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事業

發布時間:2022-01-10 10: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龔群(山東(dong) 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特聘教授,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研究”[21&ZD015]的階段性成果)

  “和平”與(yu) “發展”是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中的兩(liang) 大價(jia) 值理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和平與(yu) 發展是我們(men) 的共同事業(ye) 。”“事業(ye) ”,即為(wei) 人們(men) 所從(cong) 事,具有一定目標、規模,並且內(nei) 蘊著價(jia) 值理想的實踐活動。和平與(yu) 發展既是當代世界人民所從(cong) 事、追求的事業(ye) ,本身又具有崇高的價(jia) 值意義(yi) ,它是世界各國人民之幸福所在。

  維護世界和平

  追求和平乃至永久和平是人類永恒的理想和願望。和平狀態承載著人類的價(jia) 值旨歸,就在於(yu) 和平是人類社會(hui) 繁榮興(xing) 盛的前提。沒有和平,人類就會(hui) 陷入霍布斯所想象的叢(cong) 林般的自然狀態。幾千年前,中國古代的賢哲就提出“協和萬(wan) 邦”的和平理念,近代以來包括康德在內(nei) 的思想家也提出了“永久和平”的理念。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cong) 談起”。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和平的現實前提。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世界各國相互聯係、相互依存度日益緊密,人類已經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在這一曆史進程之中,“和平、發展、進步的陽光足以穿透戰爭(zheng) 、貧窮、落後的陰霾”。經曆了20世紀兩(liang) 次使人類陷入災難的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進入一個(ge) 高速發展的曆史時期,雖然局部戰爭(zheng) 不斷,但世界總體(ti) 上的和平為(wei) 當今人類發展帶來了繁榮興(xing) 盛的態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中華民族是一個(ge) 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和平文化基因,“協和萬(wan) 邦”“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等理念印刻在中國人的精神品格之中。中國近代以來的苦難更激起了中國人民追求和平的強烈訴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消除戰爭(zheng) ,實現和平,是近代以後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願望……中國人民對戰爭(zheng) 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和平與(yu) 發展是人類的共同事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也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隻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yu) 國才能和平相處。”國際的和平是人類和平的基本要義(yi) 。同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yu) 堅守國家核心利益並行不悖,損害國家核心利益,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就不可能實現和平發展。

  和平來之不易,和平需要世界各國人民的維護。當今世界何以維護好世界和平?一要旗幟鮮明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反對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國與(yu) 國之間應遵循平等交往原則,平等相待、有事互商互諒。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和相互尊重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基本準則,同時,維護世界和平需要全球治理新觀念、新理念。要“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堅持多邊主義(yi) ,反對單邊主義(yi) ,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以合作實現雙贏、多贏和共贏”。二要確立文明互鑒的包容觀。文明沒有高下、優(you) 劣之分,隻有特色、地域之別,隻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進步。各種文明在價(jia) 值上是平等的,各有千秋。對於(yu) 不同文明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麽(me) ‘文明衝(chong) 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三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維護世界和平。人類是一個(ge) 整體(ti) ,地球是一個(ge) 家園。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世界各國人民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成員,人類應該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方向不斷邁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未來。

  推動和平發展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和平與(yu) 發展是當代世界的發展趨勢,“曆史告訴我們(men) ,一個(ge) 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hui) 被曆史拋棄。什麽(me) 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答案隻有一個(ge) ,那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發展必須要有和平作保障。和平是發展的前提,而發展了,則反過來進一步促進和平。和平與(yu) 發展相互促進。

  對自由、進步與(yu) 發展的渴望,深深紮根於(yu) 人類的精神心理之中。人類從(cong) 野蠻到文明,從(cong) 低級社會(hui) 階段到現代社會(hui) 的曆史表明,人類社會(hui) 處於(yu) 不斷發展的總趨勢之中。馬克思主義(yi) 把人類的曆史看成是一個(ge) 不斷發展進步、合規律的自然曆史過程。在這一曆史過程中,人類經曆了無數血與(yu) 火的劫難與(yu) 洗禮,中國近代以來的苦難曆程就是最深刻的見證之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奉行和平發展的理念,走和平發展道路。中華民族迎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的過程,正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作出新的闡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提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這一關(guan) 涉人類前途命運的新理念,為(wei) 人類的發展進步指明方向。在行動上,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斷擴大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不斷以中國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世界的共同發展。

  機遇與(yu) 挑戰並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一方麵,世界多極化進一步發展,新興(xing) 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國際力量發生深刻調整,全球經濟社會(hui) 加速重塑,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斷增長。另一方麵,逆全球化、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民粹主義(yi) 等思潮不斷抬頭,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等問題成為(wei) 擺在人類麵前的嚴(yan) 峻挑戰。我們(men)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就要應對新挑戰,逆勢而上,不斷開出新局麵,始終做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堅定力量。重要的是,要維持世界和平發展的局麵就要轉變當代人的傳(chuan) 統思維。麵對國際局勢的深刻變化,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已經不複存在,因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ti) 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裏,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內(nei) ”。生活在相互依存、相互聯係的地球村,生活在曆史與(yu) 現實交匯的同一時空裏,世界各國有著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各國人民應該一起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

  維護世界的和平發展,其根本宗旨在於(yu)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wei) 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yi) ;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世界各國應該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給世界各國貢獻的和平發展根本觀點。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yi) 人民主體(ti) 論的繼承與(yu) 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的唯物史觀認為(wei) ,人民是社會(hui) 實踐、創造曆史、推動曆史前進的主體(ti) ,是社會(hui) 變革的決(jue) 定性力量。廣大人民是社會(hui) 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同時又是曆史前進方向的引領者。人們(men) 在社會(hui) 實踐中認識世界,同時以人的內(nei) 在尺度改造世界,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通過實踐活動,把世界建構為(wei) 我的世界,世界成為(wei) 現實主體(ti) 創造的充滿意義(yi) 的世界。毛澤東(dong) 同誌指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尊重人民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以人民為(wei) 主體(ti) ,是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也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本體(ti) 論前提。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體(ti) 現的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最根本的執政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根本立場與(yu) 靈魂所在。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曆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都始終以人民為(wei) 根本,麵對不同時代的課題,逐步發展和擴充了豐(feng) 富的人民主體(ti) 思想。毛澤東(dong) 同誌提出要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wei) 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zhong) ,一切從(cong) 人民利益出發。鄧小平同誌提出“三個(ge) 有利於(yu) ”的標準。江澤民同誌提出黨(dang) 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同誌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wei) 本。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持人民主體(ti) 論,創造性地提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朝著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從(cong) 先富帶動後富,到共同富裕,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展為(wei) 了人民,就是要在社會(hui) 發展的各個(ge) 方麵體(ti) 現廣大人民的真實需求,深入傾(qing) 聽人民的呼聲,使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聯合國發起“全球發展倡議”;2021年10月,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hui) 第一階段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中,他進一步強調“我們(men) 應該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提升全球發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包容性,努力不讓任何一個(ge) 國家掉隊”。

  為(wei) 中國人民所共享成果的和平發展,同時也是為(wei) 世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中國發展成果突出體(ti) 現在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上。2020年11月23日,我國最後9個(ge) 貧困縣實現貧困退出。經過8年奮鬥,我國近1億(yi) 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創造了又一個(ge) 彪炳史冊(ce) 的人間奇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莊嚴(yan) 宣布:“經過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men) 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為(wei) 人類減貧事業(ye) 作出了突出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8億(yi) 多人口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我國用短短幾十年時間取得如此巨大的減貧成就,為(wei) 世界總體(ti) 的減貧目標作出了貢獻,也為(wei) 世界和平發展作出了實質性貢獻。中國經驗表明,發展成果為(wei) 人民所共享,是發展的真諦所在。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是基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為(wei) 了和平,我們(men) 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意識。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zheng) ,隻會(hui) 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合作共贏,和平發展,人類命運休戚與(yu) 共,需要世界各國人民攜手共進,為(wei) 人類社會(hui) 的持續和平與(yu) 發展而不懈努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