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生入學教育重在增強“四個認同”

發布時間:2022-01-10 10:3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趙金洲(西南石油大學校長)

  入學教育是新生進入大學的“第一課”,也是大學新生的“必修課”。當前,絕大多數高校都將新生入學教育作為(wei) 人才培養(yang) 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新生入學教育應當圍繞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增強大學生的價(jia) 值認同、文化認同、專(zhuan) 業(ye) 認同、身份認同,為(wei) 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開好頭、起好步。

  對標黨(dang) 和國家需要,增強學生的價(jia) 值認同。價(jia) 值認同是一個(ge) 由外到內(nei) 、由認知經由情感再到意誌、由觀念到行為(wei) 的連續推進過程。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強學生的價(jia) 值認同,實質是教育其對高等教育作用和人才培養(yang) 目標的認識過程。高校肩負著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能否培養(yang) 出黨(dang) 和國家需要的德才兼備的優(you) 秀人才,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一要教育學生堅定“四個(ge) 自信”,築牢信仰之基。要將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培育和踐行融入教育全過程,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二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激勵他們(men) 將個(ge) 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wei) 大事業(ye) ,努力成長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自我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的統一。三要開展好經濟社會(hui) 與(yu) 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形勢教育,指導學生樹立成才目標,增強主人翁意識,積極對標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刻苦鑽研,自覺成才。

  結合學校校史校情,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是最基本、最廣泛、最深層的認同。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就是使學生了解學校、認同學校、熱愛學校,增強新生對學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經曆百十年的發展,每個(ge) 高校都凝練和形成了以學校曆史、大學精神、校訓校風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獨特校園文化,成為(wei) 新生入學教育天然的教育資源和文化氛圍。一要開展好學校曆史教育。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讓新生在走入大學之際,通過參觀學習(xi) 學校的校史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曆史資源,引導學生銘記曆史、擔當使命。二要開展好校訓校風教育。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學都有自己獨特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這不僅(jin) 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而且是大學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學持續發展的動力。學校要通過闡釋校訓、學唱校歌、傳(chuan) 承校風等教育活動,增進大學新生對學校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培養(yang) 學生對學校的文化認同,達到增強“愛黨(dang) 愛國愛校”觀念的教育目的。三要開展好優(you) 秀校友事跡教育。校友是一所學校的寶貴資源,也是一所學校的亮麗(li) 名片。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優(you) 秀校友的先進事跡、講解優(you) 秀校友的勵誌故事、宣傳(chuan) 優(you) 秀校友的人生風采,發揮榜樣示範、言傳(chuan) 身教、情感帶動作用,鼓勵新生學習(xi) 身邊人、學做身邊事,增強教育的親(qin) 和力與(yu) 感染力。

  立足學科專(zhuan) 業(ye) 背景,增強學生的專(zhuan) 業(ye) 認同。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強學生的專(zhuan) 業(ye) 認同,就是通過專(zhuan) 業(ye) 思想教育,增強學生對本學科本專(zhuan) 業(ye) 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的興(xing) 趣和能力。一要開展好專(zhuan) 業(ye) 認識教育。讓學科帶頭人、教研室主任、學業(ye) 導師團等專(zhuan) 業(ye) 教師給新生講解清楚所學專(zhuan)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特征、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培養(yang) 目標等,鼓勵學生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樹立專(zhuan) 業(ye) 意識,把所學“專(zhuan) 業(ye) ”當作自己的人生“事業(ye) ”。二要開展好專(zhuan) 業(ye) 前景教育。進行專(zhuan) 業(ye) 前景教育,讓學生在大學起步階段就建立起對所學專(zhuan) 業(ye) 的自信和決(jue) 心,學會(hui) 把專(zhuan) 業(ye) 自信轉化成學習(xi) 自信,明確大學四年不同時期的學習(xi) 任務、學習(xi) 目標和發展路徑,促進學生在以後的學習(xi) 中盡快步入正確的發展軌道。三是開展好專(zhuan) 業(ye) 學風教育。結合專(zhuan) 業(ye) 背景和學科特點,開展好專(zhuan) 業(ye) 學風教育,引導學生養(yang) 成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塑造良好的學習(xi) 風氣,明白自己大學期間應該學什麽(me) 、怎麽(me) 學,改變部分學生在專(zhuan) 業(ye) 學習(xi) 中感覺“鬱悶”“無聊”“迷茫”“沒勁”等現象。

  針對新生時代特征,增強學生的身份認同。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強學生的身份認同,就是幫助學生明確我是誰、從(cong) 哪來、到哪去,引導學生克服新入學的“水土不服”和“不知所以”。一要教育新生融入自己所處的時代。今天的大學生可謂生逢盛世。在邁向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偉(wei) 大征程中,他們(men)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生力軍(jun) 和主力軍(jun) 。“00後”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為(wei) 的一代。要通過教育引導,讓新生明確自己所處的偉(wei) 大時代和肩負的曆史使命,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二要教育新生適應自己學習(xi) 的環境。新生進入大學校園後,遠離家鄉(xiang) 、父母和朋友,在學習(xi) 、生活和環境等諸多方麵都存在不適應。需要通過適應性教育,做好大學階段的生活適應教育、學習(xi) 適應教育、心理適應教育,使新生盡快地調整自己,適應環境的改變,克服各種困難,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適應大學的學習(xi) 生活。三要教育新生明確人生的目標。人要有理想,道路才會(hui) 越走越寬廣。新生剛入學,尤其是剛從(cong) 中學邁入大學,處於(yu) 成長的“抽穗灌漿”期,知識體(ti) 係尚未搭建,價(jia) 值觀念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通過開展“準大學生成長計劃”“職業(ye) 生涯規劃”等教育,讓新生堅守初心、堅持信心、堅定決(jue) 心。

  高等教育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工程,入學教育則是這個(ge) 係統工程的奠基工作。學生的認同要經曆“知、情、信、意、行”複雜變化過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隻有從(cong) “四個(ge) 認同”著手,開展好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學生“扣好大學期間的第一粒扣子”,才能保證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才能為(wei) 學生的四年學習(xi) 以及終身成長打好基礎和奠定基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