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生人口再回落,我國如何應對
新華社北京電(記者田曉航)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繼續回落,成為(wei) 近段時間的熱點話題。為(wei) 何近幾年出生人口持續下降?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落實有哪些進展?如何讓積極生育支持措施落到實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有關(guan) 專(zhuan) 家作出回應。
多重因素造成出生人口下降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經初步核算,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1062萬(wan) 人。這一數字低於(yu) 2020年的1200萬(wan) 人和2019年的1465萬(wan) 人。出生人口數為(wei) 何持續下降?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說,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年輕人婚育觀念顯著變化、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生育顧慮等;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對部分群眾(zhong) 婚育安排產(chan) 生一定影響。
未來我國出生人口數量是否會(hui) 持續走低?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認為(wei) ,這需要綜合育齡婦女總數、育齡婦女年齡結構以及生育率等因素來看。
“育齡婦女數量取決(jue) 於(yu) 以往的出生隊列規模。”宋健說,1962年至1975年以及1981年至1997年我國出生人口規模均超過2000萬(wan) 人,在死亡水平緩慢變化的條件下,不同規模出生隊列人口進入育齡期將影響育齡婦女總數。未來一段時期,1981年至1997年間高出生隊列仍是我國育齡婦女的主體(ti) ,但後續進入育齡期的婦女數量在縮減,由此導致育齡婦女總數持續下降,內(nei) 部年齡結構趨於(yu) 老化,這將給出生人口帶來較大下行壓力。
宋健認為(wei) ,未來能否平緩出生人口下降趨勢,關(guan) 鍵在於(yu) 生育率能否有所提升。這就需要加快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建設,緩解群眾(zhong) 麵臨(lin) 的壓力,推動適齡婚育,提振生育水平。
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優(you) 化生育政策落實
“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就是希望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楊金瑞說。
廢止《社會(hui) 撫養(yang) 費征收管理辦法》等3部行政法規;印發《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實施婦幼健康保障工程,2021年支持427家縣級婦幼保健院提升服務能力;推動普惠托育服務專(zhuan) 項行動,2021年支持建設了6.1萬(wan) 個(ge) 普惠托位;開展計劃生育家庭幫扶工作……國家有關(guan) 部門積極行動,多措並舉(ju) 推動優(you) 化生育政策落實。
一些地方推出了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生育支持舉(ju) 措。例如,修改後的《浙江省人口與(yu) 計劃生育條例》規定,女方在享受國家規定產(chan) 假的基礎上,生育一孩延長產(chan) 假60天,生育二孩、三孩延長產(chan) 假90天;江蘇省蘇州市對已備案的社會(hui) 辦普惠性托育機構,給予1萬(wan) 元/托位的建設資金補助和300-800元/人/月的托位運營補助;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全國率先推出育兒(er) 補貼金政策……
政策何時能夠見效?楊金瑞說,人口再生產(chan) 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生育決(jue) 策的因素很複雜。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實施時間還不長,配套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陸續出台中,短期內(nei) 很難顯現出明顯效果。不過,下一步,各地各部門將著眼群眾(zhong) 最期盼的生育、養(yang) 育、教育等工作推出一係列配套支持措施,出實招、出硬招,進一步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政策落地需做好銜接,保障育齡女性權益
宋健介紹,各國生育支持措施大致可分為(wei) 三類:時間支持,包括產(chan) 假、育兒(er) 假、陪產(chan) 假等假期製度;經濟支持,包括給兒(er) 童的津貼、給家庭的津貼和給父母的各種照護津貼,以及稅收減免政策;服務支持,包括社區托幼、公立托育機構、居家幫助、課後照顧等。
“推進性別平等的、平衡工作家庭衝(chong) 突的以及促進家庭發展的政策,對於(yu) 生育水平的提升都有所助益。”宋健認為(wei) ,我國現在所采取的發展普惠托育、延長產(chan) 假、設置育兒(er) 假等措施就屬於(yu) 這樣的政策,同時,國家應繼續鼓勵從(cong) 地方入手探索符合各地實際的經驗。
宋健認為(wei) ,要讓生育支持措施落到實處,增強育齡女性生育意願,需要做好政策銜接。例如,要落實生育假期製度,生育成本應由國家、企業(ye) 和家庭共同分擔,利用政府補貼、稅收減免手段等多種措施,適當分擔用人單位的成本,從(cong) 而減輕家庭特別是育齡女性的後顧之憂。
針對女性在職業(ye) 發展和婚育抉擇方麵的困境,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認為(wei) ,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既要從(cong) 家庭內(nei) 部鼓勵代際支持和男性參與(yu) ,也要從(cong) 家庭外部提供更多社會(hui) 支持。
“鼓勵女性經濟參與(yu) 和社會(hui) 參與(yu) ,我們(men) 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融合現代文明理念,倡導適齡婚育、代際和諧、性別平等、責任共擔的新型家庭文化。”賀丹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