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個性 構建“多彩校園”
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沂水縣第三實驗小學
尊重個(ge) 性 構建“多彩校園”
一個(ge) 多彩的童年,將為(wei) 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創建於(yu) 2005年的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沂水縣第三實驗小學(以下簡稱“三實小”)充分挖掘教育資源、拓寬活動場地、打造學校文化,先後獲評“中華詩教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山東(dong) 省“文明校園”等。與(yu) 此同時,“多彩教育”也成為(wei) 三實小的特色招牌。
“尊重於(yu) 心”
構建“多彩”課程體(ti) 係
育人目標,是一所學校的指向標。在不斷叩問學校教育終極目的的過程中,三實小於(yu) 2017年提出了由“身心健康、學會(hui) 學習(xi) 、學會(hui) 審美、學會(hui) 改變、家國情懷”5項關(guan) 鍵指標構成的育人目標體(ti) 係。2018年,根據學校的區位特點、師資水平和基礎設施等,三實小製訂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適性而育,多元發展”的辦學策略,努力實現培養(yang) “博文約禮、體(ti) 健藝美、仁智雙馨的淳美少年”的具體(ti) 目標,促進學校教育健康、長遠、特色化發展。
育人目標明晰之後,三實小將目標細化和總結,凝練出“尊重於(yu) 心,多彩於(yu) 行”的辦學理念。“尊重”,即尊重個(ge) 性差異,嗬護人的天性。“學尚自然”,尊重學生和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應有之義(yi) 。“多彩”,即為(wei) 學生提供“多彩”課程,喚醒和激勵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wei) 學生在未來彰顯獨特生命價(jia) 值、譜寫(xie) 出彩人生奠定基礎。“尊重於(yu) 心,多彩於(yu) 行”,正是這8個(ge) 字,造就了三實小的“多彩教育”品牌。
學校以“一引領、四支點”為(wei) 教育發展路徑:“一引領”,即黨(dang) 建引領;“四支點”,即學校文化建設、課程建設、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改革4個(ge) 促進發展的支點。全體(ti) 教師深入學習(xi) 落實“尊重教育”理念,以校本課程特色創建為(wei) 突破口,努力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整體(ti) 改革;以校本課程特色創建為(wei) 發力點,積極建設“多彩”校園,開設“多彩”課程,實現多元發展,打造基於(yu)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yang) 的“多彩教育”品牌。作為(wei) 突破口和發力點的“多彩”校本課程建設,是“四支點”的重中之重。因此,三實小特邀華東(dong) 師範大學課程團隊進行指導,一方麵,深研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yang) 的新時代教育要求;另一方麵,結合小學教育的特點,不斷完善構建“兩(liang) 主體(ti) 、六模塊”的“多彩”校本課程體(ti) 係。
“兩(liang) 主體(ti) ”,指的是體(ti) 現三級課程深度融合的基礎型課程與(yu) 個(ge) 性發展課程。其中,基礎型課程包含道德與(yu) 法治、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ti) 育、音樂(le) 、美術、綜合實踐等國家課程。此外,結合現有條件,三實小對國家課程進行了校本化實施,開發實施了“國學選粹”“悅讀經典”“魅力數學”“英語交際與(yu) 話劇”“少兒(er) 書(shu) 法”等校本課程。這是對國家課程的有益補充與(yu) 延伸,滿足了學有餘(yu) 力學生的更高學習(xi) 需求。個(ge) 性發展課程,是教育家維果茨基“發展關(guan) 鍵期”理論的生動實踐。小學階段的孩子,想象力極為(wei) 豐(feng) 富,智力水平急速攀升,同時學業(ye) 負擔相對較輕,這正是個(ge) 性化學習(xi) 的極佳時段。三實小的個(ge) 性發展課程包含必修和選修兩(liang) 類:必修課程麵向全體(ti) 學生,納入課程表,如少年足球、校園武術、硬筆書(shu) 法、圍棋、豎笛、口風琴等;選修課程以社團為(wei) 單位開展,給學生充分的選擇權,讓社團成為(wei) 學生個(ge) 性化發展的“自留地”。如今,三實小已擁有37門社團課程、45個(ge) 學生社團,在每周二、周四下午的課後服務時間開課,65%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自主參與(yu) 社團學習(xi) 。
“六模塊”,即語言與(yu) 人文、數學與(yu) 生活、英語與(yu) 世界、藝術與(yu) 審美、體(ti) 育與(yu) 健康、實踐與(yu) 探索。“六模塊”的設置思維,源於(yu) 時下對課程整合的不斷強調,三實小通過淡化校本課程的分科,整合出包含6個(ge) 模塊的綜合類課程。
“多彩於(yu) 行”
豐(feng) 富特色課程與(yu) 舞台
在三實小的“多彩”校本課程體(ti) 係中,有很多“特色中的特色”課程,將學校德育書(shu) 寫(xie) 成了生活化的模樣。學校以少先隊為(wei) 主陣地,規範升旗儀(yi) 式,組織傳(chuan) 統節日、紀念日實踐活動和觀看紅色影片、金秋遠足、“五彩研學”(禮儀(yi) 之旅、科技之旅、生態之旅、現代工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等特色項目。2019年,學校積極引進校園武術項目,在三至六年級開設了每周兩(liang) 節的傳(chuan) 統武術課,並把武術操引入大課間。武術課富有三實小特色,注重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與(yu) 發揚,讓全體(ti) 師生在強身健體(ti) 的同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氣神。學校也因此成為(wei) 全省校園武術實驗學校,並在山東(dong) 省及全國範圍的比賽中斬獲多項佳績。
班級微課程,是家校共育的和諧寫(xie) 照。每個(ge) 班級根據任課教師和家長資源情況,讓教師和家長以班級選修課教師的身份走進課堂。於(yu) 是,教師根據自身特長開發出“趣味繪本”“咬文嚼字”“炫彩刮畫”等班級特色課,學生家長開發出“營養(yang) 早餐”“保護牙齒”“防控近視”“安全用藥”“認識人民幣”“中華茶文化”等精彩選修課。所以,在三實小的課堂上,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三年級四班學生宋彥龍的爸爸帶來了“小小美食課”,一年級二班學生王亦晨的媽媽讓學生們(men) 體(ti) 驗了“小小郵遞員”,一年級三班學生呂明泰的媽媽執教“算盤初步認識”……
與(yu) “多彩”特色課相呼應的,是三實小為(wei) 學生提供的“多彩”舞台。讀書(shu) 節、體(ti) 育節、藝術節、科技節、英語節“校園五節”在三實小已開展多年。一年一度的校園讀書(shu) 節上,全校師生和學生家長徜徉於(yu) 書(shu) 海、感動於(yu) 經典,文化的力量得以彰顯。校園體(ti) 育節異彩紛呈,春季運動會(hui) 和秋季遠足活動相得益彰,學生與(yu) 家長同台、和教師賽跑;“校長杯”足球聯賽每年如期舉(ju) 辦,綠茵場上放飛著童年的夢想。校園藝術節上,社團的書(shu) 畫作品展滿校園,翰墨書(shu) 香濃,七色繪彩虹,或奇麗(li) 、或稚巧、或端秀;藝術展演的節目水平逐年提高,在唱和的節奏與(yu) 舞動的旋律中盡顯藝術的魅力,學生的笑聲裏洋溢著收獲的幸福。每年的科技節,學校都會(hui) 分年級設計多樣化的探究活動,關(guan) 注學生的收獲與(yu) 思考。比如一年級的主題是“我觀察,我發現”,指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用品、自然景觀、娛樂(le) 設施、蔬菜水果、動物植物等,用一段視頻展示自己的發現;四年級的主題是“技術產(chan) 品與(yu) 生活”,指導學生動手搭建廊橋、高塔等建築物,製作空氣火箭等模型,探究其中的奧秘,用視頻和照片呈現成果……
深化課改
打造教師教育特色
三實小整合和挖掘教育資源的能力,在推進“多彩”校本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在縱向上,學校專(zhuan) 門成立了“校本課程特色創建領導小組”,負責製訂課程規劃、研究推進措施、解決(jue) 過程難題;2018年,又設立了全縣中小學首個(ge) “課程發展中心”,負責課程規劃實施、課程研發、組織評價(jia) 等。其中的主力軍(jun) 就是教師隊伍。因此,三實小在打造教師教育特色方麵進行了多方發力。
為(wei) 了充分發揮名師效應,學校以學科首席教師為(wei) 支撐,組織實施以點帶麵的“青藍工程”。首席教師“一對一”幫扶年輕教師,首席班主任每人幫扶一個(ge) 年級,形成了“師傅幫扶擔責任,徒弟成長壓擔子;教師結對幫扶抱團成長,學校搭台創造發展空間”的良好師訓氛圍。此外,學校還加入了“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基地校,到濰坊為(wei) 青年教師拜請名師,實施“引橋工程”,探索借力名師、名校助推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的遠程培訓模式。
為(wei) 了提升教師應對不同課程的基本功,學校外聘專(zhuan) 業(ye) 教師指導本校教師修習(xi) 硬筆書(shu) 法。每周四早上的前兩(liang) 節課,任課教師輪流參訓;每周一定期展評,相互學習(xi) 借鑒。語文教師利用讀寫(xie) 課時間指導學生進行同步練習(xi) ,師生共同寫(xie) 好方塊字,紮實練好基本功。學校還聘請縣文化館的專(zhuan) 業(ye) 教師對本校音樂(le) 教師進行“訂單式”培訓指導。要求每名音樂(le) 教師至少選修一種樂(le) 器,以一年時間出師、一年之後上崗帶學生。
為(wei) 了培養(yang) 教師終身學習(xi) 的能力,學校將教師閱讀作為(wei) 常態化機製實施。從(cong) 2018年暑假起,學校從(cong) 不同學科教師的閱讀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落實教師讀書(shu) 工程。先後為(wei) 教師購買(mai) 了《給教師的建議》《清單人生》等書(shu) 籍,每學期組織一次全員參與(yu) 的教師讀書(shu) 論壇,分享讀書(shu) 心得;還為(wei) 每個(ge) 處室組訂閱了教育類報刊,如為(wei) 語文、數學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訂閱了《小學語文教師》《小學數學教師》,為(wei) “青藍詩社”和“童言文學社”的教師訂閱了《兒(er) 童文學》《咬文嚼字》等期刊,供教師自主閱讀,讓教師從(cong) 中不斷擷取教育教學智慧、進一步提升文化素養(yang) 。
三實小全體(ti) 教師的不斷成長,帶來的是鮮明的課堂改革成效。從(cong) 2018年起,學校開始在各學科中探索實施“預學—共學—延學”的“三學”教學策略,致力於(yu) 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讓學生在預學中質疑、在合作中解疑、在實踐中靈活運用。2020年,通過總結課改經驗,以總課題“基於(yu) 學科核心素養(yang) 的小學單元整體(ti) 教學策略研究”為(wei) 統領,8個(ge) 名師工作室申報立項相關(guan) 縣級規劃課題7個(ge) 、市級規劃課題2個(ge) 。學校實施名師引領、課題帶動,全麵推進學科教學改革,圍繞學習(xi) 內(nei) 容整合、學習(xi) 活動設計、學習(xi) 方式方法優(you) 化以及“教—學—評”一致性這四點發力,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ye) 設計等環節落實深度學習(xi) 理念,讓課堂逐步成為(wei) 教師職業(ye) 成就感的體(ti) 驗場。
三實小通過十餘(yu) 載的探索,挖掘資源,打造了“多彩教育”這一閃光的教育品牌。(段升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