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燃冬奧激情 品新春年味——網友熱議2022虎年春節

發布時間:2022-01-29 10:1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農(nong) 曆虎年春節將近,中國大地上處處都是年味,今年大年怎麽(me) 過?這個(ge) 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火紅的對聯、熱騰騰的餃子、充滿歡笑的團聚……關(guan) 於(yu) 春節、年味,每個(ge) 人都有著自己的感受。

  更令人期待的是,今年春節,一場高規格的國際體(ti) 育盛會(hu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也將在中國舉(ju) 行。冬奧會(hui) 遇上中國春節,注定是一場特殊的緣分。兩(liang) 場盛事的相遇,必將創造一段中華文明與(yu) 世界多樣文明交流互鑒的佳話,交織出美美與(yu) 共的美好旋律。

  “心有安全感”

  過個(ge) 平平安安幸福年

  “2022是個(ge) 什麽(me) 年?”辭舊迎新之際,這個(ge) 話題登上了網絡熱搜榜。“機遇與(yu) 挑戰並存的一年”“跑出加速度”“願疫情散去、春日早來”“全麵升級自己”“祝福國泰民安”……網友的討論中,有期盼、有信心、有思考,這些熱火朝天的討論展現出的夢想與(yu) 活力,飽含著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如果要用一個(ge) 詞總結我對今年春節的感受,那一定是‘安全感’。”春節到來前一周,遼寧網友“葡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裏寫(xie) 下這句話。她的話道出了千萬(wan) 中國人的心聲。

  2021年以來,中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產(chan) 業(ye) 鏈韌性得到提升,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這一切的付出和收獲,化作了大家心中最堅實的安全感。

  為(wei) 了守護這份安全感,讓大家過一個(ge) 平安幸福的“放心年”,各項保障措施和暖心服務陸續出台。

  1月8日,環球網轉發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國家發改委:全力做好春節和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生活物資保障》。文章稱,今年春節期間,恰逢北京冬奧會(hui) 舉(ju) 辦,同時又麵臨(lin) 著疫情防控艱巨任務,做好生活物資保供穩價(jia) 工作,對於(yu) 確保人民群眾(zhong) 歡樂(le) 祥和過節、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順利舉(ju) 辦都具有重要意義(yi) 。目前,從(cong) 市場情況看,重要民生商品供給充裕、價(jia) 格基本穩定。總體(ti) 判斷,春節和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供給有堅實保障,價(jia) 格將保持平穩運行。

  要想過一個(ge) 平平安安的幸福年,還需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1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網轉發了人民日報評論文章《以精準防控守護春節平安》。文章寫(xie) 道,守護一個(ge) 健康祥和的春節,離不開每個(ge) 人的努力。當前,不少地區已經發布了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政策,對人員流動分情況進行精細管理。對個(ge) 人而言,無論是返鄉(xiang) 過年,還是就地過年,都應嚴(yan) 格遵守當地防疫政策,配合防疫工作。同時,也應保持良好衛生習(xi) 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堅持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衛生習(xi) 慣,做好個(ge) 人防護,當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把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關(guan) 。這不僅(jin) 是為(wei) 了保障自己的健康,更是為(wei) 了守護親(qin) 朋好友的平安。

  “感受‘新年俗’”

  享受豐(feng) 富多彩文化年

  時代在變,延續了幾千年的春節民俗催生出新形態,呈現出新氣象。

  1月22日,央視網發布新聞《春節臨(lin) 近,全國多地各類民俗體(ti) 驗活動熱鬧展開》,報道了江西南昌的春節民俗活動。在江西南昌縣八一鄉(xiang) 錢溪村,當地農(nong) 民敲著鑼鼓,拉起胡琴,用一場極具特色的樂(le) 器表演《鑼鼓十八番》為(wei) 村民們(men) 帶來祝福。《鑼鼓十八番》是江西省級非遺項目,至今已經有300年曆史。隨著“蝴蝶穿花”“喜鵲噪梅”“鳳歸巢”等一個(ge) 個(ge) “番子”(《鑼鼓十八番》曲調的俗稱)響起,音樂(le) 和節奏盡顯非遺民俗魅力,讓大家在直呼過癮的同時,感受到了春節帶來的洋洋喜氣。

  對於(yu) 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除夕夜,全家人會(hui) 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hui) 。

  1月25日,人民網發表題為(wei) 《第三次彩排:營造中國傳(chuan) 統年味》的文章,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hui) 》進行了預熱報道。

  文章稱,本次彩排在前兩(liang) 次聯排的基礎上更加順暢,整體(ti) 氛圍也更加熱烈,各節目之間的編排銜接更為(wei) 自然。其中,在節目內(nei) 容的設計上,今年春晚努力追求舞台狀態與(yu) 生活狀態的交相輝映,更多地找尋觀眾(zhong) 的情感“共鳴點”。既有注重體(ti) 現傳(chuan) 統文化賡續傳(chuan) 承的節目,更有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文明、冰雪運動和冬奧盛會(hui) 等時代主題的精品。

  除了晚會(hui) 節目,即將在春節期間上映的“春節檔”電影也為(wei) 大家過年期間的文娛活動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1月23日,人民網人民科技賬號發布題為(wei) 《2022年春節檔電影預售“一超多強”的格局初顯》的文章。文章報道稱,2022年的春節檔電影從(cong) 2月1日開始上映,共有8部國產(chan) 影片同台亮相。據悉,春節檔8部影片涵蓋了戰爭(zheng) 、劇情、喜劇和動畫等多種類型。其中最受關(guan) 注的還屬電影《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講述了在結束新興(xing) 裏和下碣隅裏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又接到了更為(wei) 艱巨的任務——在水門橋阻擊敵軍(jun) 的故事。

  許多網友表示,有了溫暖,有了家的感覺,他鄉(xiang) 已是故鄉(xiang) 。

  1月24日,山西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發布一篇關(guan) 於(yu) “感受‘新年俗’”的報道,講述了在北京工作的山西省呂梁市護工呂吉雲(yun) 的故事。基於(yu) 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考慮,呂吉雲(yun) 決(jue) 定今年在北京就地過年。而逛博物館,則被他笑稱為(wei) 自己的“新年俗”。呂吉雲(yun) 說,“在北京當地過年,可以感受一下這裏與(yu) 家鄉(xiang) 不同的年俗文化。我準備利用春節假期去天安門廣場看一看,還想去國家博物館等地方參觀。”

  “一起向未來”

  喜迎精彩紛呈冬奧年

  冬日的河北崇禮,儼(yan) 然一片雪國景象。

  起伏的山巒之間,“雪如意”、“冰玉環”、張家口冬奧村……一處處融合著“國際範兒(er) ”與(yu) “中國風”的冬奧場館設施披上了銀裝,靜待2022年2月盛會(hui) 啟幕。

  說起冬奧會(hui) 與(yu) 2022年中國春節的淵源,就得說說冬奧會(hui) 會(hui) 徽“冬夢”的故事。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組織委員會(hui) 官網主頁上,介紹冬奧會(hui) 會(hui) 徽的文章《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會(hui) 徽和冬殘奧會(hui) 會(hui) 徽揭曉》被推送。文章寫(xie) 道,北京冬奧會(hui) 會(hui) 徽“冬夢”將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和奧林匹克元素巧妙結合,以漢字“冬”為(wei) 靈感來源,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ju) 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si) 帶,為(wei) 會(hui) 徽增添了節日歡慶的視覺感受,也象征著北京冬奧會(hui) 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ju) 行。

  與(yu) 此同時,各國人民也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向中國春節的到來和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行送上了祝福。

  1月25日,央視新聞客戶端發布了題為(wei) 《春節冬奧即將到來,世界各地送上誠摯祝福》的報道。文章稱,距離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已不足10天,非盟官員、非洲友人和非洲留學生們(men) 紛紛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獻上誠摯祝福,埃塞俄比亞(ya) 職業(ye) 教育孔子學院的學生還表演了歌曲《一起向未來》的手勢舞。

  文章還講述了俄羅斯RT電視台主編西蒙尼揚攜兩(liang) 個(ge) 孩子為(wei) 中國人民送上節日祝福,同時祝願北京冬奧會(hui) 圓滿成功的故事。西蒙尼揚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從(cong) 小開始學習(xi) 漢語,她為(wei) 此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兩(liang) 個(ge) 孩子也用漢語為(wei) 春節和冬奧會(hui) 送上了祝福。

  對於(yu) 北京冬奧會(hui) 和中國春節的“完美邂逅”,新華社在《逐夢新征程,奮鬥創未來》一文中寫(xie) 道:新春伊始,奧運聖火將再次在北京點燃。當奧運夢想升騰於(yu) 世界東(dong) 方,中國夢又將開始新的書(shu) 寫(xie) 。“一起向未來”,我們(men) 將與(yu) 世界攜手,用奧林匹克運動的光與(yu) 熱,給人類帶來希望與(yu) 力量;我們(men) 將重整行裝再出發,銘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wei) 大夢想。在留言中,網友紛紛對中國春節、北京冬奧表達祝福。(楊俊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