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群眾基礎,引領全民健身新風尚
作者:王曉均(四川大學體(ti) 育學院副教授)
4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總結表彰大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成功籌辦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極大激發了億(yi) 萬(wan) 人民的體(ti) 育熱情,極大推動了我國體(ti) 育事業(ye) 發展。我們(men) 要堅持以增強人民體(ti) 質、提高全民族身體(ti) 素質和生活質量為(wei) 目標,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體(ti) 育在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繼續推進體(ti) 育改革創新,加強體(ti) 育科技研發,完善全民健身體(ti) 係,增強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特別是青少年體(ti) 育健身意識,增強我國競技體(ti) 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步伐。
體(ti) 育是社會(hui) 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誌,體(ti) 育事業(ye) 同樣是衡量一個(ge) 國家綜合國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關(guan) 心和重視體(ti) 育事業(ye) ,將全民健身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弘揚中華體(ti) 育精神
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見全國群眾(zhong) 體(ti) 育先進單位、先進個(ge) 人代表和全國體(ti) 育係統先進集體(ti) 、先進工作者代表時首次提出“為(wei) 國爭(zheng) 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拚搏”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中華體(ti) 育精神,要求把來之不易、彌足珍貴的中華體(ti) 育精神接續創新、發揚光大。《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也強調要加快體(ti) 育強國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大力弘揚中華體(ti) 育精神。中華體(ti) 育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體(ti) 育精神蘊含著堅定自信、奮力拚搏的態度,追求更好、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不僅(jin) 為(wei) 國家增添榮譽,還為(wei) 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大的正能量,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事業(ye) 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其中,女排精神是中華體(ti) 育精神的典型代表。自上個(ge) 世紀80年代伊始,中國女排就憑借堅忍不拔的態度,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堅決(jue) 捍衛五連冠的殊榮,驚豔世界。本世紀初雅典奧運會(hui) 上,女排靠著不屈不撓、頑強拚搏的精神,實現驚天逆轉,贏得桂冠。201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電祝賀中國女排奪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軍(jun) ,盛讚女排在比賽中不畏強手、敢打敢拚,打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充分展現了團結協作、頑強拚搏的女排精神。無論經受多少磨難與(yu) 挫折,中國女排始終不卑不亢,砥礪前行,在各大賽事中不斷刷新紀錄,屢創佳績。中國女排感染國家與(yu) 人民的,不僅(jin) 僅(jin) 是表麵上顯赫而耀眼的榮譽與(yu) 獎牌,更是她們(men) 取得優(you) 異成績背後的不懈努力和拚搏,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責任擔當。女排精神是中國體(ti) 育精神的縮影,充分展現中華兒(er) 女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往無前、激昂蓬勃的鬥誌與(yu) 精神。
在積極引導全民參與(yu) 健身運動的過程中,要接續傳(chuan) 承中華體(ti) 育精神,大力弘揚中華體(ti) 育精神,讓中華體(ti) 育精神激發全民參與(yu) 體(ti) 育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從(cong) 而讓全民在體(ti) 育鍛煉中深刻體(ti) 悟中華體(ti) 育精神的強大力量。
落實全齡友好理念
體(ti) 育事業(ye) 無關(guan) 年齡。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就是要幫助老年、中年、青年以及兒(er) 童共同參與(yu) 到體(ti) 育健身的行列中,為(wei) 所有人參與(yu) 體(ti) 育活動提供應有的便利和幫助。體(ti) 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xing) 的夢想,體(ti) 育強則中國強。在給蘇翊鳴的回信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時代。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社會(hui) 主義(yi) 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祖國的棟梁之材。作為(wei) 祖國未來的希望,必須要引導青少年積極投身體(ti) 育運動。一方麵,當代青少年麵臨(lin) 諸多現實挑戰。青少年視力問題顯著,普遍“眼鏡化”,體(ti) 育鍛煉較為(wei) 欠缺,亟需采取相應措施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另一方麵,青少年的成長是多向度的。這要求青少年不僅(jin) 僅(jin) 要在思想品德、學習(xi) 成績、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上有所提升,也需要在身體(ti) 健康、體(ti) 魄強壯、體(ti) 育精神方麵有所增益,隻有這樣才能滿足青少年全麵發展的教育要求。因此,青少年既要“文明其精神”,也要“野蠻其體(ti) 魄”。要重視青少年的體(ti) 育工作安排,積極引導青少年參與(yu) 體(ti) 育健身運動,強健體(ti) 魄、砥礪意誌,鼓舞、激勵青少年凝聚與(yu) 煥發出青春之力。
全民健身不僅(jin) 需要青少年的廣泛參與(yu) ,還要關(guan) 注廣泛社會(hui) 群體(ti) 的體(ti) 育需求。對於(yu) 未成年人而言,需要尤為(wei) 關(guan) 注未成年人的體(ti) 育健康安全,與(yu) 此同時大力培養(yang) 未成年人對參與(yu) 體(ti) 育活動的興(xing) 趣與(yu) 積極度;對於(yu) 老年人而言,需要為(wei) 老年人開辟專(zhuan) 門的健身運動通道,對老年人進行技術上的支持和人員上的幫扶,為(wei) 老年人參與(yu) 體(ti) 育事業(ye) 提供更多便利。要把體(ti) 育事業(ye) 的大門向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敞開,關(guan) 切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需求,培養(yang) 全民終身鍛煉的良好習(xi) 慣,讓“老-中-青”三代共享全民健身的便利與(yu) 樂(le) 趣。
夯實全民健身基礎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不僅(jin) 體(ti) 現在對物質水平提高的要求,更在於(yu) 對健康生活品質的希冀。體(ti) 育運動正是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聚焦體(ti) 育基礎設施建設。體(ti) 育基礎設施建設是滿足全民健身要求的“剛需”,是發展全民健身運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保證。要深入實施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積極發揮政府的作用,優(you) 化健身資源布局,擴大公益性和基礎性的體(ti) 育服務供給,增加體(ti) 育公共產(chan) 品的投入和研發,還要依據“覆蓋全民,公益導向”的原則大力投資體(ti) 育基礎設施建設,從(cong) 而更好地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ti) 係。
其次,要關(guan) 注基層社區健身服務。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基本單元,是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家園。要使體(ti) 育事業(ye) 真正踏入千家萬(wan) 戶、落地生根,必須從(cong) 基層社區開始落實全民健身服務。具體(ti) 可通過開拓社區體(ti) 育服務站點,積極開發全民健身活動項目,引導社區成員融入社區體(ti) 育事業(ye) 等,激發全民參與(yu) 健身活動的積極性。
最後,要設立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在建設體(ti) 育基礎設施和關(guan) 注基層社區服務的基礎上,要適當介入體(ti) 育行政部門,保證有效地進行政策引導和監督管理,以期實現全民健身工作的常態化和長效化發展。還要製定和完善相關(guan) 的體(ti) 育標準規範,準確貫徹執行,建立工作落實機製,建立社區健身服務的評價(jia) 考核機製,定期對相關(guan) 人員予以考察。
激發全民運動熱情
中國已經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正在向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砥礪前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五大文明全麵發展的現代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需要在各方麵都強起來。全民健身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增強人民體(ti) 質與(yu)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之間也是高度契合的。因此,要把體(ti) 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結合起來,將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理念深入融合,始終秉持健康生活的理念,重視群眾(zhong) 體(ti) 育運動的發展,激發全民運動的熱情,助推中華體(ti) 育強國的建設。
一方麵,要通過大力宣傳(chuan) 全民健身、強化正向激勵來激發全民運動熱情。在宣傳(chuan) 中要樹立“健康第一”的體(ti) 育觀,強調體(ti) 育活動的健身功能。通過大力舉(ju) 辦體(ti) 育活動,拓寬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體(ti) 育活動的渠道,對積極參與(yu) 體(ti) 育活動的公民提供相應的服務與(yu) 支持,將全民健身活動參與(yu) 度納入城市活力的考核,引導市民積極投身於(yu) 健身運動。另一方麵,激發全民運動熱情需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國際交流。全民健身運動不能閉門造車,需要積極融入世界,推動國際交流。因此,可以通過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凝練跨越國界的體(ti) 育語言,強化國與(yu) 國之間的交流借鑒,普及全民健身文化,提高全民運動的熱情。
[ 責編:鄭芳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