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麗水遂昌山地生態霧耕項目助力高效農業轉型

發布時間:2023-09-08 16:55:00來源: 麗水日報

  蔬菜垂直培育,種植無需泥土,隻用“水霧”就能保證品質。最近,麗(li) 水遂昌縣石練鎮迎新區塊山地生態霧耕項目基地內(nei) ,整齊的葉菜立柱上已經萌發出菠菜芽。

  2023年5月,為(wei) 破解山地撂荒之困,石練鎮落地建設遂昌縣首個(ge) 山地生態霧耕項目,並於(yu) 8月下旬正式投入試運營。通過立柱霧培的形式,基地將點狀空間進行垂直利用,實現占地麵積最小化、空間利用最大化的高效農(nong) 業(ye) 轉型。

  目前,石練鎮迎新區塊山地生態霧耕項目總投資335萬(wan) 元,前期30畝(mu) 的先行示範地目前已完工,2024年之前還將完成項目全部用地共420畝(mu) 的建設。

  “這是荷蘭(lan) 帝王菠菜的種子,我們(men) 使用小顆粒種子種繩機,以10至15厘米的間隔,將種子均勻播種在種繩中,作為(wei) 葉菜霧耕的第一道工序。”走進霧耕基地內(nei) ,工作人員鄭乾華正忙碌指導當地村民操作機器。播種後,他們(men) 會(hui) 將種繩均勻纏繞在霧耕所用的立柱上,並附上一層保濕膜,隨即通過無人機將立柱運送至指定位置。

  “無人機一個(ge) 小時就能運輸50桶立柱,相比人工運輸效率倍增。”鄭乾華介紹,從(cong) 使用種繩機播種到葉菜立柱霧培、瓜果立管霧培,再到使用適配立柱、立管的采收機器采摘,基地可實現果蔬種植全過程機械化高效栽培。

  霧耕種植實現對土地的高效利用,按一畝(mu) 地估算,產(chan) 量可達到土地栽培的3至4倍。如一桶立柱占地麵積僅(jin) 3平方米左右,卻可種700棵菠菜。

  值得一提的是,霧耕項目投產(chan) 後,可為(wei) 本地村民提供一批新的就業(ye) 崗位。土地流轉的租金以及後續的收成分紅,可幫助迎新村集體(ti) 經濟年均增收15萬(wan) 元以上。

  為(wei) 保障山地霧耕新形式順利推進,石練鎮後續還將以黨(dang) 建引領示範帶頭,積極推行農(nong) 技員包區、黨(dang) 員包片的農(nong) 技服務模式,為(wei) 種植方案調整提供真實反饋,助力穩產(chan) 增收。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