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修複個人征信報告?銀行: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個(ge) 人征信報告修複價(jia) 格,一條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複不成功,可以退款。”當你因征信記錄上有逾期信息而發愁時,恰好有人打出這樣的廣告宣傳(chuan) ,你會(hui) 相信嗎?
在大數據時代,一部分機構或個(ge) 人在商業(ye) 利益驅使下,利用銀行與(yu) 征信報告主體(ti) 的信息差,混淆征信異議、信用修複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複”為(wei) 噱頭,形成一條集征信修複培訓、加盟代理、個(ge) 人信息售賣於(yu) 一體(ti) 的灰色產(chan) 業(ye) 鏈。
那麽(me) ,征信修複機構到底是如何操作的,通過向銀行申請異議是否真能改變征信報告,其中是否存在違法行為(wei) ,對個(ge) 人及公司是否會(hui) 產(chan) 生影響?圍繞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展開調查。
異議申請移花接木
編撰理由博取同情
征信報告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記載個(ge) 人信用信息的記錄,包括個(ge) 人基本信息、信貸交易信息、其他信息等。征信報告可以反映個(ge) 人及企業(ye) 社會(hui) 信用的基本情況,由此廣泛應用於(yu) 商業(ye) 銀行貸款、申請信用卡、升學就業(ye) 、高消費等多個(ge) 領域。
由於(yu) 征信報告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其結果具有不可篡改和權威性。根據《征信業(ye) 管理條例》規定,當信息主體(ti) 認為(wei) 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
征信的重要性,讓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記者在搜索平台輸入“征信修複”“信用修複”等關(guan) 鍵詞,都能搜到一批號稱能幫助個(ge) 人和企業(ye) 修複征信的征信公司。
記者致電多家征信公司,這些公司一致表示,征信修複並非通過簡單篡改征信報告,而是通過向銀行申請異議,通過審核後,銀行內(nei) 部會(hui) 進行修改。因此,所謂的“征信修複”其實就是征信異議申請。
江西贛州某征信修複公司客服人員介紹,該公司是通過找律師向銀行申訴的方法來撤銷報告中的逾期記錄,顧客也可以自己找律師進行申訴,但隻有一次機會(hui) 。
該客服人員稱,隻要沒有連續3次逾期,總數沒有超過6次,其實可以不用修複,不會(hui) 影響後續貸款。在確認記者表示2021年出現連續3個(ge) 月信用卡逾期時,該客服人員則表示要先看征信報告,交給公司相關(guan) 人員進行評估,如果審核通過,則可以交錢進行後續操作,如果初審通過,才可以進行修複。有的銀行撤銷一條逾期記錄要1800元,有的則隻要1000元,而如果是企業(ye) 信用逾期修複,一條需要10000元。
“根據銀行的操作難易程度來定價(jia) 格,而企業(ye) 的申訴過程更加複雜,律師需要在客戶公司掛職並駐紮3個(ge) 月,全權代表公司與(yu) 銀行進行對接,所以價(jia) 格比較高。”上述客服人員解釋道,征信修複就像打官司,我們(men) 有律師幫客戶與(yu) 銀行申訴,找各種理由與(yu) 銀行說明客戶逾期還款的原因,盡可能說得慘一些,再看銀行是否會(hui) 同意撤銷。
四川某征信公司的定價(jia) 更高,處理個(ge) 人逾期記錄每條2000元,企業(ye) 則需要20000元。“我們(men) 做的其實主要是征信相關(guan) 知識培訓,你想學,交錢就可以。”該征信公司的客服說。
值得注意的是,贛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員反複向記者確認此前逾期接到銀行催款電話或短信時,是否存在辱罵銀行客服人員或拒不還款等惡意欠款的情況。稱以前就遇到過一個(ge) 案例,有客戶罵了銀行客服,等到提交申訴申請時,銀行直接拿出電話錄音佐證,直接拒絕申訴申請,這種情況下就無法撤銷。
關(guan) 於(yu) 修複流程,客服稱隻需要把存在逾期還款的銀行卡所綁定的電話卡給他們(men) ,公司就會(hui) 根據客戶性別找律師替客戶與(yu) 銀行對接,整個(ge) 過程由他們(men) 負責,客戶隻需提供相應的材料證明,需要簽字的時候去銀行辦理即可。
具體(ti) 如何編撰理由?記者了解到,想方設法博取銀行的同情是“關(guan) 鍵”。“比如你是因為(wei) 失業(ye) 導致信用卡還款逾期時,就可以說是因為(wei) 疫情導致公司倒閉,失業(ye) 後沒有工資,還不上錢了。”客服說。
據贛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員介紹,隻要客戶沒有罵過銀行客服,沒有表示過惡意逾期,基本上都可以修複成功。隻有初審通過確定需要修複征信時,才會(hui) 與(yu) 客戶簽訂合同;如果修複不成功,則可以全額退款。並且如果客戶“拉來人頭”,還可以獲得10%的回扣。
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背後暗藏詐騙陷阱
為(wei) 進一步驗證信貸公司所介紹的流程是否可以成功撤銷征信報告記錄,記者又聯係了一家銀行的信用卡客服。
“是否可以以失業(ye) 為(wei) 理由進行申訴?”記者問。
“除特殊情況外,因個(ge) 人原因導致逾期的都不能通過申請。”該銀行信用卡客服回複稱,比如之前有一個(ge) 客戶是因為(wei) 疫情期間生病了,這屬於(yu) 不可抗力,最終該客戶被撤銷了逾期記錄。
而據吉林長春某銀行職員楊先生介紹,如果銀行要撤銷征信逾期記錄,肯定會(hui) 全方位調查客戶的實際情況,至於(yu) 客戶所提交的原因及證明材料,銀行也會(hui) 反複核查。如果發現材料造假,後果會(hui) 更加嚴(yan) 重。
楊先生提到,委托征信修複企業(ye) 辦理征信申訴過程中,對於(yu) 辦理征信修複的客戶來說,還存在網絡詐騙的風險,“先不說能不能申訴成功,萬(wan) 一有人交完錢,這些所謂的征信修複公司的人跑了,又該找誰要錢呢?”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說,如果征信修複公司通過非法方式,比如與(yu) 銀行內(nei) 部人員串通,提出假的異議,銀行進行修複,則屬於(yu) 違法行為(wei) 。
“若以合法民事代理方式,依照《征信業(ye) 管理條例》規定提出異議申訴並不違法,但如受托主體(ti) 不具備征信業(ye) 務資質,打著修複征信、征信洗白、逾期鏟單等幌子進行虛假宣傳(chuan) ,並通過偽(wei) 造銀行流水、篡改資料信息、編造不可抗力事件等理由進行違法申訴,則不僅(jin) 麵臨(lin) 民事責任及行政處罰,亦可能觸及刑法中‘詐騙罪’等對應罪名,承擔刑事責任。”趙占領說。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ye) 管理部征信管理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根據《征信業(ye) 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機構應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準確性,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ye) 銀行等信息提供者,都無權隨意更改、刪除信用報告中正確展示的信用信息。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複”這一說法,所有聲稱是合法的、商業(ye) 的、收費的“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損害社會(hui) 誠信體(ti) 係
處罰力度亟須加大
在采訪中,有些征信修複公司的客服人員稱,根據《征信業(ye) 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二十五條,每個(ge) 公民對自己的不良逾期記錄都可以申訴複議,因此公司的操作合法合規,客戶隻需提供所需資料,後續由他們(men) 來處理。
實際上,記者發現,上述客服所說的內(nei) 容與(yu) 《征信業(ye) 管理條例》的具體(ti) 表述有明顯出入。
“征信係統不存在‘征信修複’的概念,網絡上關(guan) 於(yu) 個(ge) 人征信可以進行修複的說法屬於(yu) 虛假宣傳(chuan) ,實質是故意混淆了其與(yu) 征信異議的區別,讓信息主體(ti) 誤以為(wei) 可以隨意更改或刪除征信信息。”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ye) 管理部征信管理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進一步解釋說,征信修複和征信異議有很大的區別。征信修複是產(chan) 業(ye) 鏈上的一種說法,甚至是一種違法違規行為(wei) ;征信異議是監管部門規定的,根據《征信業(ye) 管理條例》等規定,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ye) 銀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實報送信用信息的義(yi) 務,無權隨便更改、刪除征信報告上展示無誤的不良信息。然而,信息主體(ti) 認為(wei) 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征信異議本質上是一種“改正錯誤”的糾錯機製,有別於(yu) “失信後”為(wei) 重塑信用而進行的修複。
趙占領認為(wei) ,所謂的征信修複機構,實際上是通過非法惡意投訴等手段逼迫金融機構作出讓步,若這種方式得逞,會(hui) 導致信用記錄失真,影響整個(ge) 征信體(ti) 係的客觀性、獨立性和真實性。具體(ti) 來說,征信體(ti) 係應用廣泛,如果某家銀行審核不嚴(yan) 甚至輔助作假,不僅(jin) 會(hui) 導致個(ge) 人征信報告失真,也會(hui) 影響其他金融機構,比如其他銀行在進行放貸發信用卡時,銀行風險控製能力就會(hui) 降低,風險也會(hui) 隨之增加。
尹振濤指出,隨著社會(hui) 誠信體(ti) 係建設及金融體(ti) 係不斷完善,金融服務日益發展,征信信息及信用數據對個(ge) 人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凸顯,因此才形成征信產(chan) 業(ye) 鏈存在的土壤。必須增加違法違規成本,對尋找征信修複機構進行征信修複的征信主體(ti) 要進行相應處罰,對從(cong) 事征信修複的機構也要進行嚴(yan) 格的處罰。
“對個(ge) 人而言,千萬(wan) 不要相信所謂的征信修複機構,如果對信用記錄有異議,可以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提出。同時,要養(yang) 成合理借貸、量入為(wei) 出的習(xi) 慣,不要過度借貸、盲目借貸,個(ge) 人征信是‘第二張身份證’,要珍惜和維護個(ge) 人信用記錄。”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複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說。(記者趙麗(li) 實習(xi) 生 楊軼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