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網紅探店 守“真”才能致遠

發布時間:2022-03-31 09:50:00來源: 山西日報

  “吐血整理!本地人才知道的蒼蠅小館。”“太原超好吃的烤肉,這個(ge) 團購簡直太劃算了!”打開小紅書(shu) 、各類短視頻社交分享平台,類似這樣的探店視頻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餐館、酒店、美容院……博主們(men) 的涉獵內(nei) 容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各個(ge) 方麵,其中,尤以美食主題最受歡迎。餐飲老板通過邀請當地的網紅達人來店拍攝試吃視頻,俘獲眾(zhong) 多食客的味蕾,一度被奉為(wei) 獲客爆單的製勝法寶。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相繼湧入這一賽道,種種行業(ye) 亂(luan) 象也逐漸暴露,曾經的“流量密碼”開始失靈,質疑之聲四起,由“雙向奔赴”到“相愛相殺”,餐飲老板與(yu) 探店博主在經曆短暫的“蜜月期”後熱度漸退。網紅探店可以“紅”多久?3月下旬,記者對此展開采訪。

  種草神器變避雷指南

  虛假宣傳(chuan) 頻“翻車”

  刷短視頻、搜索範圍加品類、觀看博主推薦,這是省城“00後”大學生褚子琪尋覓美食的日常流程。作為(wei) 一名名副其實的“吃貨”,博主們(men) 的視頻和帖子一直是她的美食“風向標”,然而,最近的一次“踩雷”卻讓她產(chan) 生動搖。

  3月23日,褚子琪看到一位本地美食博主發布了一家日式火鍋店的探店視頻,菜品豐(feng) 盛、肉質鮮嫩,令人垂涎欲滴,而且兩(liang) 人份套餐隻需兩(liang) 百多元即可“吃到撐”。博主大快朵頤,一副陶醉其中的神情瞬間勾起她的食欲。她立即約朋友一同品嚐,但體(ti) 驗過後卻大失所望,不僅(jin) 菜品種類少,牛肉口感更是不敢恭維,分量也與(yu) 博主所示大相徑庭。“200多元怎麽(me) 可能吃飽?這是同一家店嗎?”褚子琪大呼上當。

  記者在短視頻平台搜索話題“太原探店”,相關(guan) 內(nei) 容的播放量高達4.4億(yi) 次,地域之廣、種類之多幾乎囊括了太原的各個(ge) 片區、各種菜式,極易讓人產(chan) 生太原遍地皆美食的“錯覺”。然而,當繼續搜索“探店踩雷”等關(guan) 鍵字時,卻可以看到一眾(zhong) 網友大吐苦水,“乘興(xing) 而去失望而歸”“精準踩雷”的評論比比皆是。

  虛假宣傳(chuan) 引發的信任危機正在慢慢蠶食精心品控積攢的良好口碑。去年底,一場業(ye) 內(nei) 著名的“翻車”事故讓無數網友大跌眼鏡。坐擁百萬(wan) 粉絲(si) 的知名美食博主“牛道”,曾連續兩(liang) 次試吃同一家肯德基的同一道炸醬麵。首次品嚐時,他連連吐槽,直呼“炸醬沒法吃”、26元的定價(jia) “實在太貴”;但幾天後他卻話鋒突轉,不僅(jin) 改口稱價(jia) 格實惠,還大讚其頗有“媽媽做的味道”,截然相反的評價(jia) 令大批網友“脫粉回踩”。探店博主丁當介紹,一般來說,大V們(men) 會(hui) 首先收到商家的邀請並與(yu) 其洽談報酬,通常為(wei) 免費體(ti) 驗服務或者提供傭(yong) 金,談妥後便會(hui) 進行實地拍攝,並按照商家要求發布視頻,所以才會(hui) 出現“牛道”們(men) 堪比“變臉”的態度轉變。

  丁當表示,為(wei) 大量接單,更有甚者竟然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雲(yun) 探店”,至於(yu) 素材,或者從(cong) 網上扒圖東(dong) 拚西湊,或者直接搬運其他博主的視頻,然後利用剪輯軟件便能一鍵成片,若任其泛濫,無疑將進一步損害自身信譽和形象。

  內(nei) 容同質行為(wei) “跑偏”

  探店博主風光不再

  越來越多的“踩雷”事件讓探店的引流效果大打折扣,一部分商家開始反思,不再將其視作攬客神器,有些還主動抵製與(yu) 排斥,加入“反探店”行列。

  從(cong) 字體(ti) 顏色、背景音樂(le) 到拍攝手法、文案內(nei) 容,記者發現,許多探店博主的宣傳(chuan) 方式具有極大的共性,有網友調侃道:“不能說相似,簡直是一模一樣。”日益嚴(yan) 重的同質化現象在一點點消磨著商家的合作欲望。

  記者在小紅書(shu) 等平台看到,圍繞“探店達人招募”“探店培訓”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一些博主打出“收徒”的旗號,有的甚至宣稱“免費出師100位”,隻要你有誌於(yu) 從(cong) 事探店,報名他們(men) 的5天線上孵化計劃,學成出師便可以免費派發資源,還能賺取10%-15%的傭(yong) 金。經過程式化培訓後,本應風格多元、個(ge) 性鮮明的視頻竟演變成相似模板和話術的複製品,受眾(zhong) 審美疲勞後便覺索然無味。

  “腮幫”是一家本土美食推薦平台,主打探店已有八年之久,該平台博主直言,為(wei) 吸引更多人入局,探店被形容為(wei) 不設門檻且利潤豐(feng) 厚的職業(ye) ,許多人想要在風口獲利,平台方也趁機推出刺激計劃,進一步壯大博主隊伍。例如,短視頻平台設立的團購達人成長中心,隻要擁有超過1000名粉絲(si) 便能加入,求量不求質隻會(hui) 導致同質化現象愈發嚴(yan) 重。

  除此之外,某些博主的個(ge) 人素質堪憂,爆出的負麵新聞招致商家與(yu) 網友的批評和指責。

  以宣傳(chuan) 推廣之名流連於(yu) 各個(ge) 餐館,蹭吃蹭喝的同時還向老板索要“好處費”,這種行為(wei) 讓不少商家頗為(wei) 反感。省城萬(wan) 柏林區的王建民經營著一家煮串店,他告訴記者,上個(ge) 月,一位自稱大V的顧客和她的朋友們(men) 來店就餐,共計消費300多元,結賬時卻表示,自己可以為(wei) 其作短視頻推廣並要求免單,遭拒後她甚至反問王師傅:“你知道別人請我拍視頻要多少錢嗎?”王師傅對此哭笑不得,且不說這位不請自來的博主實際粉絲(si) 隻有一千多,能否帶來流量尚且存疑,更重要的是,難道探店就可以吃“霸王餐”嗎?“我已經開店6年多了,生意一直不錯,每到飯點時店裏都擠滿了人,來的都是回頭客,就算因為(wei) 她的引流帶來一波‘小高峰’,又能持續多久呢?”

  加強自律恪守底線

  優(you) 化服務是王道

  經過野蠻生長期,探店業(ye) 態呼喚理性與(yu) 規範。回歸真實、保持初心,這不僅(jin) 是探店博主理應堅守的底線,也是其不斷壯大的根基。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劉興(xing) 亮認為(wei) ,探店的本質是發現身邊高品質的吃住遊購娛服務,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為(wei) 廣大消費者提供參考,原本可以實現博主、商家、消費者的“三贏”。然而受利益裹挾,某些博主的行為(wei) 已經偏離了探店的本質,擾亂(luan) 了正常的行業(ye) 生態。對此他指出,平台應有所作為(wei) ,對虛假宣傳(chuan) 、流量造假、內(nei) 容抄襲等行為(wei) 進行嚴(yan) 厲打擊。

  同時,各短視頻平台也加大了對探店內(nei) 容的監管力度。3月28日,抖音生活服務發布《達人行為(wei) 規範治理公示》,針對達人“雲(yun) 探店”“同質化博流量”等違規行為(wei) ,平台累計治理違規案例209個(ge) 。

  “腮幫”平台博主表示,廣大博主一定要加強自律,在選品上實事求是,弄虛作假隻會(hui) 將路越走越窄。同時,要樹立鮮明的個(ge) 人風格,做出特色創出新意,杜絕千篇一律,隻有不斷地輸出精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他建議,探店可以作為(wei) 興(xing) 趣或者兼職,千萬(wan) 不要孤注一擲,更不讚成有些人全職或辭職從(cong) 事探店的盲目做法。

  “作為(wei) 一種推廣方式,探店可作一時之選但終非長遠之計。”劉興(xing) 亮坦陳,商家們(men) 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時代,人們(men) 接收的信息是海量的,探店的熱度往往很短暫,要想成為(wei) 真正的“網紅”,提升質量、優(you) 化服務才是永恒的“王道”,與(yu) 其寄希望於(yu) 一夜爆單,倒不如做好基礎工作,靠品質取勝,顧客自會(hui) 絡繹不絕。此外,他提示消費者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客觀看待相關(guan) 推薦,切忌唯流量論,以免被點讚量蒙蔽了雙眼。(郭慧)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