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的出圈密碼何在
【熱點觀察】
從(cong) “考古盲盒”一盒難求到“冰墩墩”“雪容融”躋身“頂流”
文創產(chan) 品的出圈密碼何在
作者:鮑建強(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yu) 新聞傳(chuan) 播學院講師)祝翔(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yu) 新聞傳(chuan) 播學院副教授)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期間,“冰墩墩”和“雪容融”相繼躋身文創屆“頂流”,一墩難求、一融難求的火爆場麵令人印象深刻。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很多文化界代表、委員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國風國潮和文創產(chan) 品的流行現狀,並提出了新的方案和設想。
這一現象反映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關(guan) 注和重視,也越來越成為(wei) 文創開發的寶藏。隨著國風國潮受到普遍歡迎,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關(guan) 的文創產(chan) 品勢必迎來更好的發展。那麽(me) ,什麽(me) 樣的文創產(chan) 品既能俘獲消費者的心又能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什麽(me) 樣的文創產(chan) 品能夠出圈引領潮流?這是時代為(wei) 我們(men) 提出的新課題。
1.線上搶不到,線下排長隊,文創火了
2022年新年伊始,“冰墩墩”突然火了起來。線上,僅(jin) 僅(jin) 幾天時間,關(guan) 於(yu) 它的熱搜就達到了100多個(ge) ,相關(guan) 話題閱讀量達到數十億(yi) 人次,朋友圈鋪天蓋地的“願得一墩墩,白首不分離”,而在購物平台上的相關(guan) 網店,帶有“冰墩墩”關(guan) 鍵詞的商品幾乎都是“秒空”;線下,盡管正值寒冬,北京王府井相關(guan) 商店門前,“求墩長龍”的熱情卻可抵淩晨寒風。一墩難求的火爆場麵讓人感慨文創“頂流”非“冰墩墩”莫屬。
“冰墩墩”“雪容融”的火爆,不禁讓人想到近兩(liang) 年流行一時的文創“明星”“考古盲盒”。
2020年前後,河南博物院推出文創新品“考古盲盒”,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鑒、銀牌等“微縮文物”藏進土裏,帶玩家在微型考古現場沉浸式體(ti) 驗考古的樂(le) 趣。“考古盲盒”上市後,曾在網上引發搶購熱潮,某種程度上成為(wei) “考古熱”的助推器。三星堆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等也相繼推出特色“考古盲盒”,受到廣泛歡迎。大量年輕人紛紛拿起迷你“洛陽鏟”,一邊淋水,一邊探寶,並在網上分享考古過程的艱辛與(yu) 收獲的喜悅。很多家長對略顯混亂(luan) 的盲盒市場深惡痛絕,卻願意為(wei) 孩子買(mai) 來成套的“考古盲盒”。還有些老人把“考古盲盒”作為(wei) 最好的禮物送給遠在國外的孫子孫女,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陪伴下一代成長。
其實,早在多年前,故宮博物院就已經在此方麵進行了有益探索,推出了“朝珠耳機”、頂戴花翎官帽傘(san)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折扇、“禦前侍衛手機座”等諸多爆款文創產(chan) 品。在此背景下,《關(guan) 於(yu) 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若幹意見的通知》和《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的若幹措施》分別於(yu) 2016年5月、2021年9月出台,直接推動了各類博物館、美術館、圖書(shu) 館等文化文物單位深入發掘館藏文化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開發文化創意產(chan) 品,弘揚中華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承中華文明,推進經濟社會(hui) 協調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
2.文物“活起來”,文旅相融合,文創重在創
文創為(wei) 什麽(me) 火?
首先,重在文化創意。以“考古盲盒”為(wei) 例,“考古”加“盲盒”實現了一加一大於(yu) 二的效果。我們(men) 都知道,考古很重要的一個(ge) 環節就是發掘遺物、遺跡,這個(ge) 過程本身就是在探索未知,一鏟子下去會(hui) 挖到寶還是一無所獲不得而知。這和市場上流行的潮玩“盲盒”的特征不謀而合,在萬(wan) 物皆可“盲”的市場環境下,“考古”與(yu) “盲盒”的結合簡直是珠聯璧合。“考古盲盒”的流行不僅(jin) 讓考古知識以及重要“文物”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為(wei) 靜置在博物館中的文物帶來新生,促進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承,而且還有效扭轉了“盲盒”市場亂(luan) 象,提高了“盲盒”的文化價(jia) 值。
其次,借力文旅融合。隨著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形勢不斷向好。各大景區尤其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紛紛在文創方麵發力,帶動了文創產(chan) 品的消費。兵馬俑擺件、象棋、書(shu) 簽、耳環,三星堆青銅麵具冰激淩、青銅器圖案口罩等等,受到廣大遊客的追捧。作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旺季時,長城一天遊客量就達數萬(wan) 人,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吸引了無數國內(nei) 外遊客到此打卡。長城文創早已成為(wei) 一個(ge) 響當當的品牌。它的文創產(chan) 品已經形成了係列,其中包括愛國係列、勵誌係列、真我係列、節日係列等,將長城所代表的曆史印記、文化自信、民族精神等融匯到一個(ge) 個(ge) 文創產(chan) 品之中。相比於(yu) 在城牆上刻下“到此一遊”的違法失德行為(wei) ,從(cong) 長城上帶走一個(ge) 刻有自己名字的旅遊紀念牌則尤顯文明而莊重。
如何讓更多文創好物出圈並引領潮流?這將是一項係統的工程。
各級各類博物館、美術館、圖書(shu) 館、文化館、群眾(zhong) 藝術館、紀念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及其他文博單位等掌握各種形式文化資源的單位,需要廣泛參與(yu) 。各文化單位既要通過文物普查等方式加強文化資源的梳理與(yu) 發掘,加強文化資源開放,促進資源、創意、市場共享;又要發揮各類市場主體(ti) 作用,與(yu) 社會(hui) 力量深度合作,打造文化創意品牌;更要通過跨界融合等提升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水平,加強文化創意品牌建設和保護,不斷推出出圈精品,引領國風國潮。
3.保護為(wei) 先,尊重曆史,文創要守底線
今年1月份,沈陽市文博中心官微發文稱:推出張作霖“大帥幣”交通卡,可在全國300多個(ge) 城市的地鐵和公交車上通用。消息一出,輿論嘩然。網友質問可知“李大釗先生怎麽(me) 犧牲的”。當晚,沈陽市文旅局就此事致歉,並對相關(guan) 負責人進行了處理。各大媒體(ti) 、相關(guan) 專(zhuan) 家紛紛發聲,對此進行了嚴(yan) 厲批評。
一個(ge) 文創產(chan) 品何以引發如此巨大的爭(zheng) 議?正如相關(guan) 專(zhuan) 家所言,他們(men) 把數典忘祖當成了文化創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正是被軍(jun) 閥張作霖下令絞死的。這段曆史豈容漠視?以文創之名,為(wei) 軍(jun) 閥“刻碑立傳(chuan) ”顯然已經觸碰到了底線。
文化和旅遊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chan) 品開發的若幹措施》指出:“堅持保護為(wei) 先,合理利用文化文物資源,避免過度商業(ye) 化、娛樂(le) 化。革命曆史類文化創意產(chan) 品要以曆史事實為(wei) 基礎,反對曆史虛無主義(yi) 。”
現代社會(hui) ,價(jia) 值多元、兼收並蓄,但尊重曆史、敬重先烈等基本的價(jia) 值底線不容逾越。文創產(chan) 品受眾(zhong) 廣泛,尤以年輕人為(wei) 主,任何一個(ge) 細節都不容兒(er) 戲。相關(guan) 各方必須把握正確導向,堅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保護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資源的精神內(nei) 涵,使文化創意產(chan) 品成為(wei)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ti) 。
我們(men) 批評數典忘祖的“大帥幣”,是為(wei) 了文創開發更加良性地發展,必須引以為(wei) 戒。以故宮博物院為(wei) 代表的各級各類文化文物單位中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men) 既要通過文化創意不斷拉近文物與(yu) 年輕人的距離,利用青少年群體(ti) 樂(le) 於(yu) 接受和互動的年輕化語言表達,增強時代感、吸引力,讓古今對話成為(wei) 可能,讓時空穿透力變得真實可感。同時,還必須要清楚什麽(me) 可為(wei) ,什麽(me) 不可為(wei) ,守好底線,才能創意無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