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共同守護好個人信息安全(深閱讀)

發布時間:2023-11-03 11:13:00來源: 人民日報

  剛在一個(ge) 軟件上瀏覽健身教程,打開另一個(ge) 軟件就收到健身器材廣告;進小區被物業(ye) 強製要求錄入人臉信息,不然無法通過門禁;到醫院看完病,就接到醫療保險的“精準營銷”電話……近年來,個(ge) 人信息保護一直受到大家關(guan) 注。

  2021年8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次會(hui) 議通過,並於(yu) 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兩(liang) 年來,有關(guan) 方麵落實相關(guan) 措施,侵害個(ge) 人信息安全的違法行為(wei) 正逐步得到遏製,個(ge) 人信息“防火牆”更加牢固。

  強化個(ge) 人信息保護執法

  近年來,執法部門積極作為(wei) ,落實個(ge) 人信息保護法及相關(guan) 法律法規對個(ge) 人信息的保護。

  “為(wei) 何我的車剛出事故,就有汽修廠聯係我?”今年年初,家住廣東(dong) 某市的王師傅懷疑自己的個(ge) 人信息被泄露,遂向有關(guan) 部門反映了該情況。

  經過公安機關(guan) 調查,原來,某汽車服務公司為(wei) 拓展汽車維修中介業(ye) 務,夥(huo) 同保險公司、拖車公司以及路政部門個(ge) 別人員,非法獲取交通事故車主信息,並根據車輛品牌、事發地等聯係特定4S店、汽修廠,誘導事故車主前往指定地點維修,賺取信息“中介”費用。與(yu) 此同時,相關(guan) 汽車修理機構又通過故意誇大損失、以換代修等方式侵害車主利益。當地公安機關(guan) 對該案集中偵(zhen) 破,及時保護了群眾(zhong) 的個(ge) 人信息安全。

  據了解,公安部每年組織“淨網”專(zhuan) 項行動,依法嚴(yan) 厲打擊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2020年至今年8月,該專(zhuan) 項行動累計偵(zhen) 破案件3.6萬(wan)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4萬(wan) 名。

  “在加強個(ge) 人信息保護的過程中,執法機關(guan) 的‘利劍出鞘’,既能直接懲治違法犯罪,又能震懾潛在違法行為(wei) ,減少對個(ge) 人信息權益的侵害。”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誌遠說。

  不隻是公安機關(guan)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規定,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個(ge) 人信息保護工作和相關(guan) 監督管理工作。近年來,網信部門進一步完善個(ge) 人信息保護執法。去年,國家網信辦依法集中處理了135款違法違規處理公民個(ge) 人信息的APP。今年9月,國家網信辦通報,某知識服務平台及相關(guan) APP存在違反必要原則收集個(ge) 人信息、未經同意收集個(ge) 人信息、未公開或未明示收集使用規則、未提供賬號注銷功能、在用戶注銷賬號後未及時刪除用戶個(ge) 人信息等違法行為(wei) 。依據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等規定,國家網信辦責令該平台所屬公司停止違法處理個(ge) 人信息行為(wei) 。

  其他各部門也紛紛加強個(ge) 人信息保護領域執法監管:10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通報了今年第六批存在違規收集個(ge) 人信息、過度索權等問題的APP;國家郵政局在郵政快遞領域開展個(ge) 人信息安全治理專(zhuan) 項行動成效明顯,隱私麵單推廣工作在行業(ye) 內(nei) 全麵鋪開……

  推動主體(ti) 責任落實

  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王某某下載了一款短視頻手機應用。在使用微信賬號登錄該應用時,應用申請獲得以下權限:“獲得用戶公開信息(昵稱、頭像、地區及性別)”“尋找與(yu) 你共同使用該應用的好友”。其中第一處無法取消勾選。

  無奈默認勾選後,王某某進入該手機應用。可又發現,雖然並未勾選“尋找與(yu) 你共同使用該應用的好友”,但在應用中仍然顯示微信好友的瀏覽信息。

  “這侵害了我的個(ge) 人信息權益。”王某某將該短視頻軟件所屬公司訴至法院。

  法院經兩(liang) 審後認為(wei) ,王某某“微信好友關(guan) 係”以及“地區、性別”等信息,雖不屬於(yu) 民法典規定的隱私,但依據個(ge) 人信息保護法,仍屬於(yu) 受法律保護的個(ge) 人信息。

  這是人民法院保護個(ge) 人信息權益諸多案例中的一個(ge) 代表。華東(dong) 政法大學副教授韓旭至說:“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出台補足了此前立法的空白,使個(ge) 人信息被更突出地加以保護。”

  司法機關(guan) 對公民個(ge) 人信息權益的保護,還體(ti) 現在檢察公益訴訟。

  “某某健身房可能存在侵犯敏感個(ge) 人信息的情形。”日前,江蘇省無錫市某區檢察院接到反映:某健身房強製要求消費者刷臉或錄入指紋進入。在部分消費者拒絕人臉采集識別後,健身房擅自將消費者辦卡時提供的照片錄入係統作為(wei) 刷臉進出憑證,且在這些消費者要求刪除照片等信息時拒絕刪除。

  該區檢察院經過調查後,予以立案。經過詳細研判,檢察機關(guan) 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製發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依據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督促對涉案服務場所依法處理,開展行業(ye) 規範整治。不久,在各方督促下,涉案服務場所及時整改,改變進入場所方式。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授權檢察機關(guan) 可以提起個(ge) 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介紹,僅(jin) 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立案辦理個(ge) 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案件6000餘(yu) 件。

  “有了公益訴訟,司法機關(guan) 對個(ge) 人信息權益保護的方式,就不再僅(jin) 僅(jin) 是對侵害的救濟,而是可以主動作為(wei) ,推動平台等各方主體(ti) 落實個(ge) 人信息保護責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貞會(hui) 說。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繼續加大個(ge) 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突出保護重點人員、重點領域的個(ge) 人信息,嚴(yan) 格保護敏感類別信息及特定群體(ti) 的個(ge) 人信息。

  完善配套製度保障

  針對當前個(ge) 人信息過度收集使用等突出問題,完善“告知—同意”等個(ge) 人信息處理原則;回應“大數據殺熟”、跨境提供個(ge) 人信息等熱點問題……翻開個(ge) 人信息保護法,不難發現,個(ge) 人信息權益的基礎保護架構已然搭建。

  與(yu) 此同時,個(ge) 人信息保護領域的基礎性法律還需要各類配套規則來細化、共同配合落實。

  9月,海南省網信部門向社會(hui) 通報了23款移動應用程序存在不同程度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ge) 人信息的行為(wei) ,責令相關(guan) 運營單位限期整改。其中,《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ge) 人信息行為(wei) 認定方法》《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ge) 人信息範圍規定》等規範和個(ge) 人信息保護法一起,被網信部門作為(wei) 處理依據。

  舉(ju) 一綱而萬(wan) 目張。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網絡與(yu) 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法學會(hui) 網絡與(yu) 信息法學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周輝說:“個(ge) 人信息保護法實施兩(liang) 年來,個(ge) 人信息保護配套立法和相關(guan) 立法都在加快推進,管理製度不斷細化。”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後不久,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就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要求各相關(guan) 企業(ye) 應建立已收集個(ge) 人信息清單和與(yu) 第三方共享個(ge) 人信息清單,並在APP二級菜單中展示,方便用戶查詢。

  2022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頒布《個(ge) 人信息保護認證實施規則》,鼓勵個(ge) 人信息處理者通過認證方式提升個(ge) 人信息保護能力,並規定了對個(ge) 人信息處理者開展個(ge) 人信息收集、存儲(chu) 、使用、加工、傳(chuan) 輸、提供、公開、刪除以及跨境等處理活動進行認證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不久前製定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也規定,涉及個(ge) 人信息的,應當取得個(ge) 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周輝認為(wei) ,下一步,要健全執法程序,加強不同部門間的執法協作,強化對相關(guan) 製度的落實,進一步提高個(ge) 人信息保護效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