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工業生產延續回升態勢 前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

發布時間:2022-03-21 09:51:00來源: 人民日報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5%,增速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個(ge) 百分點,比2021年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加快1.4個(ge) 百分點。相關(guan) 人士表示,1—2月份,工業(ye) 生產(chan) 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逐月回升態勢,多數行業(ye) 生產(chan) 增速有所加快,工業(ye) 出口繼續兩(liang) 位數增長,新動能持續培育壯大。

  穩增長政策持續顯效

  今年以來,穩增長政策持續顯效。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副司長湯魏巍介紹,受益於(yu) 振作工業(ye) 經濟運行、推動工業(ye) 高質量發展係列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工業(ye) 企業(ye) 節後有序複工複產(chan) 。1—2月份,工業(ye) 生產(chan) 態勢向好。

  工業(ye) 生產(chan) 增長較快。1—2月份,41個(ge) 大類工業(ye) 行業(ye) 中,38個(ge) 行業(ye) 生產(chan) 同比增長,占比92.7%,33個(ge) 行業(ye) 增速較上年12月份回升,占比80.5%。

  工業(ye) 經濟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1—2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4%、9.6%,增速較上年12月份分別加快2.3、3.4個(ge) 百分點。從(cong) 產(chan) 品看,光伏電池、工業(ye) 機器人、鋰離子電池等高技術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速較上年12月份分別加快21.8、14.5、8.9個(ge) 百分點。

  消費品製造業(ye) 加快恢複。1—2月份,消費品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7%,較上年12月份加快5.8個(ge) 百分點,較2021年兩(liang) 年平均增速加快5.2個(ge) 百分點,有力保障了春節期間民生領域生活資料供應。

  工業(ye) 出口增長加快。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6.9%,增速較上年12月份加快1.4個(ge) 百分點,增速明顯高於(yu) 2021年兩(liang) 年平均水平。從(cong) 行業(ye) 看,汽車製造業(ye) 、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等主要裝備行業(ye) 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38.9%、37%,增速較上年12月份大幅加快10個(ge) 百分點以上。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從(cong) 2016年的50.7萬(wan) 輛提高到2020年的136.7萬(wan) 輛,年均增長率達到28%。2021年,產(chan) 銷雙雙突破350萬(wan) 輛,分別達到354.5萬(wan) 輛和352.1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量已超過900萬(wan) 輛。今年1—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0.5%,在上年成倍增長基礎上繼續高速增長。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已經進入了規模化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雖然還麵臨(lin) 一些困難挑戰,但預計今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後續將完善支持政策,抓緊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優(you) 惠延續等支持政策,優(you) 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與(yu) 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穩定市場預期。同時,推動電動化與(yu) 智能網聯技術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低溫適應等性能,加快5G、車路協同技術應用,開發更多適應消費者需求的休閑娛樂(le) 、生活服務、自動駕駛等功能,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產(chan) 品質量和駕乘體(ti) 驗。

  辛國斌表示,還將促進市場拓展,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城市試點,著力提升城市物流配送、出租、環衛等車輛電動化水平。加快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實現信息共享、統一結算,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充電便捷性。此外,強化資源保障,適度加快國內(nei) 鋰資源開發進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jia) 等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ti) 係,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術攻關(guan) ,不斷提高回收比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增強企業(ye) 數字化能力

  當前,我國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日前介紹,通過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已培育較大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過150家,平台服務的工業(ye) 企業(ye) 超160萬(wan) 家。轉型範圍不斷拓展,“5G+工業(ye) 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2000個(ge) 。轉型程度不斷提升,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已達到55.3%,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達到74.7%。

  田玉龍表示,下一步,將突出重點,增強企業(ye) 數字化能力。總結推廣一批好的技術、好的做法,分行業(ye) 、分領域發布有關(guan) 指南和指導。培養(yang) 一批優(you) 質的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為(wei) 企業(ye) 提供實用管用的典型案例和方法。同時支持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搭建麵向中小企業(ye) 發展的數字化賦能平台,結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化,發揮數字化轉型作用。

  “此外,要擴大應用,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挖掘一批‘5G+工業(ye) 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標杆。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進基地、進園區、進產(chan) 業(ye) 集群,連接千行百業(ye) ,賦能萬(wan) 企千園。”田玉龍說,將完善製造業(ye) 轉型的人才培訓體(ti) 係,進一步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時,聯合金融機構豐(feng) 富數字化改造的金融產(chan) 品,進一步降低企業(ye) 數字化改造成本。加強行業(ye) 數據安全監管,製定重要數據目錄並加強保護。(邱海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