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比起“快手”棋,新能源汽車產業更需要這招“妙手”

發布時間:2024-01-11 14:31:00來源: 大眾新聞客戶端

  在省政府新聞辦1月8日舉(ju) 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汽車大省山東(dong) 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小目標”:通過實施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5567”提升工程,山東(dong) 將進一步推動該產(chan) 業(ye) 提質擴量,力爭(zheng) 到2025年產(chan) 量達到100萬(wan) 輛左右,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5000億(yi) 元,加速產(chan) 業(ye) 從(cong) 蓄力期轉向爆發期。

  去年末至今,“新三樣”成為(wei) 製造業(ye) 與(yu) 外貿領域的熱門詞匯,而同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相比,新能源汽車直接與(yu) 終端消費相聯係,是“新三樣”中最受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領域。以去年7月第20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下線為(wei) 標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值此難得機遇,山東(dong) 想實現換道超車、後發趕超,必須增強緊迫感、下好“快手”棋。但更重要的,還是下好能一子落而滿盤活的“妙手”棋。補齊技術短板,回歸發展本質,正是這招“妙手”。

  當前,“以價(jia) 換量”陷入焦灼期,技術見長的車企將進入“主場”作戰。先來看兩(liang) 則消息。去年12月以來,國內(nei) 已有十餘(yu) 家車企先後宣布降價(jia) 舉(ju) 措,雖與(yu) 年末促銷相關(guan) ,但實際上,這種價(jia) 格“內(nei) 卷”貫穿去年全年,是各車企鞏固地位、打壓競品的一個(ge) 重要手段。另一則消息則是,去年底該行業(ye) 最重要的原料之一碳酸鋰價(jia) 格出現大幅下跌,由此帶動整車成本進一步降低。整車成本下降,意味著“規模經濟”的實現——一直以來,因先進技術做不到量產(chan) ,無法攤薄研發和前期投入成本,以技術見長的車企競爭(zheng) 優(you) 勢並不明顯。但接下來,他們(men) 將有比普通車企更高的話語權和定價(jia) 權,並可通過持續的創新獲得持久的利潤來源,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將出現“馬太效應”,而過往單純“以價(jia) 換量”的企業(ye) 則將陷入困局。

  跨國車企入局,也在加速新能源汽車回歸核心技術引領的產(chan) 業(ye) 發展本質。去年7月,大眾(zhong) 汽車入股小鵬汽車;10月,Stellantis集團成為(wei) 零跑汽車重要股東(dong) ……如果說燃油車時代跨國車企與(yu) 中國企業(ye) 合作往往是單向技術輸出,如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則更多是技術互補、深度合作。長期以來,跨國車企憑借出色的使用體(ti) 驗已構建形成行業(ye) 生態和用戶黏性,通過強強聯合,必將獲得進一步的成長機會(hui) 。這也意味著其他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將進一步白熱化,如無標誌性創新技術突破“快速應變”,將很可能完全失去崛起的機遇。

  應意識到,新能源汽車作為(wei) “新三樣”代表,唯有貫徹高端化導向才可致勝,尤其是在全國各地正普遍瞄準“新三樣”上馬項目,甚至開始出現以超常規手段進行“內(nei) 卷式”招商的背景下。據了解,目前山東(dong) 主要是在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研發製造以及車用芯片、基礎軟件、新體(ti) 係動力電池等關(guan) 鍵技術配套上存在短板,當中多數也是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麵臨(lin) 的普遍短板。而隨著國內(nei) 頭部企業(ye) 的陸續引進、重大項目快速布局、產(chan) 業(ye) 配套體(ti) 係不斷完善,山東(dong)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著眾(zhong) 多利好。這個(ge) 時候,若能集中有限資源,在科研、量產(chan) 、市場等關(guan) 鍵領域支持企業(ye) 攻克難題,以製度優(you) 勢成就技術優(you) 勢,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創新引擎就能在山東(dong) 率先高速運轉起來。

  一方麵,要做好政策激勵,積極推進產(chan) 學研融合、政企銀合作,瞄準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加大相關(guan) 方向研發支持力度。另一方麵,更要發揮省重大創新工程項目牽引作用,激活企業(ye) 自主創新內(nei) 生動力,通過“揭榜掛帥”“技術總師負責製”“軍(jun) 令狀”等方式,探索技術攻關(guan) 的“山東(dong) 路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這個(ge) 中國製造從(cong) “老三樣”向“新三樣”迭代升級的過程中,山東(dong) 就一定能貢獻出更多智慧和方案。(付玉婷 齊淮東(dong) )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