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守住"兩條底線",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三農(nong) ”問題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從(cong) 全力抓好糧食生產(chan) 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強化現代農(nong) 業(ye) 基礎支撐、聚焦產(chan) 業(ye) 促進鄉(xiang) 村發展、紮實穩妥推進鄉(xiang) 村建設、突出實效改進鄉(xiang) 村治理等八個(ge) 方麵,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進行部署,為(wei) 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做好“三農(nong) ”工作,接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確保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農(nong) 民穩步增收、農(nong) 村穩定安寧凝聚了共識、注入了動力。
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一直是我們(men) 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三農(nong) ”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貫徹新發展理念,勇於(yu) 推動“三農(nong) ”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曆史性變革,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麵開創新局麵提供了有力支撐。從(cong) 黃土高坡到茫茫林海,從(cong) 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區,從(cong) 西北邊陲到雲(yun) 貴高原……廣袤的神州大地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保持穩中有進,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是進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們(men) 黨(dang) 將召開二十大。做好“三農(nong) ”工作、穩定“三農(nong) ”這個(ge) 基本盤,對於(yu) 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hui) 環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yi)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liang) 條底線”,這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的客觀需要,也是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社會(hui) 大局穩定的必然要求。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複蘇脆弱,氣候變化挑戰突出,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任務極為(wei) 繁重艱巨。隻有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守好“三農(nong) ”基礎,才能夯實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穩定全年糧食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大力推進種源等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持續推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紮實開展重點領域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就要把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落到實處,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紮實有序做好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農(nong) 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鄉(xiang) 村是一個(ge) 可以大有作為(wei) 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以更大的決(jue) 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ju) 措推動農(nong) 業(ye) 全麵升級、農(nong) 村全麵進步、農(nong) 民全麵發展,我們(men) 就一定能譜寫(xie) 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開創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局麵,為(wei) 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提供堅強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