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讓城鄉居民“住有所居”“住得安心”?

發布時間:2022-02-25 10:06:00來源: 工人日報

  “全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ye) 人口超過1100萬(wan) ,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舊小區麵積小、配套差。”在國新辦今天舉(ju) 行的推動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hui) 上,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當前我國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群眾(zhong) 改善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的要求比較迫切。

  住房問題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過去一年,各地各部門加大對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城鄉(xiang) 綠色低碳建設,讓城鄉(xiang) 居民“住有所居”“住得安心”。

  讓青年人“住有所居”

  為(wei) 了讓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cong) 事基本公共服務的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ti) 實現“住有所居”,2021年,人口流入較多的40個(ge) 重點城市籌集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wan) 套,預計可解決(jue) 近300萬(wan) 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

  其中,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達到了70%,且不變更土地的使用性質,也不要求補繳土地價(jia) 款,為(wei) 降低保障性租賃住房價(jia) 格創造了條件。

  除租金外,對於(yu) 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房屋改建和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shu) 後,用水、用電、用氣價(jia) 格可一律按照居民價(jia) 格執行,以進一步降低居住成本。

  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還將新籌集240萬(wan) 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都提高了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占比,普遍占新增住房供應量的40%~45%以上。

  讓新老住戶“住得舒心”

  據統計,2019年~2021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了城鎮老舊小區11.5萬(wan) 個(ge) ,惠及居民超過2000萬(wan) 戶。

  在各地改造過程中,共提升和規整各類管線15萬(wan) 公裏,加裝電梯5.1萬(wan) 部,增設養(yang) 老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3萬(wan) 多個(ge) 。通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懸空老人”乘坐電梯下樓曬太陽已經不再是奢望,殘疾人出門和回家的路也不再坎坷。

  不僅(jin) 是城市,2021年,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推進實施農(nong) 村低收入群體(ti) 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全年開工改造49.2萬(wan) 戶。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副部長張小宏說,雲(yun) 南、青海等地連續發生了6級以上的地震,經過改造的農(nong) 房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沒有發生整體(ti) 性倒塌,也沒有發生一起因房屋倒塌致人傷(shang) 亡的事件,被群眾(zhong) 稱為(wei) “保命房”。

  讓城鄉(xiang) 居民“住得環保”

  近年來,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開展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提高建築節能強製性標準,推進綠色建造、政府采購綠色建材、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等試點工作。

  截至2021年底,全國411個(ge) 城市共實施包括內(nei) 澇治理、海綿城市建設和新城建等在內(nei) 的2.3萬(wan) 個(ge) 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達5.3萬(wan) 億(yi) 元。數據顯示,2021年,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覆蓋率達到74%;90%以上的自然村實現生活垃圾收運處置。

  據悉,住建部將抓緊出台城鄉(xiang) 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動城鄉(xiang) 綠色低碳建設。一方麵,要優(you) 化城市結構和布局,建設綠色低碳社區,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另一方麵,推進綠色低碳農(nong) 房建設,加強生活垃圾汙水治理,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等工作,全麵促進鄉(xiang) 村節能降碳。(時斕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