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
自治區黨(dang) 委十一屆七次全會(hui) 暨全區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民生所向,施政所望。針對如何抓實落細自治區黨(dang) 委十一屆七次全會(hui) 暨全區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記者采訪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黨(dang) 組成員、社會(hui) 保險事業(ye) 服務中心主任趙永剛,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氣熱力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楊傑,內(nei) 蒙古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社會(hui) 發展研究處處長曹永萍。
“今年全區各級社會(hui) 保險經辦機構將深入貫徹落實會(hui) 議精神,以‘社會(hui) 保障改革提質工程’為(wei) 抓手,確保各項社會(hui) 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防範化解經辦風險,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社會(hui) 保險經辦事業(ye) 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趙永剛說,要堅守保發放底線,確保各項社會(hui) 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要推動實現基本養(yang) 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繼續開展擴麵專(zhuan) 項行動,強化部門間數據共享,實施精準擴麵;要大力實施數據稽核,推動跨業(ye) 務、跨部門數據共享比對常態化、實時化、機製化。健全政策、經辦、信息、監管“四位一體(ti) ”的基金風險防控體(ti) 係,規範經辦崗位權限設置;要加快推動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國家社會(hui) 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健全跨地區、跨層級業(ye) 務協同和跟蹤督辦機製,並在全區推廣社保業(ye) 務“同審統辦”工作,持續優(you) 化業(ye) 務推送規則,推動各盟市統籌區內(nei) 業(ye) 務負載更均衡,提升服務效率。
民生實事是暖心工程,是檢驗發展成就的試金石。
全會(hui) 強調,要實施好對全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撐性、牽引性、撬動性作用的“六個(ge) 工程”,其中第三個(ge) 工程是溫暖工程。要求把徹底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供暖問題作為(wei) 要事緊事,加大投入力度,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探索新型智慧供熱采暖模式,堅決(jue) 把暖供足供好,決(jue) 不能讓老百姓挨凍。高度重視、全力解決(jue) 當前供暖中的突出問題,保障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2023年11月16日,經過9個(ge) 多月苦戰,由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氣熱力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全球輸熱距離最長、單體(ti) 供熱管徑最大、施工進度最快、質量管控挑戰最大、供熱能力最大的熱電聯產(chan) 供熱工程勝利完工,陸續並入呼和浩特市區配套的熱網正式投運,滾滾暖流從(cong) 全球最大的托克托火電廠噴湧而出,匯入首府城區,為(wei) 青城市民再添暖流。
“大唐托克托電廠生產(chan) 中的大量餘(yu) 熱自身無法有效利用,我們(men) 實施了大唐托電引熱入呼工程,通過敷設供熱管網,將電廠餘(yu) 熱引入呼和浩特市區進行供熱,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呼和浩特清潔熱源不足的問題,為(wei) 全市改善供熱質量、鍋爐拆並、散煤治理、新增用戶等提供熱源保障。”楊傑介紹,大唐托電引熱入呼工程總投資約70億(yi) 元。項目主要建設托克托電廠至班定營隔壓換熱站68.4公裏長輸管網和市區36.4公裏配套管網,以及2座中繼泵站、1座隔壓換熱站。隨著該項目的落地,2024年可為(wei) 呼和浩特市提供5300萬(wan) 平方米熱電聯產(chan) 清潔熱源,市區內(nei) 燃煤鍋爐將被全部替代,實現清潔供熱全覆蓋。
如何把民生實事做得更接地氣、更貼民意、更聚民心?
曹永萍認為(wei) ,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讓群眾(zhong) 滿意的民生答卷,一是要聚焦發展所需、群眾(zhong) 所盼,始終把民生“關(guan) 鍵小事”當成工作“頭等大事”,牢固樹立真抓實幹的鮮明導向,精細組織、全力實施好各類民生項目,確保件件辦好、件件見效。二是要明確主體(ti) 責任,各地區各部門“一把手”要強化問題導向,親(qin) 自上手去抓;加強跨部門協調,形成合力,迅速拿出方案,積極爭(zheng) 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三是要建立完善嚴(yan) 格的監督評估機製,加強對民生工程質量和進度的監督評估,確保工程的實施效果,同時建立完善的長效反饋機製,及時妥善地響應群眾(zhong) 提出的訴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起點。新時代新征程,內(nei) 蒙古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從(cong) 人民利益出發,為(wei) 人民服務,用實實在在的舉(ju) 措夯實民生福祉,在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書(shu) 寫(xie) 溫暖民生篇章。(記者 梅剛 鄭學良 趙曦 李永桃 王文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