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餘姚汽車產業集群駛向“綠新高”新賽道
車間內(nei) 機器轟鳴,在工業(ye) 機器人的輔助下,工人有序完成裁管、彎管成型等工序。“別看這些冷卻管路外表漆黑,毫不起眼,卻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配件之一。”翻看最新出爐的銷售數據,浙江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愛萍自豪地說,2020年以來,公司銷售額年均增長率25%,2023年前三季度已實現銷售額近10億(yi) 元,全年預計達13億(yi) 元。
餘(yu) 姚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正駛向“綠新高”新賽道。數據顯示,2023年前8個(ge) 月,該市汽車製造業(ye) 實現總產(chan) 值157.2億(yi) 元,同比增長18.2%,並湧現了一批本地“鏈主”企業(ye) 。
作為(wei) 當地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和高質量發展重點培育的“35”千百億(yi) 集群產(chan) 業(ye) 之一,餘(yu) 姚汽車製造產(chan) 業(ye) 規模大、產(chan) 業(ye) 鏈條長,目前已初步形成涵蓋輕量化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係統、車載光學設備等製造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集群。
新時代,如何緊扣國家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戰略部署和要求,實現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高質量發展?
培育本地“鏈主”企業(ye) ,開展產(chan) 業(ye) 鏈垂直整合,組建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共同體(ti) ,這是餘(yu) 姚加快汽車製造業(ye) 新型工業(ye) 化的重要抓手。
圍繞“汽車+光學”,光學方案解決(jue) 商能做些什麽(me) ?某集團給出的答案是:車載鏡頭。創辦15年來,該公司開發出內(nei) 視鏡頭、後視鏡頭、前視鏡頭、側(ce) 視鏡頭、環視鏡頭等係列車載鏡頭,成為(wei) 國內(nei) 規模最大、技術能力最強的全球領先車載鏡頭生產(chan) 廠商,市場占有率連續十年全球第一。2022年,公司銷售額首次超過30億(yi) 元,擁有34%的全球市場份額。目前,該集團在餘(yu) 姚本地的上下遊企業(ye) 有140餘(yu) 家,其中汽車產(chan) 業(ye) 企業(ye) 超過20家,構建了一個(ge) 發達的產(chan) 業(ye) 鏈共同體(ti) 。
推進科技創新,提升內(nei) 核實力。當前,汽車的技術變革越來越快,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迭代周期縮短為(wei) 1年至1.5年,幾乎與(yu) 智能手機推新品的頻率相同。這倒逼著汽車行業(ye) 加速創新,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產(chan) 業(ye) 變革。2023年以來,餘(yu) 姚加快汽車領域創新載體(ti) 的搭建,發揮浙大機器人研究院、陽明工業(ye) 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作用,開展共性化的關(guan) 鍵技術研究。同時,科技部門“一對一”開展關(guan) 鍵技術“揭榜掛帥”,助力企業(ye) 搶占市場製高點。
如今,餘(yu) 姚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截至2023年9月,該市擁有汽車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的國家級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4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8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