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好幹部專業化領域的幾個關係
作者:高智雄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領導幹部提出懂專(zhuan) 業(ye) 、善治理、提高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治理能力的要求,強調必須具備專(zhuan) 業(ye) 知識、專(zhuan) 業(ye) 思維、專(zhuan) 業(ye) 精神和專(zhuan) 業(ye) 方法。隨著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推進,無論是專(zhuan) 業(ye) 領域還是綜合部門,工作的專(zhuan) 業(ye) 化程度越來越高,幹部以往對口的知識、適用的經驗、熟悉的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讓幹部的專(zhuan) 業(ye) 化水平跟上時代節拍,既是克服本領恐慌、履行崗位職責的迫切要求,也是攻堅克難、創造性開展工作的現實需要。專(zhuan) 業(ye) 化是追求超越一般職業(ye) 的更高從(cong) 業(ye) 水平的過程,價(jia) 值、內(nei) 涵、取向、素質和發展構成其內(nei) 在規律。如果缺少了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建基於(yu) 專(zhuan) 業(ye) 化之上的能力要求隻能是泛泛而談,也無法真正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幹部專(zhuan) 業(ye) 化重要論述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深邃思考。推進幹部的專(zhuan) 業(ye) 化建設,要深入探究領導幹部的專(zhuan) 業(ye) 化規律,重點是處理好以下幾方麵的關(guan) 係。
把握政治與(yu) 專(zhuan) 業(ye) 的關(guan) 係。這是從(cong) 價(jia) 值原則上進行考量,講政治是組織價(jia) 值性的首要要求,也是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的本質屬性和重要特征;懂專(zhuan) 業(ye) 是組織科學性的具體(ti) 展開,反映著社會(hui) 分工不斷細化所產(chan) 生的從(cong) 業(ye) 要求。講政治與(yu) 懂專(zhuan) 業(ye) 之間固然存在張力,但在矛盾充分展開的基礎上,政治原則所要求的規範約束將轉化成指導專(zhuan) 業(ye) 實踐的路線方法,專(zhuan) 業(ye) 特質所推崇的科學效率將會(hui) 與(yu) 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有機融合,從(cong) 而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超越和結合,最終指向講政治與(yu) 懂專(zhuan) 業(ye) 的辯證統一。二者需要得兼但不是等量齊觀,專(zhuan) 業(ye) 始終以政治為(wei) 前提和基礎,政治居於(yu) 根基靈魂的地位,決(jue) 定著專(zhuan) 業(ye) 的價(jia) 值方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政治過硬和本領高強的統一,同時高度重視幹部選任和培養(yang) 中的政治標準和政治能力,是對德才兼備、以德為(wei) 先標準的豐(feng) 富和發展,體(ti) 現了講政治與(yu) 懂專(zhuan) 業(ye) 的辯證統一。政治標準是對黨(dang) 忠誠的根本立場、毫不動搖的理想信念、“兩(liang) 個(ge) 維護”的堅決(jue) 意誌和貫徹執行的自覺行動,政治能力是政治標準的具體(ti) 化,是實踐中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滿足新時代全局性變化的高強本領同樣重要,但本領所要求的專(zhuan) 業(ye) 性不是抽象獨立的,而必須以講政治作為(wei) 方向領航、大局導引、全局總攬,唯此才能澄清價(jia) 值,確保方向不偏、立場不移、道路不變。
把握領導和業(ye) 務的關(guan) 係。社會(hui) 分工的細化,產(chan) 生出了具有不同職責的崗位,而職責是專(zhuan) 業(ye) 化能力的基礎,有什麽(me) 樣的職責就要求什麽(me) 樣的專(zhuan) 業(ye) 化能力與(yu) 之對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國家治理能力既體(ti) 現在我們(men) 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綜合能力上,也體(ti) 現在我們(men) 處理每一個(ge) 方麵事情和每一項工作的具體(ti) 本領上。對領導幹部而言,雖然身居不同的崗位,處在不同的職務職級上,但都擔負著體(ti) 現綜合能力的領導職責與(yu) 體(ti) 現具體(ti) 本領的業(ye) 務職責。領導職責重在管方向戰略,抓大事大局,是整體(ti) 駕馭、關(guan) 鍵抉擇和發展引領;業(ye) 務職責的重點則是上承戰略、下接執行,完成好分管領域的日常工作,處理好所在部門的實際問題。職責的一身二任自然要求領導和業(ye) 務向專(zhuan) 業(ye) 化方向發展,領導專(zhuan) 業(ye) 和業(ye) 務專(zhuan) 業(ye) 構成領導幹部專(zhuan) 業(ye) 化的內(nei) 涵。
具體(ti) 來說,領導專(zhuan) 業(ye) 要求幹部超越純粹靠權力、命令工作的方式,克服拍腦袋、拍胸脯的錯誤傾(qing) 向,避免采用經驗、隨意、粗放的工作手段,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業(ye) 務專(zhuan) 業(ye) 要求幹部超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業(ye) 務外行狀態,增強工作的科學性、條理性,做分管負責領域的行家裏手。最根本的是掌握領導工作本身和具體(ti) 業(ye) 務工作的規律,不滿足於(yu) 簡單地“做完做夠”,而是“做精做好”,達到更高層次的專(zhuan) 業(ye) 水準。
把握精專(zhuan) 和兼通的關(guan) 係。領導幹部的專(zhuan) 業(ye) 不像醫生、律師等專(zhuan) 家類型的職業(ye) 具有外行不易逾越的入職門檻,因此引發其能否成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質疑。而評價(jia) 一種職業(ye) 能否進階為(wei) 專(zhuan) 業(ye) ,主要是衡量其是否具備足以超越普通職業(ye) 的專(zhuan) 業(ye) 特質。領導幹部職業(ye) 具備了以專(zhuan) 業(ye) 知識為(wei) 根本、專(zhuan) 業(ye) 思維為(wei) 中介、專(zhuan) 業(ye) 技能為(wei) 主幹、專(zhuan) 業(ye) 精神為(wei) 理據的係列特質,與(yu) 專(zhuan) 家類型職業(ye) 的差異不在專(zhuan) 業(ye) 的發展程度上,而在職責的綜合程度上。專(zhuan) 家的專(zhuan) 業(ye) 性隻體(ti) 現為(wei) 業(ye) 務專(zhuan) 業(ye) ,而領導幹部是業(ye) 務專(zhuan) 業(ye) 和領導專(zhuan) 業(ye) 兼具的,從(cong) 而體(ti) 現出履職要求的綜合性,雜家而非專(zhuan) 家是最顯著的特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這些“雜家”雖然不專(zhuan) ,但他們(men) 站得高,看得遠,把握住大勢,所以才能領導諸多專(zhuan) 家。雜家具有更強的大局觀和組織領導水平,也具備了在不同專(zhuan) 業(ye) 間遷移轉化和觸類旁通的本領,往往展現出更強地打開工作局麵的能力。雜家的隱喻,彰顯了領導幹部兼通勝過精專(zhuan) 的“通才”取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領導幹部要成為(wei) 兼收並蓄、融會(hui) 貫通的通達之才,明確了“通才”的內(nei) 在特征。一方麵,兼收並蓄體(ti) 現在間接經驗的吸收上。領導幹部不能囿於(yu) 己見,而要在調查研究中多聽群眾(zhong) 意見,在谘詢論證中多聽專(zhuan) 家意見,既要著眼專(zhuan) 業(ye) 內(nei) 的自洽自治,又要關(guan) 注專(zhuan) 業(ye) 外的常變常新,綜合分析研判,整合進自身的認知結構和邏輯之中。另一方麵,融會(hui) 貫通體(ti) 現在直接經驗的累積上。領導幹部不能局限於(yu) 一孔之見、一得之功,而要將渾厚的底蘊、豐(feng) 富的閱曆和廣闊的視野加總融合,不斷增強工作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形成捕捉機會(hui) 、統領駕馭、處變處難的創生變通智慧。“通才”特征是領導幹部專(zhuan) 業(ye) 才具有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是對領導幹部專(zhuan) 業(ye) 性質疑的有力回應。
把握知識和能力的關(guan) 係。領導幹部的專(zhuan) 業(ye) 化是以能力為(wei) 外顯的表現,專(zhuan) 業(ye) 能力並不是全新的能力類型,而是調查研究、科學決(jue) 策、改革攻堅、應急處突、群眾(zhong) 工作和抓落實等能力向專(zhuan) 業(ye) 方向的提升和超越。也就是說,一般化、大呼隆、粗放型的領導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必須努力把握本質、著眼質量、改進方法、增進實效。更高專(zhuan) 業(ye) 水準的能力要求堅實的知識基礎做支撐,否則專(zhuan) 業(ye) 能力就會(hui) 隻知其表不解其裏、隻知其言不解其義(yi) ,變成人雲(yun) 亦雲(yun) 、流於(yu) 表麵的能力單體(ti) 。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專(zhuan) 業(ye) 能力緊密聯係,沒有專(zhuan) 業(ye) 知識就沒有高水平的專(zhuan) 業(ye) 能力。
具體(ti) 來說,要促進個(ge) 體(ti) 外部和內(nei) 部的知識向能力轉化。一方麵,依靠博約相輔的知識體(ti) 係厚植能力根基。領導幹部要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理論、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黨(dang) 史國史和各領域的通識知識,也要有針對性地深入學習(xi) 掌握工作必備的業(ye) 務知識,實現由約至博、由博返約。隻有儲(chu) 備了廣度和深度的知識,才能逐步形成組織良好的知識體(ti) 係,在紛繁複雜的專(zhuan) 業(ye) 實踐中隨時調用和重構,增進解決(jue) 問題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另一方麵,通過緘默內(nei) 隱的知識挖潛推動能力生長。緘默知識將領導幹部的知識、經驗、閱曆和直覺融合起來,雖不容易係統表達但與(yu) 情境高度相關(guan) 。隻有不斷挖掘和反思,將緘默知識概念化、理性化再具象化、操作化,持續參與(yu) 到能力的建構中,才能填補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鴻溝,將專(zhuan) 業(ye) 知識真正轉化為(wei) 自身具備的、能夠自如運用的專(zhuan) 業(ye) 能力。
把握理論和實踐的關(guan) 係。“專(zhuan) 業(ye) 化”是“專(zhuan) 業(ye) ”的動詞形式,體(ti) 現了“化”本身的進行時特征。“專(zhuan) 業(ye) ”是理論導向的,力圖總結出專(zhuan) 業(ye) 的特質和標準,是專(zhuan) 業(ye) 超越一般職業(ye) 的特征描述。“專(zhuan) 業(ye) 化”則是實踐導向的,強調的是在真實情境中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專(zhuan) 業(ye) 程度的過程。因此,領導幹部的專(zhuan) 業(ye) 化不完全是對專(zhuan) 業(ye) 理論的刻板臨(lin) 摹,而是因境而宜的運用和真知真才的提升,都需要在實踐中彰顯其生命力。把握“專(zhuan) 業(ye) ”和“專(zhuan) 業(ye) 化”關(guan) 係的實質是把握理論與(yu) 實踐的關(guan) 係,理論既要指導實踐,也要在實踐中獲得發展,既實現所知,也發展所知。
具體(ti) 來說,領導幹部專(zhuan) 業(ye) 化要處理好運用和發展兩(liang) 個(ge) 環節。一方麵,將普遍原理和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在理論認識和現實情況之間尋找銜接點,權衡好利與(yu) 弊的程度影響,掌握好定與(yu) 變的時機節奏,拿捏好放與(yu) 收的分寸尺度,實事求是且精準有效地運用好專(zhuan) 業(ye) 的理論和規律。另一方麵,把實踐作為(wei) 發展專(zhuan) 業(ye) 能力的必由之路,在攻堅克難中經風雨、見世麵,學中幹、幹中學,通過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決(jue) 策、精準施策不斷提升專(zhuan) 業(ye) 化的程度和境界。領導幹部的專(zhuan) 業(ye) 化始終都不滿足於(yu) 紙麵的描述和靜態的抽象,而是將應用性和發展性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化的應有之義(yi) 。專(zhuan) 業(ye) 化不是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領導幹部必須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努力成為(wei) 通達專(zhuan) 業(ye) 規律的行家裏手。(高智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