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江蘇下一個萬億之城?
江蘇目前有5個(ge) 萬(wan) 億(yi) 城市,“蘇A”南京、“蘇B”無錫、“蘇D”常州、“蘇E”蘇州、“蘇F”南通都是萬(wan) 億(yi) 之城,中間唯獨缺少了“蘇C”徐州。徐州,會(hui) 成為(wei) 江蘇下一個(ge) 萬(wan) 億(yi) 之城嗎?
作為(wei) 曾經的資源型、重工業(ye) 城市,近年來徐州一直在發展中尋求突破。經過多年努力,新型工業(ye) 化、樞紐型經濟雙輪驅動,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互為(wei) 支撐,為(wei) 徐州經濟注入不竭動力,其經濟總量分別於(yu) 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突破5000億(yi) 元、6000億(yi) 元、7000億(yi) 元、8000億(yi) 元,每兩(liang) 年躍上一個(ge) 千億(yi) 級台階。2023年徐州實現GDP8900.44億(yi) 元、增長7.1%,2024年計劃增長6%以上。
2021年,徐州喊出“2025年GDP力爭(zheng) 破萬(wan) 億(yi) ”的口號。在2023年徐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徐州再次明確,錨定“十四五”躋身萬(wan) 億(yi) 級城市行列不動搖。在今年新春第一會(hui) 上,徐州市委書(shu) 記宋樂(le) 偉(wei) 再次強調,徐州要打造全國有地位、全球有影響的製造業(ye) 強市,除了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外,還要聚焦打造“343”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和“5+X”未來產(chan) 業(ye) 體(ti) 係,圍繞“補鏈、延鏈、強鏈”,不斷推動十大產(chan) 業(ye) 集群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到2025年確保工業(ye) 規模過萬(wan) 億(yi) 、製造業(ye) 占比明顯提升。
目標已定,徐州要怎麽(me) 做?
招商引資,產(chan) 業(ye) 強市的重要引擎
招商引資是新型工業(ye) 化的重要引擎,是建設產(chan) 業(ye) 強市的基礎支撐。新年伊始,徐州就把招商引資作為(wei) 重中之重,以時不我待的節奏奮力前行。
2月21日至24日,宋樂(le) 偉(wei) 率隊赴北京開展專(zhuan) 題招商活動,拜訪央企和高校院所,談項目、謀合作、話未來,掀起全市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招新引高、招才引智新熱潮,奏響甲辰龍年招商“開場曲”,為(wei)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強市注入強勁動力。
此次赴京招商,宋樂(le) 偉(wei) 率隊拜訪了中國中車、中國建材、中國鐵建、中國光大等央企,共謀發展、共商合作。同時,深度對接了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等科研院所,推動更多科技成果進徐轉化、深化校地院地合作。
多年來,北京始終是徐州招大引強、招才引智的重點區域。從(cong) 2011年起,徐州每年都到北京開展投資推介活動,或招商洽談會(hui) ,或合作懇談會(hui) 。
如今,隨著礦冶科技、天科合達、北京君太太平洋百貨、京東(dong) 教育裝備研發製造、隨銳富媒體(ti) 智能顯示終端項目等一批高端優(you) 質項目相繼落地徐州,越來越多的央企及行業(ye) 頭部企業(ye) 投資徐州、紮根徐州,為(wei) 徐州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一邊在馬不停蹄招商引資,一邊在熱火朝天開工建設。
1月4日,2024年徐州市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啟動會(hui) 暨比亞(ya) 迪(徐州)鈉離子電池項目開工活動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ju) 行;
2月11日,徐州東(dong) 方雨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產(chan) 58000噸高性能密封材料項目順利實現“五證連發、拿地即開工”,該項目成為(wei) 徐州地區2024年首例“拿地即開工”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
………
2024年,徐州市共編排242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包括年度實施項目221個(ge) 、年度預期投資1100.2億(yi) 元,前期推進項目21個(ge) 。其中,新開工項目147個(ge) 、年度預期投資597.7億(yi) 元,續建(結轉)項目74個(ge) 、年度預期投資502.5億(yi) 元。
據了解,徐州市2024年度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清單注重產(chan) 業(ye) 引領,突出項目質效。工業(ye) 項目圍繞“343”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重點編排強鏈補鏈延鏈、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項目;服務業(ye) 項目圍繞中心城市建設,結合《加快主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中主城區發展定位,優(you) 選“科技含量高、產(chan) 出貢獻強、帶動就業(ye) 效果好”的項目。同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算好“投入”“產(chan) 出”賬,優(you) 選行業(ye) 內(nei) 頭部企業(ye) ,避免“撿到籃子裏都是菜”。
提質智造,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旋律。在徐州,新質生產(chan) 力“新”在哪裏?在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下,徐州如何循“新”出發、向“質”而行?
2月18日,徐州召開的新春第一會(hui) 發出產(chan) 業(ye) 強市的強烈聲音:聚焦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向集群要規模,向科技要動能,向數字要賦能,向企業(ye) 要質量,向綠色要效益,匯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強大合力。
每8秒就能完成一個(ge) 電芯,一天能完成35個(ge) 以上動力電池包。在徐州徐工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數智化產(chan) 線上,橙黃色的機械臂轉動不停,智慧大屏生產(chan) 數據不斷跳動,一件件包裹藍色絕緣膜的電池包正自動封裝下線。該公司製造管理部部長毛明星告訴記者,今年1月,公司一期項目投產(chan) ,另外一條更高效更智能的數字產(chan) 線及二期擴產(chan) 項目也在推進中,預計全部投產(chan) 後,可年產(chan) 動力電池15GWh。
在徐工漢雲(yun) 展廳,工作人員點開牆麵顯示屏的大地圖,許多光點便呈現在眼前。據介紹,每一個(ge) 光點代表一台徐工生產(chan) 的機械設備,展開以後,更有每台設備工作和故障的詳細信息。
在徐州易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nei) ,新投用的智能化生產(chan) 線正加快生產(chan) 。“我們(men) 正積極推進數字化流程再造,產(chan) 能達到了30台/天。”該公司總經理趙忠祥介紹,作為(wei) 國內(nei) 領先的小型環保車輛製造商,有了智能產(chan) 線,公司接單能力大大增強。目前,在手訂單的生產(chan) 已排至3月底,預計今年可實現穩定增長。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型工業(ye) 化的鮮明特征,也是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路徑。2023年,徐州市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達120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45.7%,上雲(yun) 上平台企業(ye) 突破1萬(wan) 家,數字技術不斷催生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新突破。
徐州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zheng) 力。
“鏈”上攻堅,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wei) ,徐州正加快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去年,徐州舉(ju) 辦“343”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四鏈融合對接會(hui) ,現場發布172項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科技成果、126項技術需求清單、6600餘(yu) 個(ge) 崗位人才需求清單、524.03億(yi) 元資金需求清單,加快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線發力新質生產(chan) 力,建立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創新生態。
“質和量都重要,徐州把質擺在量的前麵,發展的步伐更加穩健。”江蘇師範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顏薑慧評價(jia) 道,“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場艱巨的蛻變,是‘自找’的挑戰。徐州進行了一場果敢的‘衝(chong) 刺’,也在進行著一場拚耐力的‘長跑'。”
蓄勢賦能,布局未來新賽道
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不僅(jin) 在於(yu) 老企業(ye) 因地製宜的升級“智”造,還在於(yu) 布局未來科技。
去年以來,徐州結合現有產(chan) 業(ye) 基礎和未來發展潛力,聚焦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等一係列部署,前瞻布局了“5+X”未來產(chan) 業(ye) 體(ti) 係,積極搶占新領域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其中“5”即氫能與(yu) 新型儲(chu) 能、深地空間利用、第三代半導體(ti) 、細胞和基因技術、通用人工智能5個(ge) 成長型產(chan) 業(ye) ,“X”即零碳負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虛擬現實、生物育種等若幹項前沿領域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體(ti) 係,同時不斷拓展未來網絡、合成生物、量子科技、類人機器人等前沿科技。
“我們(men) 的願景就是要成為(wei) 全球最具活力的創新型材料公司。”江蘇威拉裏公司總經理蔣保林表示,作為(wei) 國家級科改示範企業(ye)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威拉裏堅持把攻克關(guan) 鍵原材料“卡脖子”難題和擁有自主可控創新成果作為(wei) 企業(ye) 生存發展的關(guan) 鍵,推動關(guan) 鍵材料國產(chan) 化,主營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38.6%,居全國第一。
未來產(chan) 業(ye) 決(jue) 定產(chan) 業(ye) 未來,今天的未來產(chan) 業(ye) 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今年,徐州將深入實施未來產(chan) 業(ye) 三年行動方案,抓牢技術攻關(guan) 、中試孵化、場景應用、開放合作等關(guan) 鍵環節,積極開辟新賽道、爭(zheng) 創新優(you) 勢。強化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密切關(guan) 注前沿科技動向,發揮雲(yun) 龍湖實驗室、江蘇省細胞治療藥物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等重大科創平台引領作用,校地企聯合開展科技攻關(guan) ,努力突破一批原創性、引領性關(guan) 鍵核心技術。新的一年,徐州加速重大創新成果轉化,強化產(chan) 學研用協同發展,建立前沿技術中試驗證平台,完善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孵化通道,推動創新成果供需對接、落地轉化。
江蘇省政府研究室相關(guan) 人士表示,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便捷的交通網絡,鑄就了徐州的工業(ye) 基礎;工業(ye) 城市徐州,也孕育出了很多“硬核”龍頭企業(ye) :徐州想要跨上“萬(wan) 億(yi) 之城”,必須堅持改舊與(yu) 立新並舉(ju) 、當前與(yu) 長遠兼顧、發展和安全統籌,在鞏固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張青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