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這五年:上海龍頭高昂,蘇浙皖各揚所長
11月28日,張江科學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觀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
C919大型客機、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通用人形機器人GR—1……諸多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成果亮相。
就在半年前——5月28日,國產(chan) 大飛機C919從(cong) 上海虹橋機場起飛,順利降落北京首都機場,穿過象征民航最高禮儀(yi) 的“水門”,完成商業(ye) 載客首航。
這次載入史冊(ce) 的飛行亦是對長三角地區製造業(ye) 實力的綜合檢驗:C919總裝所需約10%的零部件、50%的鋁材和50%的複合材料結構件是“鎮江製造”;浙江的一家公司提供空氣衝(chong) 壓渦輪發電機艙門……上海、合肥、杭州、蘇州、鎮江等長三角城市攜手強鏈補鏈延鏈,共圓中國人的“大飛機夢”。
作為(wei) 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三角三省一市肩負著重大使命。
2018年11月,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曆史關(guan) 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宣布,“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並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
古諺語,“蘇湖熟,天下足。”而今的長三角地區不僅(jin) 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還是經濟總量密集之地。2022年,三省一市GDP合計達29.03萬(wan) 億(yi) 元,約占全國總量的24%。
2023年11月30日,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統籌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統籌龍頭帶動和各揚所長,統籌硬件聯通和機製協同,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
上海,是長三角的“龍頭”城市,而長三角,是長江流域乃至中國的經濟“龍頭”。如何統籌龍頭帶動和各揚所長?
這五年裏,滬蘇浙皖合力書(shu) 寫(xie) 著一篇大文章。
從(cong) 這裏看到握指成拳、高質量發展的中國
“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寄予厚望。
上海,全力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ge) 中心”建設;
製造業(ye) 強省江蘇,全國百強縣、百強區數量撐起一個(ge) “蘇大強”;
民營經濟大省浙江,互聯網產(chan) 業(ye) 與(yu) 數字經濟高歌猛進;
安徽,厚植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不斷擦亮高科技產(chan) 業(ye) 地標,“最牛風投城市”合肥正在打造產(chan) 投新風向……
三省一市握指成拳,從(cong) 長三角一隅便能看到中國經濟活力強勁。
近年來,上海期貨交易所見證著以“上海金”“上海銅”等為(wei) 代表的“上海價(jia) 格”持續釋放國際影響力;上海技術交易所成立30年來,見證了中國技術要素市場從(cong) 稚嫩走向成熟,從(cong) 探索走向創新;2021年11月成立的上海數據交易所,麵向全球,開展大數據綜合交易,今年數據交易額預計突破10億(yi) 元。
帶著各類生產(chan) 要素在長三角乃至全國流通,我們(men) 從(cong) 一條連接長三角9座城市的高速公路出發,一睹三省一市產(chan) 業(ye) 發展的深度融合。
2016年年初,鬆江區對G60高速公路沿線產(chan) 業(ye) 布局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後,沿著這條高速公路推動長三角地區分工協作,把產(chan) 業(ye) 鏈規模做大。如今的G60科創走廊已覆蓋上海、合肥、蕪湖、宣城、湖州、蘇州、嘉興(xing) 、杭州、金華9座長三角城市,九城貢獻了全國1/15的GDP。
浙江,與(yu) 上海、江蘇、安徽通力合作,牽頭組建長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聯盟,2022年三省一市相互間技術合同輸出2.5萬(wan) 餘(yu) 項,浙江與(yu) 滬蘇皖技術交易額達858億(yi) 元;牽頭共建數字長三角,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安徽合肥高新區,遠近聞名的“量子大道”,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幹線”、首台光量子計算機的誕生地。
在國盾量子科技園,合肥量子城域網總控製中心大屏上,8個(ge) 核心網站點、159個(ge) 接入網站點輻射的光波,織就一張覆蓋合肥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成為(wei) 國盾量子堅持自主可控、壯大產(chan) 業(ye) 生態的縮影。
從(cong) “四葉草”迎風綻放,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裏爭(zheng) 分奪秒,數字西湖一鍵導遊,巢湖之濱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等高精尖技術讓人目不暇接……
長三角,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的戰略地位舉(ju) 足輕重。
從(cong) 這裏看到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中國
作為(wei) 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向來不乏敢為(wei) 人先的基因和勇氣。
從(cong) 上世紀70年代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大包幹”,到90年代的浦東(dong) 開發開放,再到10年前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起航……長三角始終在引領改革風氣,做國家的開路先鋒。
2013年9月,我國首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成立。這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國內(nei) 外發展大勢出發,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ju) 措。
2017年4月,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2019年8月,江蘇自貿試驗區設立;2020年9月,安徽自貿試驗區正式揭牌……10年間,黨(dang) 中央先後設立21個(ge) 自貿試驗區,全國“百花齊放”,形成了覆蓋東(dong) 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nei) 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數據顯示,10年來,自貿試驗區累計總結提煉形成302項製度創新成果向全國複製推廣。2022年,全國21家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麵積,貢獻了占全國18.1%的外商投資和17.9%的進出口貿易,今年上半年又提升到18.4%和18.6%。
“長三角區域要積極推進高層次協同開放。”此次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開放問題。
一個(ge) 月前,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154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齊聚上海,289家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攜手而來。
深化雙向開放,進博會(hui) 為(wei) 長三角一體(ti) 化注入活力與(yu) 動力,借力進博會(hui) ,滬蘇浙皖攜手共進,讓中國“朋友圈”持續擴大。
第六屆進博會(hui) 首日,蘇州交易分團已實現意向成交金額13.99億(yi) 美元,超過去年總意向成交額;浙江交易團進口采購集中簽約式上,達成意向成交154.2億(yi) 元;投資安徽行(上海)懇談會(hui) 促成簽約項目27個(ge) ,投資總額約327億(yi) 元……長三角地區G60科創走廊9個(ge) 城市更是牽手集中簽約,聯合采購,跨區合作,不斷增強一體(ti) 化發展動能。
連續6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這裏舉(ju) 行,世界最先進AI技術成果、全球“最強大腦”齊聚長三角,智聯世界,引領未來。
積極推進高層次協同開放,上海正以實際行動不斷展示中國擔當和上海風采。攜手蘇浙皖,在開放的舞台上相向而行。一組數據可窺一斑:2022年,長三角地區進出口總額達15.1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比重35.8%。
從(cong) 這裏看到人民至上、持續推進共同富裕的中國
“在推進共同富裕上先行示範,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長三角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2019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楊浦濱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重要理念。
“人民”二字,重若千鈞。
近年來,上海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優(you) 質的供給服務人民,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中國最早的機器造紙廠、中國最早的自來水廠……擁有中國近代工業(ye) 眾(zhong) 多“之最”的楊浦濱江,帶著新時代賦予它的期望還江於(yu) 民,從(cong) “工業(ye) 鏽帶”轉身為(wei) “生活秀帶”,成為(wei) 一張嶄新名片。
放眼長三角,紮實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共建美好家園如火如荼。
江蘇南京,位於(yu) 鼓樓中心片區的陶穀新村剛剛進行了城市更新,600多名周邊居民、商戶一起參與(yu) 到方案設計中。更新後的陶穀新村漫步其中,一旁流連上海路的繁華熱鬧,一側(ce) 又沉醉於(yu) 高校的書(shu) 香氣,充分感受這條既有文藝範、又有煙火氣的主城老街巷。
浙江杭州,去年以來上城區以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為(wei) 出發點,全域打造具有杭州韻味和上城辨識度的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品牌——“幸福鄰裏坊”社區共富綜合體(ti) 。目前97個(ge) 舊改項目開工,老百姓“家門口的幸福”指日可待。
安徽蕪湖,軌道交通站點150米範圍內(nei) 均實現了公交接駁,公共交通站點300米範圍內(nei) ,公共自行車覆蓋率達98.7%。行走在蕪湖城區,一台台“綠牌”新能源公交駛過,為(wei) 人民城市建設增“綠”添彩。
……
從(cong) 上海興(xing) 業(ye) 路76號黨(dang) 的一大會(hui) 址,到浙江嘉興(xing) 南湖上的紅船,長三角地區見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誕生,見證了中國曆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曆經百年,長三角經濟持續發揮引領作用,成為(wei) 全國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科技協同創新不斷加快,成為(wei) 創新發展新高地;高鐵成網,滬蘇浙皖越來越多“雙城”變“同城”;“一網通辦”全覆蓋,41個(ge) 城市實現37類高頻電子證照共享互認;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攜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次座談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寄望長三角“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共下一盤棋,同譜協奏曲。眺望未來,長三角重任在肩——立足一體(ti) 化、高質量,龍頭引領、攜手前行,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共擔新使命、共赴新目標。(唐小麗(li) 、馬作鵬、馬曉波、康夢琦、方彭依夢、汪瑞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