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非遺文化釋放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2-04-13 10:35:00來源: 青海日報

  讓非遺重新進入生活,在日常中綻放光華,才是最好的保護。今年2月,在海東(dong) 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東(dong) 南68公裏處的官亭鎮喇家民俗村,一場極具土族特色的婚禮正在喇家遺址毗鄰的五彩喇家寨舉(ju) 行,舞台上一位歌手正在表演隻有婚禮才唱的土族道拉——《十樣景致》。民和縣文體(ti) 旅遊局旅遊服務中心主任馬英和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喇相德介紹道:“村裏正聘請專(zhuan) 業(ye) 老師,培訓土族‘非遺’民族民間戲劇舞蹈,屆時這支‘非遺’隊伍專(zhuan) 門向遊客展演土族民族民間文化。”喇家村是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之一,以喇家遺址等獨有的文旅資源稟賦為(wei) 依托,積極融入全省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推進文化與(yu) 旅遊、文化與(yu) 農(nong) 耕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進一步做大做強餐飲、住宿、民間才藝展演、土族刺繡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傳(chuan) 播弘揚等文旅產(chan) 業(ye) ,強力帶動周邊鄉(xiang) 村旅遊,為(wei) 更多群眾(zhong) 帶來創業(ye) 機遇,為(wei) 更多村民提供就業(ye) 崗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並非隻是木塑、技藝,而是千百年來日常生活的結晶,蘊藏著對生命與(yu) 世界的思考。3月23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協會(hui) 2022年第一次常務理事會(hui) 暨會(hui) 長辦公會(hui) 議召開,大會(hui) 通報了省文旅廳關(guan) 於(yu) 青海省2022非遺保護重點工作部署,從(cong) 創新工作機製,開創工作新局,加大對非遺協會(hui) 工作站、傳(chuan) 承基地、專(zhuan) 業(ye) 工作部、花兒(er) 傳(chuan) 習(xi) 所的指導、幫扶,指導各自開展特色突出、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非遺傳(chuan) 承保護工作,利用資源優(you) 勢,推動“講好青海故事、傳(chuan) 播青海聲音、展現青海形象”等對外宣傳(chuan) 交流活動。在注意力成為(wei) 稀缺資源的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遺傳(chuan) 承既需要保護凝聚著先輩智慧的傳(chuan) 統技藝,也需要不斷拓寬傳(chuan) 播渠道,讓非遺融入人們(men) 生活。

  “非遺+旅遊”讓傳(chuan) 統文化煥發新時代光彩。隨著民眾(zhong) 欣賞水平的提高,遊客正在由過去的看風景向看文化轉變。景區文化底蘊深不深,文化故事講得好不好,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非遺文化能激發旅遊動機、增添旅遊體(ti) 驗,看一段舞、聽一支歌、了解一種民俗,親(qin) 手製陶、炒茶,參與(yu) 印染、拓片,遊客就有了難忘的非遺旅遊體(ti) 驗和記憶。非遺文化作為(wei) 旅遊的優(you) 質資源,不僅(jin) 豐(feng) 富了旅遊的內(nei) 容,而且自身的保護、傳(chuan) 承與(yu) 傳(chuan) 播也會(hui) 得到發展。非遺隻有麵向大眾(zhong) 、走進生活,才有生命力。各地應通過旅遊等手段為(wei) 非遺開拓新市場、擴大新受眾(zhong) ,圍繞項目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做文章,展現當地風土人情,讓非遺成為(wei) 景區的點睛之筆。

  “非遺+文創”助推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傳(chuan) 統手工藝需要“推陳出新”,摒棄過時的造型、色彩,創造時尚、新穎的現代風格產(chan) 品,滿足人民生活與(yu) 文化新需求,“非遺+文創”的新產(chan) 品形態,可以讓古老的傳(chuan) 統文化在當下重新煥發生命力,使傳(chuan) 統文化資源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當“非遺”遇上“文創”,應充分挖掘文化資源,逐步將脫離社會(hui) 需求的傳(chuan) 統非遺文化藝術品開發創造出當代民眾(zhong) 樂(le) 於(yu) 接受的文化藝術衍生產(chan) 品,不僅(jin) 要提升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同時也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新活力。創新是傳(chuan) 統非遺生生不息的動力,基於(yu) 生活和文化表達創新形態,文創產(chan) 品應該在鑒別中創新,在創新中傳(chuan) 承,要大力扶持非遺手工藝龍頭企業(ye) ,促進規模化、集群化、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散發出持久的魅力。

  非遺文化屬於(yu) 民族、國家乃至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文化財富,古老傳(chuan) 統文化一經激活,便會(hui) 觸發內(nei) 在的美感和強大的生命力,讓這些在歲月深處閃耀的非遺文化釋放新活力,成為(wei) 現代生活的滋養(yang) ,涵養(yang) 更深厚的文化自信。(雷欣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