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新時代經濟發展和經濟學研究建言獻策

發布時間:2022-01-18 10: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雁

  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的“財經戰略年會(hui) 2021暨財經戰略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hui) ”日前在北京召開。此次會(hui) 議主題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經濟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旨在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研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經濟建設偉(wei) 大成就與(yu) 寶貴經驗,分析宏觀經濟政策走勢,為(wei) 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院長、黨(dang) 組書(shu) 記謝伏瞻在致辭中強調,持續深入研究闡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堅持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融合發展,既要出高水平的推動文明進步的基礎理論成果,又要出高水平的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應用對策成果。同時,下大氣力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為(wei)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指出,實現共同富裕,必須要在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做大增量,通過創新創業(ye) 讓創富源泉充分湧流,調動1.5億(yi) 市場主體(ti) 積極性,夯實就業(ye) 這個(ge) 共富之本,實現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相統一。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鬥,是人人努力、人人共享,實現先富帶後富、勤勞智慧守法致富,不能搞“絕對平均主義(yi) ”和吃“大鍋飯”,防止“借機躺平”和“福利陷阱”。要通過初次、二次、三次分配“分好總量”。要以高校畢業(ye) 生、技能型勞動者、中小企業(ye) 主和個(ge) 體(ti) 戶、進城農(nong) 民工為(wei) 重點,推動更多人穩步邁入中等收入行列。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認為(wei) ,進入新發展階段,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智庫的需求更加強烈,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出的理論和現實問題更加緊迫。在此背景下,以財經戰略研究院為(wei) 代表的智庫應跟上時代步伐,精心打造專(zhuan) 家團隊,真正做到胸懷“國之大者”,確保智庫產(chan) 品有用、能用、管用。

  全國人大社會(hui) 建設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表示,可預期的穩定經濟環境和明確規則,有利於(yu) 一個(ge) 國家積極利用兩(liang) 種資源、兩(liang) 個(ge) 市場,同時在發展和安全之間保持平衡。因此,我們(men) 需要明確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訴求,統籌各個(ge) 方麵、各個(ge) 渠道,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中國已經是國際經貿環境的重要塑造者,一定程度上是其他國家的“外部環境”,具有日益突出的國際影響力。我們(men) 要通過製度型開放,穩定全球預期,也為(wei) 自身發展創造良好國際環境。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卓元表示,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關(guan) 於(yu) 做大做好“蛋糕”已經有了一套較為(wei) 係統的政策和理論,但在切好分好“蛋糕”方麵仍需進行製度探索和創新。其中,完善財稅體(ti) 製首當其衝(chong) 。可以考慮將GDP增量更多向居民可支配收入傾(qing) 斜,特別是向低收入群體(ti) 傾(qing) 斜,防止消費收縮,努力擴大內(nei) 需,以此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收入差距問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主任、國家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在貨幣金融領域促進共同富裕,歸根結底是要落實就業(ye) 優(you) 先,把金融支持落實到人上。小企業(ye) 的從(cong) 業(ye) 人員加上打零工者覆蓋了我國就業(ye) 人口的90%以上,向他們(men) 提供金融服務,提高其收入水平,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主要任務和途徑。互聯網、平台、通道是小企業(ye) 和零工經濟與(yu) 社會(hui) 發生聯係的媒介。因此,支持各類平台、網絡、通道等健康發展,是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主要機製。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