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持續澆灌實體經濟
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末,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238.2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95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3150億(yi) 元。2021年,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wei) 31.3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少3.44萬(wan) 億(yi) 元,比2019年多5.68萬(wan) 億(yi) 元。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過去一年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M2和社融增速由降轉升,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超過上年,對支持市場主體(ti) 恢複和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積極作用。
M2增速回升明顯是亮點之一。2021年12月末M2同比增長9%,增速比上月末高0.5個(ge) 百分點,為(wei) 2021年4月以來的新高。“M2增速回升,一方麵,央行於(yu) 2021年12月15日降準0.5個(ge) 百分點,有助於(yu) 提高貨幣乘數,從(cong) 而加強貨幣派生效應;另一方麵,財政加大支出力度,12月財政存款減少約1萬(wan) 億(yi) 元,比2020年同期多減700多億(yi) 元,起到了加大貨幣投放的作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2021年12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是又一亮點。12月,社會(hui) 融資規模新增2.37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206億(yi) 元。其中,政府債(zhai) 券淨融資規模接近1.2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4000多億(yi) 元,對社融增長形成了較大貢獻。從(cong) 結構上看,2021年對實體(ti) 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融的63.6%,這一占比同比提高了6個(ge) 百分點,主要是金融回歸本源,落實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政策要求,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12月末,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達到314.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3%,漲幅比上月末提高0.2個(ge) 百分點,社會(hui) 信用水平整體(ti) 改善。
與(yu) 之相比,2021年12月信貸表現偏弱,新增人民幣貸款1.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少增1234億(yi) 元。從(cong) 結構上看,企業(ye) 部門貸款比上年同期多增,其中票據融資多增規模較大,體(ti) 現了部分企業(ye) 的融資需求仍然偏弱。不過溫彬認為(wei) ,到2022年1月份,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有望較快增長,票據強、信貸弱的局麵會(hui) 得到改善。從(cong) 全年來看,2021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9.95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3150億(yi) 元,體(ti) 現了金融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伴隨宏觀政策持續向穩增長方向微調,預計2022年1月信貸“開門紅”特征將更為(wei) 明顯。另外,2022年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額度恢複提前下達,一季度社融增速也會(hui) 持續加快。王青判斷,後續寬信用進程將從(cong) 政府融資發力轉向企業(ye) 和政府融資雙輪驅動。這將為(wei) 今年上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對衝(chong)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提供重要支撐。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同樣表示,預計今年社融、信貸將迎來“開門紅”。一是國內(nei) 逆周期與(yu) 跨周期政策發力,降準及結構性工具支持,將增強銀行金融機構放貸動力;二是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提前;三是隨著國內(nei) 基建補短板適度發力,有望帶動信貸需求回升。(姚 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