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長豐瓜果為何那麽火?
歲末年初,正是草莓上市的好時候。
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各大超市、菜市場,紅彤彤的“長豐(feng) 紅玉”草莓牢牢占據水果區“C位”。而在粗糧瓜果區域,好看好吃的貝貝南瓜也成了最熱銷的農(nong) 產(chan) 品。
草莓、南瓜,越來越多帶有長豐(feng) 基因的瓜果蔬菜走紅出圈。其背後,是長豐(feng) 縣以市場化、產(chan) 業(ye) 化思維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為(wei) 農(nong) 業(ye) 強縣蓄勢賦能。
長豐(feng) 草莓新品種“粉玉”。人民網 胡雨鬆攝
一顆小草莓,帶動大產(chan) 業(ye)
進入臘月,清早的氣溫常在冰點上下徘徊。
即使大棚外冷風呼嘯,走進位於(yu) 合肥市長豐(feng) 縣羅塘鄉(xiang) 的安徽省草莓種質資源圃內(nei) ,溫暖潮濕的空氣,還是瞬間在眼鏡片上敷上一層薄薄的霧氣。向大棚內(nei) 望去,長長的超高壟上,一株株大小各異、顏色不一的草莓正在經曆從(cong) 幼苗到開花、結果的繁育全過程。
紅顏,是消費者口中長得最“標準”的草莓,果皮紅亮平整、個(ge) 頭大果香味十足;黑珍珠,是今年冬天最受歡迎的新品之一,果實顏色偏暗紅,吃起來像水果糖……種質資源圃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232種草莓,其中最為(wei) 知名的,還是長豐(feng) 土生土長的“長豐(feng) 紅玉”。
“‘長豐(feng) 紅玉’在資源圃內(nei) 研製時間超過八年,無論是口感還是外觀,比最初都有明顯提升。” 長豐(feng) 縣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何豔介紹,良好的口感也讓“長豐(feng) 紅玉”獲得了市場認可,目前該品種正在全縣範圍內(nei) 進行推廣。
除了研究草莓種質資源,資源圃也對草莓的種植方式進行改良,超高壟栽培就是近兩(liang) 年流行的新技術,草莓種在約80厘米高的地壟上,不僅(jin) 提高草莓品質,還讓管理和采摘變得更輕鬆。“現在不少草莓種植大戶除了批發草莓,也在經營草莓采摘,超高壟栽培不僅(jin) 可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還能讓遊客在草莓采摘時更加方便。”何豔說。
目前,“小草莓”已經成為(wei) 帶動長豐(feng) 縣農(nong) 民致富增收的“金果子”,長豐(feng) 縣草莓種植麵積達到21萬(wan) 畝(mu) ,產(chan) 量超過35萬(wan) 噸,草莓產(chan) 業(ye) 直接間接輻射帶動36萬(wan) 人就業(ye) ,成為(wei) 長豐(feng) 縣農(nong) 業(ye) 的“金字招牌”。
江淮園藝檢測實驗室內(nei) 存放的脫毒種苗。人民網 胡雨鬆攝
一粒南瓜種,孕育新希望
“走,今天食堂又要嚐新了。”
臨(lin) 近中午,戴喬(qiao) 玲拉著同事直奔食堂。這一天,又一個(ge) 由江淮園藝研製培育的新品種南瓜登上食堂“今日菜單”。按照慣例,每當有新品種瓜果蔬菜亮相,公司都要先邀請員工飽餐一頓,從(cong) 色香味等角度進行打分。
市場中熱銷的貝貝南瓜,就是安徽江淮園藝種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得意之作。“南瓜育種是我們(men) 優(you) 勢項目,貝貝南瓜‘貝栗4號’目前已占到全國80%的市場份額,在安徽宿州、內(nei) 蒙古烏(wu) 蘭(lan) 察布、江西贛州等地都有很好的種植效果。”戴喬(qiao) 玲介紹,江淮園藝目前儲(chu) 備有1800多份種質資源,通過20多年選育優(you) 化,已推出近300個(ge) 優(you) 良果蔬品種。
對農(nong) 業(ye) 發展來說,種子是事關(guan) 高產(chan) 、穩產(chan) 、高效的“芯片”。在安徽江淮園藝種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農(nong) 研檢測中心,南瓜、辣椒、甜瓜等農(nong) 作物種子經曆催芽、基因檢測、“解碼”等步驟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會(hui) 根據種植地區的氣候、土壤甚至居民購買(mai) 力等條件,對種子基因進行“編輯”,雜交出最適宜種植的品種。
“橘生淮南則為(wei) 橘,生於(yu) 淮北則為(wei) 枳,種業(ye) 研究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讓每一粒種子都有價(jia) 值。”胡宗偉(wei) 在江淮園藝農(nong) 研檢測中心工作多年,聊起種子檢測、培育,他打開話匣子,“櫃子裏擺著的都是甘薯脫毒苗,現在還是幼苗,‘打疫苗’脫毒後再返田種植,抗病性、口感、畝(mu) 產(chan) 都能再上一個(ge) 台階。”胡宗偉(wei) 說。
在長豐(feng) 縣政府的牽線下,江淮園藝還與(yu) 吳山鎮橋衝(chong) 村展開“村企聯建”,小種子的作用得到無限放大。“與(yu) 江淮園藝種業(ye) 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聯建共建後,我們(men) 共同爭(zheng) 取項目資金建設連棟大棚,明年還計劃投資2800萬(wan) 元,建設合肥種業(ye) 之都長豐(feng) 瓜菜育種創新中心項目,預計輻射帶動群眾(zhong) 就業(ye) 超500人,增加集體(ti) 經濟收益超80萬(wan) 元,間接創造社會(hui) 價(jia) 值3億(yi) 元以上。”吳山鎮橋衝(chong)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銳介紹道。
江淮園藝的實驗室內(nei) ,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品種驗證實驗。人民網 胡雨鬆攝
一塊標準田,助經濟騰飛
田成方、渠成網、溝相連……緊鄰長豐(feng) 縣羅塘鄉(xiang) 壁城村部的是一塊廣闊的麥田。元旦過後,安徽省農(nong) 墾集團安排了無人機對這塊農(nong) 田進行施肥,冬麥新芽層層冒出,長勢喜人。
2022年,在羅塘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的帶領下,壁城村借助蒙城北路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將農(nong) 田和原本拋荒的土地進行集中連片打造,修建農(nong) 田水利、田間機耕道、進行土壤改良,全麵改善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安徽省農(nong) 墾集團流轉土地5000餘(yu) 畝(mu) 用於(yu) 發展種植業(ye) ,昔日的拋荒地變身為(wei) “糧倉(cang) ”。
長豐(feng) 縣草莓種質資源圃匯合種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草莓品種。人民網 胡雨鬆攝
“壁城村充分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采用‘黨(dang) 建+合作社+村集體(ti) ’模式,輪作種植高粱小麥,實現一年兩(liang) 季種植,高粱每年6月上旬播種,10月上旬收割,每年10月下旬種植小麥,來年5月中旬收割,不僅(jin) 實現土地全年有收成,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帶動周邊村民就業(ye) ,也成就了萬(wan) 畝(mu) 農(nong) 田一年四季好風光。”壁城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姚文東(dong) 屈指一算,村民經過土地流轉,每畝(mu) 地每年能獲得500元的租金收入,而村集體(ti) 僅(jin) 靠午季高粱種植,就能獲得超過20萬(wan) 元的純利潤收入,“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好之後,村民和村集體(ti) 的腰包都鼓了起來。”姚文東(dong) 笑著說。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長豐(feng) 縣已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100.6萬(wan) 畝(mu) ,畝(mu) 均提高糧食綜合產(chan) 能100公斤左右,糧食穩產(chan) 65萬(wan) 噸,實現高產(chan) 穩產(chan) 。
長豐(feng) 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4年,長豐(feng) 縣將繼續用市場化、數字化思維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以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縣創建為(wei) 引領,抓住種子、耕地“兩(liang) 大要害”,推動大田作物、草莓、碧根果、奶業(ye) 、稻蝦5條全產(chan) 業(ye) 鏈,以“農(nong) 業(ye) 強縣”為(wei) 抓手,打造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縣的長豐(feng) 樣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