沙地中鑽出。“這些氣根在地下結成巨大的網絡,有些甚至能延伸到20米外。”在公園工作3年多的英國籍船長艾米麗(li) 告訴記者,伴隨著潮汐,氣根在海水中時隱時現,為(wei) 海洋生物群落生存與(yu) 繁育提供了重要棲息場所。日落時分,數不清的小紅蟹在氣根間快速穿梭,石斑魚等海洋魚類也在清澈的海水中暢遊,構成了一幅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作為(wei) 連接陸地與(yu) 海洋的奇特生態係統,紅樹林不僅(jin) 能發揮防風消浪、淨化海水、固碳儲(chu) 碳等作用,還能夠有效維持生物多樣性,對改善人居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起到獨特作用。有研究表明,每年阿布紮比紅樹林固碳的效率為(wei) 每公頃0.5噸,相當於(yu) 1000戶家庭每年使用能源的碳排放量。

  阿布紮比所在海域水溫和鹽度處於(yu) 較高水平,海洋棲息地麵臨(lin) 氣候變化帶來的嚴(yan) 峻挑戰。近年來,阿布紮比環境署通過有針對性地種植和恢複紅樹林,並使用無人機等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裝備有效保護紅樹林資源。過去10年間,阿布紮比紅樹林麵積增加超過35%。

  2022年,阿布紮比發布“紅樹林倡議”,旨在為(wei) 創新紅樹林種植方案提供平台,提高人們(men) 對紅樹林重要性的認識。阿布紮比還建立紅樹林苗圃,使該酋長國成為(wei) 研究紅樹林的中心,助力阿聯酋實現到2030年種植1億(yi) 棵紅樹植物的目標。

  法國比利牛斯國家公園——

  “核心區”“共建區”相互促進

  從(cong) 位於(yu) 比利牛斯山北麓的法國西南部小城盧爾德出發,乘坐一個(ge) 小時的大巴可以到達比利牛斯國家公園。途中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駛,不遠處青山綿延,山頂若隱若現。

  比利牛斯國家公園建於(yu) 1967年,是法國第三個(ge) 國家公園,沿法國和西班牙邊境綿延100公裏,是比利牛斯山和地中海之間的氣候屏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比利牛斯國家公園內(nei) 約有2500種高等植物,占法國本土植物種類的40%以上;有約4000種動物,其中不乏罕見或瀕危物種,如比利牛斯鼬鼴、岩雷鳥、西班牙羱羊等。其中,西班牙羱羊從(cong) 消失到種群恢複成為(wei) 這裏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個(ge) 成功案例。

  西班牙羱羊又稱伊比利亞(ya) 北山羊,上世紀初在法國比利牛斯山一側(ce) 消亡,法國於(yu) 2014年從(cong) 西班牙將其引入。在嚴(yan) 格管理和監護下,這裏重新成為(wei) 它們(men) 的安居之地,種群數量已有300多隻。比利牛斯國家公園物種再引進項目負責人埃裏克·蘇爾介紹:“公園目前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合伊比利亞(ya) 北山羊的生存,它為(wei) 我們(men) 吸引了大批遊客。”

  法國的國家公園是麵向公眾(zhong) 開放的休閑、科教場所,每年能接待超過900萬(wan) 遊客。如何在促進旅遊業(ye) 發展的同時,把對自然環境和野生動植物的幹擾降到最低,是國家公園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2006年《法國環境法典》修正案,國家公園被劃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區域,即有嚴(yan) 格自然保護規定的“核心區”,以及與(yu) 各方共同推進當地可持續發展的“共建區”。

  “核心區”“共建區”並非完全割裂,而是相互促進。以比利牛斯國家公園為(wei) 例,其“核心區”麵積約4.6萬(wan) 公頃,僅(jin) 保留牧業(ye) 和林業(ye) 等傳(chuan) 統活動。“共建區”麵積約24.5萬(wan) 公頃,分布著60多個(ge) 市鎮,居住著約4萬(wan) 人口。這些“共建區”市鎮與(yu) 各方共同製定並遵守國家公園保護開發的章程,以實現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chan) 、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公眾(zhong) 環保意識等目標。“人類活動與(yu) 自然之間的聯係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問題的核心。”比利牛斯國家公園園長梅利娜·羅斯表示。

  (本報曼穀、迪拜、巴黎7月26日電)

  

  版式設計:蔡華偉(wei)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7日 1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