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恢複與人工修複相輔相成(美麗中國·欣欣向榮)
當清退濕地養(yang) 殖、清理外來物種後,福建省福州市濱海新城海岸帶修複的主導權便被交給了自然。原本被魚塘分割的水係恢複連通後,大自然展現了強大的自我恢複能力——水質越來越清、越來越淨。福州東(dong) 湖濕地修複一年後,植被數量由74科166屬202種增加至80科176屬221種,記錄的鳥類總數和多樣性指數也分別增加了22.8%和13.6%。這是綜合運用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兩(liang) 種手段推動生態保護修複的典型案例。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述了新征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ge) 重大關(guan) 係”,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的關(guan) 係”。
當生態明顯退化時,及時開展人工修複是可行且必要的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麵啟動。11.1萬(wan) 艘漁船、23.1萬(wan) 名漁民退捕上岸,將河湖還給自然,萬(wan) 裏長江得以休養(yang) 生息。如今,江豚群體(ti) 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赤水河魚類資源量達到禁捕前的1.95倍……
事實證明,當我們(men) 還自然以和諧寧靜,自然就會(hui) 還我們(men) 一片蓬勃生機。
自然生態係統是一個(ge) 有機生命軀體(ti) ,有其自身發展演化的客觀規律,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淨化、自我恢複的能力。治愈人類對大自然的傷(shang) 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順應自然,給大自然休養(yang) 生息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依靠自然的力量恢複生態係統平衡。
但自然恢複也有著局限和極限,當生態係統受到嚴(yan) 重損害或者破壞時,僅(jin) 依靠自然的力量往往難以奏效。這就對人工修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我們(men) 留下了積極作為(wei)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廣闊天地。
河南三門峽,小秦嶺深處,是“萬(wan) 畝(mu) 礦山修複”的重要區域。為(wei) 抹去幾年前20多萬(wan) 人“淘金”留下的山體(ti) 傷(shang) 痕,三門峽市打響轟轟烈烈的生態保衛戰,封坑口,拆設施,清運礦渣,植樹種草……如今,老鴉岔金礦“1770坑口”下原本300多米長、40多米高的礦渣渣坡已顯著降低,層層坡麵覆蓋綠樹、草叢(cong) ,山泉、河水清清流淌,林麝、鬆鼠等野生動物屢現山間。
實踐證明,當生態明顯退化時,及時開展人工修複是可行且必要的。
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如今的賀蘭(lan) 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岩羊不再居於(yu) 深山,而是在山林間時常出見,雪豹、豹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也頻繁“留影”。然而,曆史上受放牧和礦山開采等大範圍、高強度的人類活動幹擾,賀蘭(lan) 山生態係統一度十分脆弱。
近年來,賀蘭(lan) 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積極消除礦山開采等人類幹擾,實施生態保護修複工程,修複與(yu) 拓展生態廊道等,並在生態修複中注重發揮自然的力量,在人工和自然的雙重作用下,賀蘭(lan) 山再度煥發生機與(yu) 活力。
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都是對已經受損或退化的生態係統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生態保護修複手段,二者既有所長亦有所短。人工修複的優(you) 點是可在短期內(nei) 促進和恢複自然生機,缺點是成本高,修複後的生態係統抗幹擾能力弱,穩定性與(yu) 適應性較自然生態係統差。相比之下,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複生態,成本低,恢複後的生態係統結構與(yu) 功能更穩定,但周期長、見效慢,難以恢複結構受損嚴(yan) 重的生態係統。
因此,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實施人工修複時,要注重發揮大自然的力量,不斷提升生態係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在采取自然恢複的手段時,也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加快生態係統恢複進程。
新時代以來,統籌運用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兩(liang) 種手段被越來越多地寫(xie) 進法律與(yu) 政策。森林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以自然恢複為(wei) 主、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相結合的措施,科學保護修複森林生態係統。長江保護法規定,國家對長江流域生態係統實行自然恢複為(wei) 主、自然恢複與(yu) 人工修複相結合的係統治理。這些都從(cong) 頂層設計上為(wei) 推進自然恢複與(yu) 人工修複提供了法製保障。
積極探索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有機統一起來,因地因時製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複的最佳解決(jue) 方案。
烏(wu) 梁素海位於(yu) 黃河“幾字彎”,當地在消除不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切斷點源汙染的基礎上,讓自然多做功,將流域生態係統治理與(yu) 綠色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被譽為(wei) “長江之腎”的洞庭湖當地鐵腕治汙,清理“私家湖泊”矮圍、電魚等掠奪式“開發”,讓自然休養(yang) 生息,加快發展環湖可持續經濟社會(hui) 發展圈……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經濟、社會(hui) 條件千差萬(wan) 別,生態保護修複不能搞“一刀切”,必須以正確處理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的關(guan) 係為(wei) 基礎,結合自身特點探尋適宜的治理路徑。
對於(yu) 嚴(yan) 重透支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農(nong) 田等生態係統,要嚴(yan) 格推行禁牧休牧、禁伐限伐、禁漁休漁、休耕輪作。對於(yu) 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生態退化突出問題,要堅持以自然恢複為(wei) 主、輔以必要的人工修複,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宜荒則荒。對於(yu) 生態係統受損嚴(yan) 重、依靠自身難以恢複的區域,則要主動采取科學的人工修複措施,加快生態係統恢複進程。城市特別是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市群,要積極探索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讓城市更加美麗(li) 宜居。
未來5年是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生態保護修複工作必須繼續堅持因地因時製宜、分區分類施策,統籌各方力量,不斷優(you) 化各項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增強措施間的關(guan) 聯性和耦合性。以尊重自然的智慧、久久為(wei) 功的韌性,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路徑,讓中國青山常在、碧水長流、空氣常新。
(作者單位: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1月09日 第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