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互聯網醫院找準發展節奏
作者:鄒 翔
湖北武漢推出打通互聯網醫院和零售終端的醫療健康服務平台,參保人員可享受線上問診、線上購藥、醫保支付、配送到家等一站式服務;山東(dong) 建立醫保大健康平台,為(wei) 入駐平台的互聯網醫院開通醫保在線支付,醫保信息可即時核驗;新疆利用互聯網醫院助推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患者可接受江蘇醫療專(zhuan) 家的“零距離問診”和遠程檢查……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醫院快速發展,帶來了醫療行業(ye) 的新變革,讓患者就醫更方便、用藥更便捷。
當前,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ye) 處於(yu) 快速發展期,無論是互聯網醫院的數量、用戶規模,還是問診量、市場規模都在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6月,我國互聯網醫院已超1600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醫院在保障患者醫療服務需求、緩解實體(ti) 醫院醫療服務壓力、減少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互聯網診療發展成為(wei) 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互聯網醫院也出現了一些“成長的煩惱”。由於(yu) 品牌認知度低、運營團隊缺失、患者網絡就醫習(xi) 慣尚未養(yang) 成等原因,不少互聯網醫院麵臨(lin) “建而不用”的問題。某省互聯網醫院運營數據顯示,58家公立醫院建設的互聯網醫院中,真正開展互聯網診療業(ye) 務的僅(jin) 有11家。如何合理設置互聯網醫院、提高其使用效率、實現錯位特色發展,避免資源閑置和重複建設,成為(wei) 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破解這一難題,首先要明確互聯網醫院的發展定位。從(cong) 發展前景看,互聯網醫療行業(ye) 處於(yu) 發展初期,但其市場成長性看好,整體(ti) 上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積極發展互聯網醫院。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及其與(yu) 醫療場景的加速融合,互聯網醫療還將吸引更多社會(hui) 投入。但從(cong) 發展現狀來看,互聯網醫療離模式成熟、大規模市場化應用仍有差距。這意味著,當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療,麵對著一條充滿挑戰的“慢賽道”。隻有利用好互聯網平台的優(you) 勢,從(cong) 做大流量邁向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才能以獨特價(jia) 值贏得市場地位。
推動互聯網醫院健康發展,幫助其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要用好政策杠杆,放大其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上的獨特優(you) 勢。比如,互聯網醫院可以再造就醫服務流程,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在慢性病管理中,互聯網醫院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幫助患者有效用藥、治療,網上複診、購藥,讓患者省心省力。應支持互聯網醫院在這些領域錯位發展,與(yu) 實體(ti) 醫院協同配合,發揮更大作用。同時,還要加強政策扶持,消除互聯網醫院發展麵臨(lin) 的一些政策壁壘。目前,我國對舉(ju) 辦互聯網醫院的實體(ti) 醫院及醫生的激勵、價(jia) 格支付等政策尚不明確,應加快研究和論證。監管部門需要統籌考慮醫療行業(ye) 和互聯網模式的特點,實現對互聯網醫院的包容審慎監管,進一步促進互聯網醫療行業(ye) 規範健康發展。
互聯網醫療服務新模式新業(ye) 態的蓬勃發展,展示了互聯網賦能衛生健康事業(ye) 的廣闊前景。隻有沿著正確的發展方向,方能打開機遇的大門。對互聯網醫院而言,就是要在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的同時,提供更高質量、更加規範的服務,從(cong) 而更好滿足人民健康新需求,為(wei) 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鄒 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