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記者探訪:一條小清河,如何統籌水美業興?

發布時間:2023-11-14 15:4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山東(dong) 推進流域綜合治理,現代水網建設綜合效益初顯——

  為(wei) 了小清河水美業(ye) 興(xing)

  本報記者 侯琳良

  “家家泉水入清河,千裏長流到海波。”小清河源起濟南,自西向東(dong) 蜿蜒前進200多公裏,流經濱州、淄博、東(dong) 營、濰坊入海,是山東(dong) 省唯一的海陸聯運內(nei) 河河道,在全省水網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

  今年7月的一個(ge) 清晨,一聲鳴笛,“魯清101”號貨運船從(cong) 小清河濟南港主城港區出發,駛向淄博港高青港區,用時約9個(ge) 小時。斷航26年後,小清河迎來首次載貨航行。

  建設現代水網,一條小清河,如何統籌保障水安全、保護水生態、發展水經濟、改善水民生?

  係統治水,流域防洪能力大幅提升

  小清河支流眾(zhong) 多,且多是山洪型河道,一旦下雨,來水特別急。2018年、2019年連續兩(liang) 年受台風影響,小清河流域曾發生嚴(yan) 重洪澇災害,經濟損失較大。

  淄博市桓台縣水係屬於(yu) 小清河流域,素有“淄博窪地”之稱。“當年家裏積水沒過膝蓋,種的玉米全泡了,邊上工廠也全淹了,得坐船搶險。”桓台縣崔家村村民高慶孟回憶。

  “以前一下雨,心就提到嗓子眼。”走在村旁的荷花公園,高慶孟興(xing) 奮地說起變化:“現在旱能澆、澇能排,收成差不了。”

  2019年汛後,山東(dong) 省把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作為(wei) 全省頭號水利工程,投資182億(yi) 元,對幹支流、分洪道、蓄滯洪區、水庫進行全流域係統治理。

  “目前,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山東(dong) 省水利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崔培學說,小清河防洪標準全麵提升,河道過水能力大幅提高,低窪易澇區域排水能力明顯改善,沿線湖泊、蓄滯洪區調蓄作用得到加強。

  在小清河防汛會(hui) 商調度室,打開調度指揮係統,小清河流域數字化“一張圖”盡收眼底。

  “以前汛期主要靠巡河員現場手動測量水位流量數據,肉眼觀察堤壩安全情況。如今通過700多處監測點的自動測量、遠程傳(chuan) 輸,坐在調度室內(nei) 就能實時掌握全流域雨水情數據、現場視頻資料、堤防滲壓情況等,實現精準調度。”山東(dong) 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杜貞棟說。

  眼下,小清河已基本建成覆蓋主要河係、工程全要素監測的天空地一體(ti) 化感知網絡,初步搭建了流域三維數據底板,並實現以洪水預報、防洪調度為(wei) 核心的流域智慧化應用。

  建設生態廊道,環境更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小清河支流淄河水清岸綠,河畔濱河路一側(ce) 的太公湖公園遊人如織。“以前這片河水又黑又臭,現在風景優(you) 美遊客多,我們(men) 種的水果也不愁賣了!”淄博市臨(lin) 淄區堯王村村民胡守國說。

  從(cong) 上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工業(ye) 廢水和生活汙水大量湧入,小清河受到嚴(yan) 重汙染,水質不斷惡化,持續為(wei) 劣Ⅴ類水體(ti) 。

  濟南市累計關(guan) 停搬遷沿河企業(ye) 66家,取締非法“散亂(luan) 汙”企業(ye) 7190家;淄博織密市縣水網,構建“以水潤城、以景促城、以產(chan) 興(xing) 城”新格局……近年來,山東(dong) 省小清河流域各地市打響小清河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持續改善小清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據統計,小清河水質明顯提升,水生生物種類已達230種。

  博興(xing) 縣灣頭村北依小清河,盈盈清水間,蘆葦、蒲草等植物為(wei) 當地草柳編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條件,村民在家門口便能就業(ye) 。

  在小清河的源頭所在地濟南市槐蔭區,玉清湖碧波蕩漾,小清河流水潺潺,生態美景如詩如畫,吳家堡大米、洋蔥、西郊蓋韭、吳家堡白蓮藕並稱槐蔭“四寶”,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金字招牌愈發閃亮,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為(wei) 護好一泓碧水,山東(dong) 結合小清河綜合治理,對沿河底泥全麵無害化處理,降低了底泥汙染水質的風險。全麵實行河湖長製5年多來,小清河流域3580餘(yu) 名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河長與(yu) 1690餘(yu) 名民間河長形成了穩定的協調治理管護體(ti) 係。

  “結合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我們(men) 正加快構建集水係濕地、休閑遊憩、水陸交通、文化傳(chuan) 承等多要素、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小清河生態廊道。”崔培學說。

  盤活水經濟,“黃金水道”再次“通江達海”

  “我十幾歲就在小清河上捕魚了,後來斷航,捕魚船得往海裏越開越遠,大夥(huo) 都去幹別的工作了。”濰坊市壽光市羊口鎮漁民王光榮說,“咱這兒(er) 有漁民,有曬鹽工,都盼著複航後有新機會(hui) 。”

  上世紀70年代起,隨著工業(ye) 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小清河因用水無法得到保障,加之沿線貨源減少,內(nei) 河航運逐漸萎縮,直至1997年正式斷航。

  2019年底,山東(dong) 統籌防洪、航運、南水北調等需求,同步實施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與(yu) 複航工程。山東(dong) 省水利廳水利工程建設處二級調研員王昊介紹,小清河既是河道,又是航道,比如複航工程擴挖航道的棄土可用於(yu) 水利工程堤防加高培厚,既節約了成本,又加快了施工進度,實現共贏。

  曆經3年,今年7月,小清河全線複航。位於(yu) 濱州的香馳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明濤告訴記者,內(nei) 河航運運輸成本低,糧食加工大進大出,若走水運,僅(jin) 玉米一年就能節省運輸成本幾千萬(wan) 元。

  建設現代水網,流域治理好,更要把水資源調度好、利用好。2022年9月,山東(dong) 推進建立由省領導牽頭,水利、交通等9個(ge) 省直部門以及沿河5市河段河長參加的小清河流域工作協調專(zhuan) 項機製,山東(dong) 省水利廳與(yu) 沿河5市完善管理機製,加快推進小清河流域管理體(ti) 製改革,加強流域統一調度管理。

  “小清河複航,水量是基礎,更是關(guan) 鍵。在汛期和非汛期,小清河的水量大不相同。”山東(dong) 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小清河調度運行部部長李森焱介紹,“我們(men) 將在非汛期明確水量調度方案,確保通航水量。汛期統籌防汛與(yu) 通航調度,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持通航水量的持續穩定。”

  一河興(xing) ,沿岸興(xing) ,複航後的小清河,沿線規劃4個(ge) 港口11個(ge) 作業(ye) 區164個(ge) 泊位,串起濟南、濱州、淄博、東(dong) 營、濰坊五個(ge) 工業(ye) 大市。

  小清河“新生”,進一步暢通魯中“大動脈”。複航後,預計每年全線大宗貨物運量可達7960萬(wan) 噸,2000噸級船舶可由濟南港發船,直至山東(dong) 沿海及世界各地。小清河與(yu) 京杭運河連通工程方案也正在研究中,未來小清河航船有望直達長江,實現通江達海。

  不隻小清河,建水庫,通水係,固堤防,齊魯大地一項項水利工程加力提速,現代水網越織越牢。山東(dong) 省水利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黃紅光表示,山東(dong) 將推動實施“水網+”行動,大力優(you) 化省級水網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加快建設互聯互通、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融合、治理高效的省級水網先導區,努力打造國家水網建設的省域範例。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4日 第 15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