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兩會大家談】提升育齡人群生育意願,還需從關鍵點入手

發布時間:2022-03-08 09:28: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張田勘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民革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提交《關(guan) 於(yu) 改善育齡人群生殖健康的提案》。該提案指出,我國育齡人群生殖障礙問題不容忽視,幫助這一群體(ti) 順利實現生育願望,對於(yu) 緩解生育率過低的狀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義(yi) 。

  緩解生育率過低可能是未來中國需要特別關(guan) 注、引導和解決(jue) 的問題,因此民革中央的提案從(cong) 解決(jue) 育齡人群生殖障礙著眼,是一個(ge) 有效也切合實際的解決(jue) 思路。不過,對於(yu) 現在的生育低迷狀態,需要從(cong) 全局著眼,從(cong) 抓主要矛盾著手。

  當今全球的總趨勢是生育率普遍下降。2020年7月,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在《柳葉刀》上發表的研究論文顯示,全球總生育率在穩步下降,預計到2100年,全球195個(ge) 國家和地區中,將有183個(ge) 總和生育率(TFR)低於(yu) 生育替代水平。隨著生育率的普遍下降,預計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億(yi) 左右的峰值,然後在2100年下降到88億(yi) 左右。

  生育率下降在中國更突出。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末大陸31個(ge) 省區市總人口為(wei) 14.126億(yi) 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wan) 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wan) 人,人口出生率進一步降至7.5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wei) 0.34‰,總和生育率為(wei) 1.3,大大低於(yu) 生育替代水平(2.1)。

  總體(ti) 而言,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出生率下降通常受社會(hui) 、經濟和文化因素影響。為(wei) 解決(jue) 生育率下降的問題,中國已放開了三胎政策。但是,如果沒有經濟支撐,沒有住房、不能解決(jue) 生兒(er) 育女的一係列問題,還是不能提升育齡人群的生育意願和行動。

  國內(nei) 已經有一些地方在對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夫婦和家庭進行各種補助,從(cong) 育兒(er) 津貼,到超長假期、購房租房優(you) 惠等,最高的經濟補助是三孩家庭每年補助1萬(wan) 元。顯然,這些是杯水車薪,無法讓育齡人群付諸行動。因此,從(cong) 社會(hui) 、經濟和文化角度探討和實施更多、更容易促進育齡人群生育意願和行為(wei) 的政策和措施將是一個(ge) 重要的任務。

  再從(cong) 改善育齡人群生殖健康的具體(ti) 措施來看,民革中央的提案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孕不育人群比例攀升,治療成效有待提高,治療及輔助生育費用高昂。因此,需要建立多級預防體(ti) 係,鼓勵研發推廣先進診療技術,實施多種治療手段。將治療費用納入醫保,構建製度性保障體(ti) 係。這些建議顯然是在解決(jue) 生殖障礙和治療不孕不育方麵提出了全麵性的思考,當然,具體(ti) 的措施還有待於(yu) 醫療、人口、醫保等相關(guan) 部門的跟進,並製定相應措施。

  現在,已經有地方采取了行動。北京在2月26日宣布,從(cong) 2022年3月26日起,在門診治療中常見的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北京醫保甲類報銷範圍。納入醫保甲類報銷範圍的輔助生殖技術的項目價(jia) 格從(cong) 180元到5050元不等,項目類型涵蓋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與(yu) 培養(yang) 等多種醫療服務。

  這個(ge) 措施當然對於(yu) 有生育願望,而且有嚴(yan) 重不孕不育障礙的育齡人群是一個(ge) 極大的促進動力,但是也要看到,從(cong) 醫療技術和經費報銷上來治療不孕不育和促進生育,也隻是涵蓋了較少一部分人群。事實上,改善生殖健康和治療不孕不育應當放在主要人群和主要生殖障礙上。

  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約為(wei) 10%-30%。導致不孕約有40%是男性因素,40%為(wei) 女性因素,另外10%-20%是共同因素或不明原因。對於(yu) 這些占主要人數的不孕不育者,通過簡單的常規治療都可以解決(jue) 問題。需要采用輔助生殖技術的患者,如做試管嬰兒(er) 的患者不到不孕不育人群的10%。我國每年的新出生人口中,近2%是試管嬰兒(er) 。因此,應當首先把目前不孕不育的常規治療手段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內(nei) ,但目前常規的治療不孕不育的醫療技術並未列入醫保,而輔助生殖技術隻是治療不孕不育的“兜底”技術。

  把不孕不育的常規治療手段納入醫保首先可以解決(jue) 大部分不孕不育患者的問題,以提高生育率;其次,醫保的經濟負擔更輕,一些治療費用為(wei) 幾百元,遠低於(yu) 幾千元和上萬(wan) 元的輔助生殖技術費用。同時,把不孕不育的常規治療納入醫保還有助於(yu) 避免患者在求醫時首先選擇輔助生殖技術,因而可以避免濫用這一技術的潛在風險。

  無論是從(cong) 社會(hui) 、經濟、文化,還是以醫療技術改善和促進生育方麵,都需要從(cong) 全局著眼,抓主要矛盾,才有可能逐漸提升育齡人群的生育意願和行動,提高生育率。(張田勘)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