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滑雪醫生提醒:做好這些,雪道盡頭才是快樂
戴上酷炫的雪鏡,穿著亮麗(li) 的滑雪服,腳踩滑雪板,在雪麵上淩空飛躍、閃轉騰挪……在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冬奧會(hui) 上,來自全世界的頂尖滑雪運動員向人們(men) 奉獻出一場場視覺盛宴。
看到選手們(men) 在賽場上英姿颯爽的樣子,您是不是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且慢!任何運動都有風險,滑雪運動也不例外。北京冬奧會(hui)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副醫療官、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袁強提醒各位滑雪運動愛好者,進行滑雪運動時,安全是第一位,做好保護工作,才能盡享冰雪樂(le) 趣。不然,可能就會(hui) 變成像網友戲言的那樣——雪道盡頭是骨科。
上雪道前識風險
練好技術守底線
有人說,一旦接觸滑雪運動,隻有兩(liang) 種結局,要麽(me) 完全不感興(xing) 趣,回歸絕緣體(ti) ;要麽(me) 徹底“入坑”,迅速升級成“發燒友”。
“當你學會(hui) 滑行,才會(hui) 真正感覺到滑雪的魅力。”袁強說,滑雪非常消耗體(ti) 能,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滑行方法,人很快就會(hui) 感到疲憊,難以體(ti) 會(hui) 到滑雪的樂(le) 趣;而掌握正確的滑行方法後,那種在雪麵上風馳電掣、飛奔而下的快感會(hui) 讓人情不自禁地愛上這項運動。
“在空氣清新的戶外進行冰雪運動,零距離接觸大自然,不僅(jin) 讓人心情舒暢、忘卻煩惱,體(ti) 驗到別樣的快樂(le) ,還會(hui) 給身體(ti) 帶來很多好處。”袁強說,冰雪運動是全身性運動,能鍛煉人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增強人的平衡能力,鍛煉協調能力,增強身體(ti) 的柔韌性,改善呼吸功能,還能磨煉意誌,培養(yang) 耐心和恒心,緩解壓力。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保證安全。”袁強說,在雪麵上滑行時移動速度很快,對平衡能力要求高,一旦重心控製不好,很容易摔倒或發生碰撞,受傷(shang) 風險比較高。
近日,網上流傳(chuan) 著一張“雪季幹瞪眼養(yang) 傷(shang) 群”的群聊截圖。每位成員的名字背後,都標注著一個(ge) 或多個(ge) 因滑雪導致的受傷(shang) 部位。
“大多數普通冰雪愛好者對於(yu) 這項運動的危險性缺乏充分認識,對於(yu) 潛在的風險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袁強介紹,初級滑雪者受傷(shang) 往往源於(yu) 沒有掌握動作要領就上場,或是選擇了超過自己能力的雪道;對於(yu) 技術、體(ti) 能都沒有問題的滑雪高手而言,受傷(shang) 可能是因為(wei) 挑戰高難度雪道或動作,也可能是因為(wei) 雪場“菜鳥”的衝(chong) 撞。
在滑雪界,那些還不能控製速度和方向、不會(hui) 刹車卻敢在中高級坡道上肆意往下衝(chong) 的初學者被稱為(wei) “魚雷”。
“‘魚雷’在滑雪場上的殺傷(shang) 力非常大,不僅(jin) 自己容易摔倒,還可能會(hui) 撞到躲閃不及的他人。”袁強說,國內(nei) 很多普通滑雪運動愛好者是初學者,沒有接受過正規教練的專(zhuan) 業(ye) 指導。對於(yu) 初學者而言,有教練帶著非常重要,隻有嚴(yan) 格遵循安全滑雪的原則,盡最大可能避免受傷(shang) ,才能滑得更快樂(le) 、更長久。
準備工作不可少
專(zhuan) 業(ye) 指導是上策
如何才能降低滑雪風險?
袁強說,進行滑雪尤其是高山滑雪前,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做足——不僅(jin) 要配備適合自己的滑行裝備、防護裝備,還要正確評估身體(ti) 狀況。
據袁強介紹,基本滑行裝備包括滑雪板、雪鞋、固定器和滑雪杖。雙板初學者的雪板不能太短,也不要長過身高。打算長期滑雪的愛好者,最好專(zhuan) 門配置適合自己的全套滑行裝備。
滑雪裝備的護具從(cong) 頭到腳,有頭盔、雪鏡、麵罩、護腕、手套、護膝、護臀和護甲。其中,頭盔、雪鏡和手套是必備的。頭盔除了保護頭部不受傷(shang) 害,還具有防寒保暖的作用;雪鏡具有防風、護眼的作用;手套可以保暖,同時在持雪板或摔倒時可以減少手部受傷(shang) 的可能。
“身體(ti) 不適時、吃太飽或喝酒後,切忌滑雪。”袁強指出,滑雪是低溫環境下的劇烈運動,吃太飽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喝酒後身體(ti) 平衡能力下降,同時酒精會(hui) 使體(ti) 表血管擴張,容易導致身體(ti) 失溫。
“在寒冷的戶外,受低溫影響,人體(ti) 的肌肉伸縮功能、心肺適應狀態、血液循環和關(guan) 節的靈活性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袁強指出,如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很容易發生損傷(shang) ,因此開展冰雪運動前要充分熱身,做適當的拉伸,同時注意激活核心肌群,使人體(ti) 更快、更平穩地進入運動狀態,減少運動損傷(shang) 事故的發生。
“對於(yu) 滑雪者尤其是初學者而言,還要認真學習(xi) 和遵守國際滑雪聯合會(hui) 製定的十大安全準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滑雪損傷(shang) 和滑雪事故發生的概率。”袁強說,不正確的滑行技術或滑行姿態可能會(hui) 造成骨骼韌帶的損傷(shang) ,因此滑雪需要有正規滑雪教練的指導,“如果實在找不到教練,也要由經驗豐(feng) 富的朋友帶著,循序漸進地滑。”
盲目自信不應該
量力而行是關(guan) 鍵
經曆了3年多的艱苦訓練,中國第一批高山滑雪醫生不僅(jin) 練就了高超的滑雪技能,其中還有不少人考取了國際認證的二級滑雪教練員資格證書(shu) ,袁強就是其中之一。
袁強介紹,對於(yu) 零基礎的滑雪初學者而言,要先在距離短、坡度小的平坦場地上練習(xi) ,先學會(hui) “走”,再學滑。“走”的基本功包括:穿著雪板行走、八字登山行走、側(ce) 方向走、雪板變方向行走等。學會(hui) “走”後,再學習(xi) 平地滑行,滑行時注意適當降低重心。
“在上初級雪道前,要學會(hui) 怎麽(me) 刹車、怎麽(me) 轉換重心、怎麽(me) 轉彎,比如犁式製動是滑雪入門的必備減速技巧,要把平行的雙板板尾向外推開,形成‘楔形’,同時保持基礎站姿,重心居中,兩(liang) 個(ge) 膝蓋打開,不能形成夾膝。”袁強說,學會(hui) 這些基礎動作後,再循序漸進地上雪道就不太容易摔跤。
“大家在參與(yu) 冰雪運動時,一定要對自己的運動能力有清醒認識,要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選擇適合的項目和難度。”袁強說,一些人有了幾年冰雪運動經驗,就容易盲目自信,結果一不小心就會(hui) 受傷(shang) 。此外,隨著滑雪技術的提升,人們(men) 往往想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也容易出現意外受傷(shang) 。因此,無論何時,“安全”這根弦都要繃著。
袁強介紹,滑雪運動中最常見的急性損傷(shang) 是膝關(guan) 節損傷(shang) ,其次是踝關(guan) 節損傷(shang) 和肩關(guan) 節損傷(shang) 。滑雪時翻滾和突然仰天摔倒的姿勢,可能導致頭頸部、腰椎和骶尾椎受傷(shang) 。骨折也是比較常見的運動損傷(shang) ,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手腕、足踝、膝關(guan) 節、腰椎、頸椎等。
“滑雪是一項相對高速的運動,練習(xi) 過程中難免出現摔倒,因此學會(hui) 在摔倒時自我保護也是滑雪者的必修課。”袁強指出,當發生摔倒,人應該盡可能使臀部一側(ce) 著地,這樣對身體(ti) 造成重傷(shang) 的機會(hui) 比較小。向前方倒地,上肢容易下意識地向前撐地,易造成骨折或韌帶損傷(shang) ;向後方倒地,容易出現傷(shang) 及腰背部及頭部的情況,相對更為(wei) 危險。當不得已向後摔倒時,要主動屈膝下蹲,降低重心,盡量讓臀部先坐下,並注意保護尾骨處,同時低頭團身,避免頭部向後仰磕地。一旦發生損傷(shang) ,一定要等待專(zhuan) 業(ye) 救援,因為(wei) 救援不恰當造成的二次損傷(shang) 可能比原始損傷(shang) 更加嚴(yan) 重。
鏈接
滑雪十大安全準則
對於(yu) 滑雪者而言,國際滑雪聯合會(hui) 製定的十大安全準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滑雪損傷(shang) 或滑雪事故發生的概率,初入滑雪圈的朋友尤其要認真學習(xi) 和遵守。
尊重原則
無論雙板還是單板滑雪者,都應該遵循以下行為(wei) 準則:絕不做出損傷(shang) 或致使他人受傷(shang) 的行為(wei) 。
速度自控原則
無論雙板還是單板滑雪者,都應當讓自己的滑行處於(yu) 可控範圍之內(nei) 。滑行速度和方式應當和其個(ge) 人滑雪水平相符,並且應根據地勢、雪質、天氣和雪場人口密度來選擇以何種方式滑行。
選擇安全線路原則
後方滑雪者務必要選擇不危及前方滑雪者的線路滑行,前方滑雪者有雪道使用的優(you) 先權。
超越原則
從(cong) 後方或側(ce) 方超越其他滑雪者時,請保持足夠距離。
進入雪道、啟動、爬坡原則
當滑雪中途稍作休息重新開始,或者向坡上攀爬時,務必保證不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停留地點原則
除非必須,滑雪者應避免停留在賽道、狹窄的雪道、視線易受阻的地方,若經過上述地點,請盡快通過。
兩(liang) 側(ce) 行走原則
如需在雪道上行走時,請務必選擇在雪道兩(liang) 側(ce) 。
注意警示標識原則
請滑雪者務必對信號牌、指示牌和指示物保持足夠的重視。
互相協助原則
一旦遇見事故,每個(ge) 滑雪者都有義(yi) 務去幫助受傷(shang) 的人。
事故確定身份原則
事故發生後的滑雪者或者目擊者,無論是否有相關(guan) 責任,都應彼此留下聯係方式。(記者 王美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