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普惠養老”能破解養老焦慮嗎

發布時間:2022-02-25 10:35: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中國式養(yang) 老難題,是社會(hui) 關(guan) 注度較高的一個(ge) 話題。特別是人口老齡化與(yu) 工業(ye) 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相伴隨,又疊加城鄉(xiang) 差距、區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使得當下的養(yang) 老問題變得格外複雜嚴(yan) 峻。

  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推動全社會(hui)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格局初步形成,但這似乎並沒有從(cong) 根本上打消人們(men) 對未來養(yang) 老問題的焦慮,畢竟從(cong) 文字規劃到真正落地還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總體(ti) 看,短期內(nei) 解決(jue) 好養(yang) 老服務“買(mai) 不到、買(mai) 不起、買(mai) 不好、買(mai) 不安心”的問題,並非易事。

  與(yu) 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基數大、發展快,“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特點,讓中國養(yang) 老服務的供需矛盾更為(wei) 突出。有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是在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至10000美元時才進入老齡化階段,而我國則在人均GDP僅(jin) 為(wei) 1000美元時就已進入,這意味著,無論是養(yang) 老資金的投入還是基礎設施的供給,均滿足不了人口老齡化的需求。

  對中國的養(yang) 老需求進行分析,不難發現這是一個(ge) “棗核型”結構,位於(yu) 兩(liang) 端的分別是富裕人群和困難人群:富裕人群的高端養(yang) 老需求,可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jue) ;困難人群的養(yang) 老需求,可以由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加以兜底。恰恰是處於(yu) 棗核中部的老年群體(ti) ,數量最多,處境也最為(wei) 尷尬——高端養(yang) 老院住不起,低端養(yang) 老院不願住,公辦養(yang) 老院則需要很長的排隊周期。

  之所以出現上述情形,根本原因仍是養(yang) 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特別是針對普通老年群體(ti) 的普惠型養(yang) 老服務方麵,供給缺口更是龐大。對此,有關(guan) 部門早在2019年初就啟動了“城企聯動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行動”,當年下達中央預算內(nei) 資金14億(yi) 元,新增養(yang) 老床位7萬(wan) 張。從(cong) 數字上看,力度不可謂不大,但平攤到億(yi) 萬(wan) 級老年人口這個(ge) “分母”上,顯然有些力不從(cong) 心。

  普惠養(yang) 老能否真正破解中國民眾(zhong) 的養(yang) 老焦慮,現在下結論還為(wei) 時過早,但從(cong) 發展方向上看,決(jue) 策層很重視,市場也有呼應。2021年1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普惠型養(yang) 老服務,促進資源均衡配置”;《“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強調,“要織牢兜底性養(yang) 老服務網,同時擴大普惠型養(yang) 老服務覆蓋麵”,這些都為(wei) 推廣普惠養(yang) 老夯實了基礎。

  與(yu) 財政兜底的基本養(yang) 老、完全市場化的高端養(yang) 老相比,普惠養(yang) 老更加強調構建一種麵向社會(hui) 大眾(zhong) 、主要依靠市場供給且由政策引導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它通過對養(yang) 老服務價(jia) 格的合理引導,最大程度地滿足普通老年群體(ti) 的養(yang) 老需求。同時,普惠養(yang) 老的另一大著力點是對社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的扶持培育。比如,通過運營家庭養(yang) 老床位,將服務延伸至家庭;又如,推動鄉(xiang) 鎮、街道層麵的區域養(yang) 老服務中心與(yu) 社區機構功能互補,共同構建“一刻鍾”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圈等。

  要看到,僅(jin) 靠公共財政唱“獨角戲”,難以解決(jue) 普惠養(yang) 老的資金缺口。受回報周期長、回報率偏低等因素影響,普惠養(yang) 老項目往往並不被產(chan) 業(ye) 資本青睞,而國內(nei) 普惠養(yang) 老金融市場也剛剛起步,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ye) 模式。在此背景下,推動普惠養(yang) 老發展,一方麵要格外強調對普惠服務能力的建設,另一方麵要積極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ye) 尤其是國有企業(ye) 發揮作用,努力在優(you) 質服務和合理價(jia) 格之間尋求最大公約數。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