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話互動中“一起向未來”
由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hui) 、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中國日報“新時代斯諾工作室”承辦的中國同上合組織及歐亞(ya) 地區國家青年精英交流對話會(hui) 18日在北京舉(ju) 行。本次對話會(hui) 以“一起向未來”為(wei) 主題,來自上合組織及歐亞(ya) 國家的政府官員、外交官、冬奧組委會(hui) 官員、媒體(ti) 負責人、智庫專(zhuan) 家、青年學者、運動員等數十位中外嘉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yu) 會(hui) ,圍繞加強地區青年交流合作,以及奧林匹克精神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助力青年全麵發展方麵的重要意義(yi) 等議題各抒己見,展開深入交流。
“青年是上合地區的未來”
上合組織國家有約8億(yi) 年輕人,承擔著促進地區各國共同發展繁榮的時代責任,與(yu) 會(hui) 嘉賓在對話會(hui) 上對地區青年的發展寄予厚望。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le) 玉成表示,當前全球疫情持續延宕,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麵對“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的時代之問,地區國家作出了加強團結協作、應對風險挑戰的共同選擇。在此背景下,青年作為(wei) 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應該常懷激昂奮進之心、振興(xing) 國家之誌、兼濟天下之情,將青春之我全麵融入國家發展、地區繁榮的偉(wei) 大事業(ye) ,書(shu) 寫(xie) 光彩亮麗(li) 的青春華章。他指出,青年應當“順應時代潮流,弘揚‘上海精神’,踐行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傳(chuan) 承睦鄰友好事業(ye) ,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青春力量”。
“青年是上合地區的未來,也是上合地區發展進步的青春動力。”上海合作組織秘書(shu) 長張明介紹,近年來上合組織各國高度重視青年和青年工作,實施了大量麵向青年的項目。從(cong) 2018年青島峰會(hui) 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致青年共同寄語》,到2021年在杜尚別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主管部門間青年工作合作協定》;從(cong) 向上合組織國家提供大量培訓或留學名額,到支持各國青年創新創業(ye) ,設立青年創業(ye) 國際孵化器等,各方為(wei) 鼓勵、支持和推動青年合作做了有效努力。當前世界變局與(yu) 全球疫情疊加交織,青年人應該識大變局、塑大變局、立大變局,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上合組織和歐亞(ya) 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hui) 副主席崔麗(li) 在致辭中指出,麵向未來,上合組織國家的青年朋友應凝聚民間友好強大合力,發揮民間外交鮮明優(you) 勢,構建相知相親(qin) 的夥(huo) 伴網絡,在對話中互學互鑒、共同成長,著眼於(yu) 未來合作與(yu) 發展,繼續傳(chuan) 承互信、包容、發展、共贏的“上海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 共赴美好未來
正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在致辭中所說,與(yu) 會(hui) 各國青年代表在交流中加深友誼,以小我之間的相知相惜,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同行共進;在對話中共擔未來,表示將把青春融入人類發展大潮之中,為(wei) 促進人類進步而奮鬥。
在華土耳其學生會(hui) 主席譚越表示,崛起中的亞(ya) 洲青年的願望和目標很明確,即創造一個(ge) 和平繁榮的世界。在這個(ge) 世界,沒有恐怖主義(yi) 、毒品、饑餓、貧困、孤獨、腐敗和無知的容身之地。唯一能創造這個(ge) 世界的力量是青年,而亞(ya) 洲青年正是這種力量的火車頭。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dong) 研究所青年學者庫林采夫認為(wei) ,上海合作組織大學在上合組織框架內(nei) 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上海精神”為(wei) 指引吸引和培養(yang) 青年人才。他倡議為(wei) 擴大多邊教育、科學、文化合作注入新的動力,集中精力發展各國青年科學家之間的高水平合作,建立起業(ye) 務溝通,舉(ju) 行聯合科研,同時更加注重青年科學家的職業(ye) 前景。
來自格魯吉亞(ya) 的視頻博主桃漫是清華大學的畢業(ye) 生,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發布的視頻中不僅(jin) 有介紹中國的,也有介紹格魯吉亞(ya) 的,在兩(liang) 國的網絡平台都收獲了很多年輕“粉絲(si) ”的關(guan) 注。她說,新媒體(ti) 在促進不同國家間人民的關(guan) 係上能夠起到很大作用,通過視頻可以讓觀眾(zhong) 直觀感受到對方國家的真實情況,激發其了解對方國家文化的興(xing) 趣,尤其可以糾正一些西方媒體(ti) 對中國的不實報道,她在中國街頭采訪人們(men) 關(guan) 於(yu) 格魯吉亞(ya) 情況的視頻就得到了來自兩(liang) 國觀眾(zhong) 的積極評價(jia) 和留言。不久前,桃漫參觀了北京冬奧會(hui) 場館,她表示,冬奧場館再利用、可持續和高科技的特點,以及幕後工作人員的細致和努力,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也通過自己的視頻,向格魯吉亞(ya) 的粉絲(si) 們(men) 分享了她對北京冬奧會(hui) 即將舉(ju) 辦的激動心情。
歐亞(ya) 青年熱切期待北京冬奧
2月4日,奧運聖火將在北京“鳥巢”再次點燃。對話會(hui) 上,與(yu) 會(hui) 嘉賓紛紛表達了對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成功舉(ju) 辦的期待,向各國參賽運動員致以祝福,同時也對少數國家政治化奧運會(hui) 的行徑表示反對。
白俄羅斯國立體(ti) 育大學運動員戈爾諾斯科表示,正如北京冬奧會(hui) 的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所闡明的,奧林匹克的精神就是相互理解、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的獨特之處,認識更多代表著不同的國家和大洲的優(you) 秀運動員。她說:“如果我們(men) 一起向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沒有共同的努力和行動,就不會(hui) 獲得和平與(yu) 福祉。”
哈薩克斯坦留華畢業(ye) 生協會(hui) 秘書(shu) 長葉列烏(wu) 斯佐娃表示,中國抗疫工作卓有成效,為(wei) 冬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提供了有力保障。哈著名歌手迪瑪希參加了北京冬奧會(hui) 哈薩克語和中文雙語短片的拍攝,唱響了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支持,相信北京冬奧會(hui) 將成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最好舞台。
伊朗德黑蘭(lan) 大學亞(ya) 洲研究中心主任好麥特認為(wei) ,一些國家的經濟製裁,以及所謂的“外交抵製”都根植於(yu) 單邊主義(yi) 。當今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對話、互動以及包容。在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冬奧村作為(wei) 各國運動員的家,成了“地球村”的縮影,這樣的北京冬奧會(hui) 應該得到支持而不是抵製。
蒙古新聞網青年記者巴特巴雅爾表示,北京冬奧會(hui) 是運動員之間、國家之間合作的大好機會(hui) ,相信中國將舉(ju) 辦一場高水平的冬奧會(hui) 。蒙古國總理奧雲(yun) 額爾登強調體(ti) 育運動不應被政治化,也將出席開幕式以表示對本次盛會(hui) 和全體(ti) 運動員的有力支持。
“作為(wei) 一個(ge) 熱帶國家,我們(men) 的運動員沒有參加過曆屆冬奧會(hui) ,所以這將是我們(men) 第一次參加冬季奧運會(hui) ,這讓我們(men) 非常振奮。”柬埔寨金邊市副市長農(nong) 帕拉表示,柬埔寨第一次參加冬奧會(hui) ,恰恰證明了奧運會(hui) 能夠凝聚全球。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將讓全球不同國家的運動員和青年齊聚一堂,不帶有任何歧視,而是共同建立新的友誼,相互尊重,進一步加強關(guan) 係,促進文化交流,秉承奧林匹克精神,走向共同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