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不放鬆 堅持就是勝利!
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疫情形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日前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cong) 嚴(yan)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流調溯源結果顯示,近期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輸入來源引起的。而且多地的疫情存在多條傳(chuan) 播鏈條,疫情來源也錯綜複雜,給溯源和防控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針對點多、麵廣、頻發的疫情形勢,我們(men) 該如何有效防控,各地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jia) 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
當前,全球正處於(yu) 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新增病例已經連續11周報告超過1000萬(wan) 例。亞(ya) 洲地區呈現快速上升態勢,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不斷刷新單日新增病例最高紀錄。
本輪疫情流調溯源結果顯示,近期本土聚集性疫情均由境外輸入引起。3月以來,國內(nei) 疫情發生頻次明顯增加,感染人數快速增長,波及範圍不斷擴大。在此重要關(guan) 頭,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 梁萬(wan) 年:總書(shu) 記明確強調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是非常重要的,進一步明確了我們(men) 的方向,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中國政府對保護人民身體(ti) 健康,對維護人民生命安全的堅定信心。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把人類推向重大曆史關(guan) 頭,對一個(ge) 國家來說,既是危機,也是大考。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指揮、親(qin) 自部署,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我國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平,快速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然而,奧密克戎變異株來勢洶洶,與(yu) 以往的病毒相比傳(chuan) 播更快,隱匿性更強,導致疫情處置控製難度增加。在全球本輪疫情高位流行的背景下,我國一些地方也出現常態化防控以來,疫情形勢最為(wei) 嚴(yan) 峻的挑戰。針對這種現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深刻認識當前國內(nei) 外疫情防控複雜性、艱巨性、反複性,進一步動員起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持不懈,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堅持就是勝利。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 梁萬(wan) 年:人類和疾病的鬥爭(zheng) 史,都充分證明人類一定最終能戰勝疾病,但什麽(me) 時候勝利完全到來,要看我們(men) 的科技、我們(men) 的防控策略和措施等一係列要素的組合。我們(men) 也很高興(xing) 看到,在和新冠肺炎疫情鬥爭(zheng) 過程當中,人類正在利用科學技術,我們(men) 逐漸有一些有效的武器在使用,這些都是我們(men) 的希望,我們(men) 一定會(hui) 積小勝為(wei) 大勝,所以信心是當前最為(wei) 重要的。
堅持就是勝利,也隻有堅持才能勝利。全球本輪疫情近期不會(hui) 結束,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嚴(yan) 峻複雜。當前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點多、麵廣、頻發,3月以來,全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過2.9萬(wan) 例,波及28個(ge) 省份。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 梁萬(wan) 年:這是新冠肺炎病毒新的流行株奧密克戎株的特性所決(jue) 定的,傳(chuan) 播途徑容易實現,再加上人口流動在逐漸增加等要素,它就會(hui) 很容易使疾病從(cong) 一個(ge) 人群走向另一個(ge) 人群,甚至隨著交通頻繁增加,會(hui) 從(cong) 一個(ge) 地區乃至一個(ge) 國家走向另一個(ge) 國家,現有的點多、麵廣、頻發,不意味我們(men) 國家防控策略、防控方針、防控措施的無效。
當前防控舉(ju) 措科學有效,但中國地域廣闊,各地醫療衛生條件參差不齊,疫苗在不同人群之間的接種也不平衡,對於(yu) 當前病毒的流行趨勢必須高度重視,認清它的潛在危害,必須下大決(jue) 心大力氣盡快控製,防止其造成持續性的社會(hui) 傳(chuan) 播,以及更大範圍的流行和暴發。盡快實現“動態清零”,遏製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成為(wei)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為(wei) 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多地開始行動,天津、內(nei) 蒙古、陝西等地推遲招考公務員筆試時間;吉林省禁止本省人員跨省、跨地區流動;北京市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培訓;上海全部客運站暫停營運,中小學啟動線上教學工作。
3月18日,西安宣布用11天時間實現了本次疫情社會(hui) 麵清零。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下,不斷優(you) 化防控舉(ju) 措,更多的地方有望早日實現“動態清零”。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 王賀勝:“動態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快速反應的快速體(ti) 現在快速發現,快速處置,快速阻斷。
“動態清零”是我國疫情防控過程中總結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舉(ju) 措。3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指示中強調,疫情防控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 梁萬(wan) 年:所謂總方針,是任何防控工作的總指導,相當於(yu) 指南針,是必須遵循的。疫情防控牽涉到這麽(me) 大的麵,牽涉到各行各業(ye) ,如果沒有一個(ge) 總的指南,沒有一個(ge) 總的方針,必定會(hui) 在思想上鬆散、在發力上不聚焦。追求“動態清零”,把麵上的清零和每一個(ge) 疫情的清零實行有效結合,通過一個(ge) 一個(ge) 疫情的控製,一場一場的勝利,一個(ge) 階段性目標一個(ge) 階段性目標的實現,最終我們(men) 一定會(hui) 走向總體(ti) 清零的戰略目標。
“動態清零”的實現離不開科學精準防控,“科學精準”舉(ju) 足輕重,優(you) 化疫情防控舉(ju) 措,加強疫苗、快速檢測試劑和藥物研發等科技攻關(guan) ,讓疫情防控工作更有針對性。
近期,基於(yu) 抗疫實踐,在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第九版新冠診療方案中,作出一些重要調整,比如增加了兩(liang) 款特異性抗新冠病毒藥物;輕症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將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標準的Ct值由40降到35等。
在上海,全市兩(liang) 級疫情防控指揮體(ti) 係24小時運轉,嚴(yan) 格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防控措施,對重點區域進行較大範圍的主動篩查。
在采取果斷措施,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的同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jia) 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日前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chan) 工作,不誤農(nong) 時春耕備耕,打牢全年糧食豐(feng) 收基礎。深圳分區分級分類實施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對已經實現社會(hui) 麵動態清零的區恢複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chan) 經營,實行“一企一策”“一廠一案”。
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開展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麵麵,要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ge) 人四方責任。3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強調要保持群眾(zhong) 正常生產(chan) 生活平穩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產(chan) 供應,保障好群眾(zhong) 就醫需求。
連日來,遼寧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市民對蔬菜、水果、雞蛋等生活必需品需求明顯增加。疫情發生以來,山東(dong) 有序部署,確保封控區、管控區內(nei) 的急危重症等特殊就醫群體(ti) 得到及時安全的醫療服務。
會(hui) 議還強調要加強疫苗接種科普宣傳(chuan) ,推進加強免疫接種,進一步提高接種率,築牢群防群控防線。
抗疫重在落實。疫情當前,必須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jiao) 幸心理、鬆勁心態,以迎難而上、時不我待、慎終如始的精神狀態投入各項工作。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勇於(yu) 擔當、盡銳出戰,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落實落細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下一步,相關(guan) 部門將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重點工作,盡快控製住局部的聚集性疫情,堅決(jue) 守住“外防輸入”的防線,加強重點場所和重點地區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進一步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堅持就是勝利,抗疫重在落實。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麵麵,絲(si) 毫不可鬆懈。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我們(men) 就一定能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這場持久戰,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