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更隱匿的奧密克戎病毒
近日,新冠疫情呈現多點多地散發態勢,雖然被感染患者以輕症居多,但由於(yu) 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更快、更隱匿,防控難度也有所增加。那麽(me) ,針對新冠病毒的防疫措施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於(yu) 這些變化,我們(men) 該如何正確理解呢?
病毒傳(chuan) 播更快但重症較少
此輪新冠疫情的主要變化集中在新冠病毒變異株和患者病情程度兩(liang) 方麵。
一是病毒傳(chuan) 播更快更隱匿
此次疫情的主要病毒株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相比其他毒株,奧密克戎變異株尤其是奧密克戎BA.2變異株的傳(chuan) 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目前,我國多地出現的新冠疫情以聚集性疫情為(wei) 主,其原因都與(yu) 之相關(guan) 。
從(cong) 全球範圍來看,因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疫情反彈不在少數,即使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仍有較高的感染風險。國外一些地區因疫苗接種率較高就放鬆了防控措施,導致疫情反彈後感染人數快速上升。
二是輕症感染者比例更高
此次疫情的另一個(ge) 明顯變化是感染者中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感染者的比例明顯升高。少見重症病例是好事,但因無症狀和輕症的隱匿性,疫情防控的難度也有所增加。
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感染者很難通過測體(ti) 溫和觀察呼吸道症狀及時識別,感染者本人沒有明顯不適,就不會(hui) 想到就診篩查,導致病毒在家庭、社區、學校和單位隱匿傳(chuan) 播。往往發現感染者時,疫情已經擴散,出現更多感染者。
接種疫苗仍很重要
病毒再怎麽(me) 變化,其傳(chuan) 染源仍然主要是感染者,病原體(ti) 仍然是新冠病毒,傳(chuan) 播途徑仍然是以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為(wei) 主。所以,我們(men) 需保持“動態清零”的防控目標,堅持做好接種疫苗、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和減少不必要聚集等預防措施。
從(cong) 現階段國內(nei) 外疫情形勢來看,均表現出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感染者比例明顯升高,病死率明顯下降的特點。這說明了兩(liang) 方麵問題,一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有下降趨勢,二是由於(yu) 疫苗接種率越來越高,以及加強免疫的推行,很多人對新冠病毒產(chan) 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調查發現,接種了新冠疫苗尤其是進行了加強接種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後的重症率明顯下降。一些地區的數據表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多發於(yu) 80歲以上老年人和未完成疫苗接種的人群,在完成疫苗接種的人群中,感染者以輕症和無症狀為(wei) 主要表現。因此,疫苗接種仍是不可或缺的防疫措施。
抗原檢測能否取代核酸檢測
2022年3月10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發布《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提出采用新冠抗原檢測來優(you) 化新冠病毒檢測策略,服務疫情防控需要。
新冠抗原檢測可以在不具備新冠核酸檢測的基層醫療機構進行,也可以由居民購買(mai) 後在家自行檢測。抗原檢測的優(you) 點是方便快捷,不需要特殊的實驗室,也不需要專(zhuan) 業(ye) 的技術,根據產(chan) 品說明書(shu) 就可以操作,大約15分鍾出結果。新冠抗原的自測試劑盒使用的是快速抗原檢測技術,試紙裏標記有“抗新冠病毒核衣殼蛋白多克隆抗體(ti) ”,如果樣本中存在病毒表麵的核衣殼蛋白抗原,抗原和抗體(ti) 結合後,就能夠在試紙的測試區域顯示顏色,表現為(wei) 陽性結果。初篩抗原檢測陽性,被檢測者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者,需立刻上報社區,感染者采取閉環管理,感染者和同住者不要外出,等候社區和疾控部門的專(zhuan) 業(ye) 人員處理。
有人提出,既然抗原檢測這麽(me) 方便,能否替代核酸檢測?事實上,抗原檢測的靈敏度不如核酸檢測,存在假陰性的可能(即已經感染但抗原檢測是陰性),所以抗原檢測隻是當前新冠篩查工作的補充手段,不能取代核酸檢測。
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可以利用抗原檢測對就診人員進行初步篩查;發生疫情的社區或者單位,可以通過抗原檢測對人員進行快速篩查;因為(wei) 各種原因無法去醫療機構做核酸檢測的人,可以居家使用抗原檢測。
總之,這種篩查方式的推行,有助於(yu) 早發現潛在感染者,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
輕症者由住院轉為(wei) 集中隔離
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關(guan) 於(yu) 輕症感染者的管理變化——可以在集中隔離點隔離,而不用住院。
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的患者大多是無症狀和輕型者,一般不需要過多的治療,再加上接種過疫苗的人發展為(wei) 重症病例的風險很小,如果像原來那樣把感染者全部收到定點醫院,會(hui) 占用大量醫療資源,也不利於(yu) 醫院疫情的防控。所以,國家對診療方案給予修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將根據病情的輕重,實施分層收治。
新的診療方案中,對解除隔離和住院患者的出院標準也有調整。原來出院標準中需要核酸檢測連續兩(liang) 次陰性,現改為(wei) 核酸檢測連續兩(liang) 次(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基因的Ct值均≥35或核酸檢測陰性。這一調整有望縮短感染者的住院時間,可能把平均住院天數從(cong) 15天左右降低到10天左右,而且出院後不再需要14天隔離管理,隻需“7天居家健康監測”。這不僅(jin) 減輕了感染者住院或者隔離的負擔,也節約了醫療資源。
最後我們(men) 要強調的是,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傳(chuan) 染性更強,但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感染者更多表現為(wei) 輕症和無症狀,需要隔離和住院的天數也在變短,這些都說明我們(men) 對新冠病毒的認識正在繼續深入,相應的防控策略也隨之更加科學、合理和精準。無論如何,在這場抗疫戰鬥沒有迎來最後勝利之前,防控新冠病毒的這根弦兒(er) 不可鬆懈,要為(wei) 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繼續努力。
(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yu)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