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雄安新區聚焦定位積蓄成長力量——未來之城建設正在加速

發布時間:2022-02-24 10:12:00來源: 經濟日報

  重點片區和工程建設熱火朝天、日新月異,完成投資1104億(yi) 元,“四縱三橫”高速公路全麵建成;中化控股、中國星網等央企落戶新區,北京援建“三校一院”項目順利推進;白洋澱澱區水質多年來首次達到Ⅲ類,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日益顯現……

  近日,河北省兩(liang) 會(hui) 落幕,梳理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2021年,雄安新區在項目建設、承接疏解、生態治理等方麵實現重要突破,交出了一份不俗的“年度答卷”,也描繪出新的一年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清晰“路線圖”。

  加速打造城市雛形

  “今年,我們(men) 在新家過年!”雄安新區容東(dong) 片區八於(yu) 社區居民高來順老人說。

  容東(dong) 片區是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先行區域,也是首個(ge) 集中建成區。2021年10月,容東(dong) 片區939棟安置房開始相繼交付入住。到去年年底,首批1萬(wan) 餘(yu) 戶3萬(wan) 餘(yu) 人已順利回遷安置。

  70多歲的高來順老兩(liang) 口是雄安新區首批回遷戶之一,70平方米的新居寬敞明亮、暖意融融,社區嶄新的柏油路上,交通標識清晰醒目,黨(dang) 群服務中心、警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站等配套服務功能齊備,菜店、藥店方便快捷,讓老兩(liang) 口“越看越歡喜”。

  過去的一年,承載千年大計任務的這片土地,每天都在積蓄成長的力量。2021年5月29日,雄安新區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榮烏(wu) 高速新線、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至此,連同既有的京港澳、大廣、榮烏(wu) 、津石4條高速公路共同構成的“四縱三橫”雄安新區對外高速公路骨幹路網全麵形成,雄安新區與(yu) 京津冀實現全麵快速聯通,大規模建設畫卷加速鋪展。同時,雄安新區容東(dong) 、容西、雄東(dong) 、昝崗等片區進入穩定開發期,啟動區、起步區加快建設,重點片區框架全麵拉開,城市雛形開始顯現。

  即使是數九寒天,雄安新區的建築工地也依然是塔吊林立、機器轟鳴,10萬(wan) 多名建設者不舍晝夜、忘我奮戰,2021年實施的177個(ge) 重點項目正在築牢未來之城的根基。

  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雄安新區將完善起步區各組團控詳規,加快啟動區、起步區等重點片區建設,推進東(dong) 西軸線、R1線等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000億(yi) 元,加速打造新區城市雛形。

  牽準承接疏解“牛鼻子”

  2021年12月28日,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與(yu)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能雄安總部項目正式啟動,這是去年第三個(ge) 注冊(ce) 地址在雄安新區的央企項目。

  雄安新區不同於(yu) 一般意義(yi) 上的新區,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聚焦這一定位,河北堅持高端高新並重,以承接存量為(wei) 主,疏解清單和市場化對接結合,出台企業(ye) 產(chan) 業(ye) 準入和發展正負麵清單,穩妥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同時,雄安新區創新體(ti) 製機製,在北京開通雄安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窗口,讓北京疏解企業(ye) 通過綠色通道即來即辦、企業(ye) 開辦一日辦結提高效率;提供優(you) 質服務,研究製定承接疏解配套政策,出台積分落戶辦法、居住證實施辦法等,加強住房、薪酬、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麵的政策研究。

  過去一年,中國衛星網絡集團、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央企相繼注冊(ce) 落戶,目前央企在雄安設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100餘(yu) 家,在雄安注冊(ce) 的3000多家企業(ye) 中,80%都是北京的科技型企業(ye) 。此外,北京援建“三校一院”項目順利推進,首批4所疏解高校、2所醫院正在加快落地;90所京津冀知名醫療衛生機構、59所優(you) 質學校與(yu) 雄安新區各類醫院、學校建立幫扶合作關(guan) 係;中關(guan) 村科技園等一批高科技項目也在加快落地……

  記者從(cong) 河北省兩(liang) 會(hui) 了解到,雄安新區今年將加快高校、醫療機構、企業(ye) 總部等標誌性疏解項目落地。同時,創新土地、投融資等體(ti) 製機製,打造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布局一批國家級創新平台,建設空天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創新產(chan) 業(ye) 中試基地。

  繪出藍綠交織發展底色

  冬日的白洋澱,沒有了葦綠荷紅,厚厚的冰麵上,等待收割的蘆葦如油畫般凝固在澱泊之上。在河北省人大代表、非遺蘆葦畫技藝傳(chuan) 承人楊丙軍(jun) 眼中,這些蘆葦可是寶貝。楊丙軍(jun) 是土生土長的白洋澱人,他專(zhuan) 注了30多年的蘆葦畫事業(ye) 與(yu) 這片澱泊息息相關(guan) ,他本人更是見證了昔日“華北明珠”重放光彩的全過程。

  新年伊始,從(cong)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傳(chuan) 來好消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白洋澱澱區整體(ti) 水質為(wei) Ⅲ類。從(cong) 2017年劣Ⅴ類連上“台階”全麵提升至Ⅲ類,這是1988年恢複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白洋澱首次實現全域水質Ⅲ類標準,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幾個(ge) “台階”的背後,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推動白洋澱生態修複保護實現曆史性、轉折性和全局性變化的堅定決(jue) 心,是以最強力“鐵腕”治汙,推動全流域、上下遊、左右岸、澱內(nei) 外係統治理、協同治理的全力以赴。

  據了解,2018年至2021年,白洋澱流域共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重點項目239個(ge) 。特別是2021年聚焦水質實現Ⅲ類目標,實施九大類66項水質提升保障工程,將目標責任落實到“一澱九河”,治理措施細化到“一河一策”“一斷麵一策”。

  “兒(er) 時清新明亮的白洋澱又回來了!”楊丙軍(jun) 感慨道,隻有優(you) 質的蘆葦才能做出優(you) 質的蘆葦畫。

  按照規劃,未來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將穩定在70%,先留足藍綠空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再著手建城。從(cong) 2017年秋季的第一棵樹、第一片林起,雄安新區啟動了以建立城市森林為(wei) 目標的“千年秀林”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造林43.5萬(wan) 畝(mu) 。在這裏,每棵樹都實行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步構建起“數字森林”。2021年7月,作為(wei) 雄安新區北部綠色生態門戶,總麵積約18平方公裏的雄安郊野公園盛裝亮相,公園林地麵積超過1000公頃,每年將至少新增碳匯1萬(wan) 噸。

  如今的雄安,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日益秀美。(陳發明)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