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台】生態文學作品
【期刊看台】
徐剛、沈念“生態文學作品”
載《人民文學》2022年第1期
在優(you) 秀的生態、自然題材作品中,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盡展無窮的文學魅力。《人民文學》“新時代紀事”欄目中刊發的兩(liang) 部生態文學作品,正具有如此品質。作為(wei) 本期頭題,徐剛的《自然筆記》段段連天地、時時含性情、處處是學識,自然之思與(yu) 旅人之道都那麽(me) 透亮具體(ti) ,可謂境界文章範例;沈念的《大湖消息》實情在水在岸、世情在人在鄉(xiang) 、詩情在物在我。
黃榮才、江俊濤等“小說天地”(欄目)
載《泉州文學》2022年第1期
福建泉州有一批頗具實力的作家,他們(men) 既關(guan) 注腳下這片熱土,又放眼更廣闊的天地。黃榮才的《直線距離》,作為(wei) 官場小說,沒有落入類型化寫(xie) 作套路,而是以事寫(xie) 人,塑造了一群現代官員形象;江俊濤的《木棉紅》,涉及紅色題材,所寫(xie) 人物有血有肉有人間煙火氣;傅友福的《貓魚或詩和遠方》,一如既往地關(guan) 注社會(hui) 底層人群的生存狀況,人生多有不堪,仍不放棄對詩意和遠方的追尋。
李小娟《我們(men) 的家》(短篇小說)
載《都市》2022年第2期
作品講述了十年婆媳關(guan) 係中,身為(wei) 兒(er) 媳婦的“我”的種種“委屈”。跟隨“我”的心情,你會(hui) 看到憨實倔強的公公受到一家子的慢待,既孤獨又可憐;精明利落的婆婆對“我”不近人情甚至“假惺惺”,卻被丈夫和公公奉若神明。解鎖藏在歲月深處的密碼,讀者慢慢得知,在這些是非恩怨下剖開每個(ge) 人的心情,深藏著的是一家人的默契與(yu) 溫情,是得乎自然的相濡以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