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集寧區:就業“飯碗”盈滿民生幸福

發布時間:2023-11-15 14:37: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來,烏(wu) 蘭(lan) 察布市集寧區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為(wei) 目標,提升培訓質量,推動穩崗減負,全力兜牢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底線,讓群眾(zhong) 端穩就業(ye) “飯碗”,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力資源要素保障。

  零工市場保就業(ye)

  一大早,集寧區常青零工市場內(nei) 人頭攢動,每天都有近百名農(nong) 民工在這裏找營生。今年66歲的退役軍(jun) 人鍾輝,早在1992年就拎著工具來到集寧區“闖江湖”。“以前都是‘站橋頭’,自從(cong) 有了零工市場,我們(men) 也有了固定的求職場所。”鍾輝說。30年來,鍾輝從(cong) 農(nong) 村融入城市、從(cong) “站橋頭”走進就業(ye) 大廳,零工市場帶來的不僅(jin) 僅(jin) 是生活保障,更多的是讓他找工作有了門路、更好地融入這座城市。

  像鍾輝這樣外來務工人員在集寧區有很多。今年以來,集寧區通過提供公共就業(ye) 服務,為(wei) 求職人員和用工單位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平台,加大就業(ye) 困難群體(ti) 援助力度,全方位、“點對點”提供就業(ye) 崗位,讓群眾(zhong) 實現穩定就業(ye) 。截至目前,城鎮新增就業(ye) 人數1350人,城鎮失業(ye) 人員再就業(ye) 540人,就業(ye) 困難人員實現就業(ye) 459人,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17434人,實現了零就業(ye) 家庭動態為(wei) 零的目標。

  “我們(men) 依托常青、天橋兩(liang) 個(ge) 零工市場,深度挖掘就業(ye) 市場潛力,實現線上線下齊頭並進,為(wei) 用工者和務工者建立最優(you) 的就業(ye) 資源配置體(ti) 係。”集寧區勞動就業(ye) 服務中心常青零工市場工作人員張曉兵說。

  技能幫扶促就業(ye)

  在集寧區虎山東(dong) 路虎山雅園小區,有一家名叫“河南燴麵”的店鋪,進店吃過飯的人都會(hui) 發現這裏的幫廚大都是聾啞人。

  在開放式的廚房內(nei) ,正忙著製作麵條的許偉(wei) 師傅,由於(yu) 天生聾啞,從(cong) 沒上過學,甚至連標準手語都沒學過,一直封閉在無聲的世界裏,更沒想過幹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前段時間,經人介紹,得知“河南燴麵”餐館可以為(wei) 聾啞人提供就業(ye) 崗位,他就過來試試。麵館老板張聰得知許偉(wei) 的具體(ti) 情況後,決(jue) 定把他留下了。

  “聾啞人心裏苦,思想上比較自卑,擔心被別人看不起。我會(hui) 一些手語,經常和他們(men) 交流。”麵館老板張聰說。麵館仿佛是一個(ge) 治愈殘疾人心靈的港灣,顧客的理解,給了店員們(men) 最大的善意。老板張聰又經常開導他們(men) ,幫助他們(men) 樹立信心。漸漸地,他們(men) 也變得樂(le) 觀豁達起來。

  據了解,這家麵館是烏(wu) 蘭(lan) 察布市大諾助殘圓夢服務中心的一個(ge) 項目。該中心現有“喜憨兒(er) 洗車中心”“中醫心靈盲人按摩” “無聲的蛋糕房” “融愛花藝”和“感恩膳食”等多個(ge) 助殘服務項目,已為(wei) 30多名殘障人士、16名低保戶提供就業(ye) 崗位,幫助殘障人士以及就業(ye) 困難群體(ti) 實現就業(ye) 夢想。

  訂單培訓穩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殘疾人、大齡失業(ye) 人員是重點就業(ye) 群體(ti) ,根據就業(ye) 創業(ye) 需求,集寧區通過分類施策、綜合運用市場化手段和政府托底幫扶手段,有針對性地推送崗位、推薦就業(ye) ,做好個(ge) 性化就業(ye) 指導幫助,為(wei) 重點群體(ti) 提供多樣化就業(ye) 崗位。截至目前,公益性崗位安置218人。

  今年47歲的馬豔霞,通過參加就業(ye) 部門組織的民族手工藝製作職業(ye) 技能培訓,不僅(jin) 掌握了民族手工藝製作技能,還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這幾年一直在家裏帶孩子,不方便出去工作。後來,在網上看到有個(ge) 免費就業(ye) 培訓,我就參加了。經過培訓,現在當上了助教,收入也比較穩定,時間也自由,我特別滿意。”馬豔霞說。

  馬豔霞享受的暖心服務是集寧區幫扶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牢牢端穩“飯碗”的一個(ge) 縮影。集寧區對於(yu) 沒有一技之長的失業(ye) 人員,進行免費“訂單式”職業(ye) 技能培訓,企業(ye) 要什麽(me) ,就組織培訓什麽(me) ,合格人員可以坐上“就業(ye) 直通車”,直接與(yu) 用工企業(ye) 對接。低學曆、低技能是求職者的“絆腳石”,對於(yu) 農(nong) 民工、低收入就業(ye) 困難群體(ti) ,集寧區依托“蒙速辦”APP設立的零工市場模塊,登記用工信息及求職需求,讓更多的企業(ye) 用工、家庭臨(lin) 時用工、零散務工人員實現求職精準化、便利化。

  站在新起點,集寧區將繼續聚焦百姓的期待,精準實施就業(ye) 創業(ye) 措施,通過建機製、穩崗位、拓渠道、保重點、兜底線、強培訓、優(you) 服務等係列舉(ju) 措,讓就業(ye) “飯碗”盈滿民生溫度。(記者 郭奇男 集寧區融媒體(ti) 中心記者 諾琪 美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