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地熱能“熱”起來(新視點)

發布時間:2023-10-18 10: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雲(yun) 南大理,溫泉療養(yang) 項目吸引眾(zhong) 多遊客;河北雄安新區,地熱代替燃煤,供暖能力已超1000萬(wan) 平方米;西藏拉薩,羊易地熱電站累計發電突破5億(yi) 千瓦時,每年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約42萬(wan) 噸……地熱能已在不少地方廣泛應用。

  地熱能是一種儲(chu) 量豐(feng) 富、分布較廣、穩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既可用來發電,也可用於(yu) 溫泉、供暖製冷、農(nong) 業(ye) 養(yang) 殖等非發電端。據估算,全球可再生能源中地熱能占總量的66%左右,約為(wei) 全球煤炭儲(chu) 量的1.7億(yi) 倍。

  2023年世界地熱大會(hui) 發布報告顯示,我國地熱直接利用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底,我國地熱供暖(製冷)能力達13.3億(yi) 平方米,溫泉年利用能力6665兆瓦,地熱農(nong) 業(ye) 年利用能力1108兆瓦。

  “發展地熱產(chan) 業(ye) 不僅(jin) 對於(yu) 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yi) ,也有利於(yu) 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帶動相關(guan) 裝備製造和工程技術業(ye) 務發展。”2023年世界地熱大會(hui) 組委會(hui) 名譽主任、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告訴記者,今年中國石化的地熱供暖能力預計突破1億(yi) 平方米,服務區域將增至10餘(yu) 個(ge) 省份的60餘(yu) 座城市。

  盡管我國地熱產(chan) 業(ye) 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但與(yu) “雙碳”目標要求相比,特別是地熱發電方麵,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與(yu) 其他再生能源相比,地熱能不受季節、氣候、晝夜等自然條件影響,能夠提供不間斷的電力,穩定性好;運行時間可以達到年均8000小時以上,遠高於(yu) 風電的2000多個(ge) 小時和光伏的1000多個(ge) 小時。”地熱能科學技術(大理)研究院院長張大偉(wei) 說。

  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壯介紹,地熱發電對地熱溫度要求高,一般需在120攝氏度以上,而我國高溫水熱型地熱資源大多分布在滇西、藏南等地區,與(yu) 電力主要消納市場分布區域不同;另外,這些地區的地熱發電項目前期勘探開發周期長、投資大,目前在上網電價(jia) 等方麵還有待政策支持。

  張大偉(wei) 認為(wei) ,要實現地熱能更大規模和更高質量開發利用,有待繼續摸清地熱資源家底,加大地熱開發利用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力度,破解深部地熱勘探開發、幹熱岩熱儲(chu) 改造工程等技術瓶頸。近期,中國石化在海南海口市部署的我國最深地熱科學探井——福深熱一井順利開鑽,鑽井深度將達5000米,後續將依據岩心和測錄井等資料,驗證深層地熱探測評價(jia) 關(guan) 鍵技術,助力深層地熱資源規模化開發。

  為(wei) 了提高地熱能利用效率,一些地方積極探索高、中、低溫地熱能梯級開發利用。在雲(yun) 南大理彌渡縣,地熱能發電及梯級利用綜合示範項目有序推進,地熱發電後的剩餘(yu) 熱水溫度約在80至90攝氏度,通過能源站集中為(wei) 農(nong) 業(ye) 溫室大棚供暖。“現在大棚總麵積500畝(mu) ,每年的天然氣和用電成本大約600萬(wan) 元,使用地熱供暖後用能成本有望降低1/3。”大理春沐源農(nong) 業(ye) 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曲健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委發布的《關(guan) 於(yu) 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幹意見》提出,到2025年,地熱能供暖(製冷)麵積比2020年增加50%,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範項目,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隨著一係列政策措施的發力,我國地熱產(chan) 業(ye) 將不斷釋放潛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18日 18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